记得有一次朋友圈是这么评论我的:“你发这么伤感的语句,你很苦吗?”

其实,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只是因为在我开心的时候想写的事很少,而在我悲伤的时候想写的事却很多,它们都源于内心的感受,每当我把它记录下来时,也就代表接受了它的存在,当它再来时也就没那么苦了,任何抱怨也就不足挂齿。

你也曾听过这么一句话“一件快乐的事不会维持太久,一件难过的事可能会维持半年或更久。”

“乐”对我来说它是不需要防备的,人人都可以接受它,所以我认为它是理所当然的,不会太在意它的存在。有很多朋友都喜欢用相机把它保留下来,认为可以把它当作留恋安置在自己的朋友圈。而我却是与之相反。

一个人的生活中的苦与乐(记录生活的感受)(1)

那么,我为什么要把“苦”写下来?“苦”也就是生活中所谓的痛苦,是挫败,是悲伤。不管你是厌恶它还是唾弃它,它都会在你不经意时出现,长久跟随着你,很是心累却又无法摆脱。但这并不能够成为我们抱怨生活的理由。我认为它还是具有意义的,如果你一味地摒弃它,厌恶它,只不过会成为了对现实无力的“愤老”。只有容纳它接受它心胸才会更广。才能从挫败和苦难中总结出经验,让以后的自己更加稳重。到了多年以后回头看,你会发现自己原来走过这么多条路坎坷的路,当“苦”再次来临时,就会更大胆地去积极应对。

前苏联作家高尔基也正是因为感受到了社会生活中的人生百态,才写下了自传性的人生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由于贫穷,他小学没有毕业就到鞋店当学徒,干过家佣和洗碗工的活。后来他逃跑了,在农村、城市、车站、码头到处漫游和流浪;他当过装卸工、采盐工、锻工、轮船上洗碗的小伙计、车站上的守夜人;他被捕过,自杀过,也曾为了打抱不平而被打得半死;他接触过工人、农民、学生、律师、流浪汉、小偷等各色人。高尔基尝遍了人类社会的世态百象、人情冷暖、爱憎是非才懂得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使他上了所人间的“大学”,提高了对社会的认识能力,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一生中尽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当然,像我这样的水平是不足以与高尔基相比拟的。

一个人的生活中的苦与乐(记录生活的感受)(2)

其实一个人能不能在他的朋友圈看出来是“苦”还是“乐”,只是个人怎样记录和对待生活的方式而已,并不能对他的真实生活了如指掌。毕竟谁的一生没有苦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