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介绍生后3-4个月,婴儿的异常发育征象,供家长们在家进行简单的识别,仅供参考。

在此期间的宝宝,如果出现如下症状:

1.俯卧位不能抬头或抬头达不到90度:一般规律是在俯卧位上,婴儿在2个月可抬头45°,3-4个月可抬头90°。如4个月时还达不到这个标准,说明孩子的神经运动发育落后,有脑瘫、智力低下、或者肌肉系统的疾病的可能性,应及时求助医生,予以确诊治疗,属于异常的发育征象。

2. 头不稳定或俯卧位非对称性抬头:小婴儿在3个月前仰卧位时,受原始反射的控制,头部会偏向一侧(左右不定),四肢呈非对称性的姿势。如左上肢屈曲位,那么右上肢就会出现伸展位的姿势,下肢也是如此。这就是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的姿势,仰卧和俯卧位上抬头时,头都会偏向一侧。正常情况下3-4个月龄的小婴儿,在原始反射消失后,无论在仰卧或俯卧位都会出现,四肢对称性屈曲或伸展,。在俯卧位上抬头时 ,或仰卧位拉起到坐位时,头部都应位于正中的位置上,不会出现非对称性抬头的,这是异常的发育现象,是脑损伤的重要标志,需要及时就医予以早期干预治疗。

3.身体扭转:正常2个月的小婴儿,由于受非对称紧张性颈部反射((ATNR)的影响,身体可以是非对称性的。但是到了3-4个月就应该呈,四肢对称性屈曲或伸展,向身体的中轴线集中的姿势。这时如果再出现身体扭转,考虑是否有原始反射残存,或者是因肌张力出现异常导致,如肌张力高或低的一侧,会牵拉或放松身体的患侧,都可导致身体发生扭转的现象。如果发现孩子出现身体扭转,四肢不对称,则应考虑有“脑损伤”存在,会有“脑瘫”的可能性。

三个月宝宝神经发育评估(婴儿神经运动发育的异常发育征象)(1)

非对称紧张性颈反射姿势(ATNR/Asymmetrical tonic neck reflex)

3.眼睛斜视或眼球运转不良:正常情况下的小婴儿,是不会出现眼睛斜视,或是眼球运作不良的情况的。如发现孩子眼睛出现斜视,应去眼科检查一下是否是由于眼睛本身的问题导致的斜视,除此,则应考虑为由于脑损伤,而导致的斜视或眼球运不良,属于异常发育征象。

4.头常向一边回旋: 小婴儿在3个月之前仰卧位时,受非对称紧张性颈部反射(ATNR)的影响,会出现头偏向一侧(左右不定),四肢呈非对称的姿势。到了3-4个月以后,这个原始反射就应该消失不见。如到了3-4个月,无论是在仰卧还是俯卧及坐位上,仍出现这样的姿势。就是异常的姿势了。在排除“先天性斜颈”诊断之后,存在这种原始反射的姿势,说明孩子的发育落后,是异常的现象,应及时就医早期干预治疗。

5.固定姿势角弓反张,倒U型,蛙型姿势;这些都是由于“脑损伤”导致肌张力异常,肌张力过高或过低时,就会出现这些异常的姿势,是小儿神经运动发育的异常征象。(今后会陆续为大家讲解各种姿势,希望关注我的讲解)

6.在4个月后仍握拳,常见-侧手握拳:1个月时小婴儿的手握拳是正常的,2个月时手应半张半握,3-4个月时手应全部张开,若仍握拳或大拇指内收在掌心里,尤其是单侧上肢存在时,有“脑瘫”的可能性。

7.在向坐位拉起时,头后仰或向前倾:正常在3-4个月龄,当把小婴儿从仰卧位拉起到坐位的时候,头和身体会在与床面45°角 的位置上,呈一直线的姿势,到坐位时头半前倾,下肢屈曲位。如在仰卧位到坐位拉起时,在于床面45°角的位置上,头向后仰或前倾,则是异常的发育征象。

三个月宝宝神经发育评估(婴儿神经运动发育的异常发育征象)(2)

正常3-4个月小婴儿的姿势,俯卧位抬头时,头于正中位。

9.不能伸手抓物:4个月的小婴儿,已可以伸手抓物,如摇铃等玩具,如果不能伸手抓物,就是孩子的活动能力受限,有智力低下或脑瘫的可能性,是异常的发育征象。

10.不能翻身:正常情况下3-4个月小儿,是可以主动翻身的。如果还不能翻身,,这时应寻找原因,是因为头的稳定性差,还是原始反射没有消失、这是异常的发育征象。


小结:在4个月前,是人的各种基本机能,出现、保留与否,非常关键的重要时期。在重症脑瘫患儿的运动年龄,一生都会停留在这个阶段。所以要特别对小儿头的稳定性,身体的肌张力、手的功能、眼睛斜视、追视及异常姿势等各方面予以高度关注,绝不能掉以轻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