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福鼎”县名中的“福”文化寓意

福鼎的传统文化有哪些(在福鼎探寻福文化)(1)

清代《福宁府县总图》里的“福鼎山”

福鼎于清乾隆四年(1739年)从福宁府(闽东旧称福宁)的霞浦县析出,独立建县。《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卷八十一载闽浙总督郝玉麟的上疏中有“应如所请,命县名曰‘福鼎’”这样的话,获批之时,这个新设立的县就叫做“福鼎”。福鼎县名其实是来源于该县东部与浙江交界的福鼎山,这在《福建通志》《福宁府志》《福鼎县志》中均有明确的记载。笔者以为,福鼎山是为闽浙界山,按上北下南的方位惯例,福鼎县位于闽之上,亦为福建之“顶”,取福鼎之名,一为福气之鼎,二为福建之顶,既寓意祥瑞,又明示方位与闽地属性,实为高妙!另外还有人士认为,“鼎”字取《易经·杂卦》“鼎新”义,赋予吉祥、赞美之心愿。

正如清福宁府知府李拔在《福宁府志》中说:“予考福宁,自秦汉以来,改革不一。……其曰:‘福宁’者,盖各取福安、宁德一字名之。今属五邑,则‘福(鼎)、寿(宁)、(福)安、宁(德)’四者皆备。……因为联以志曰:‘安宁双浦合,福寿九霞开。’北顿九霄,西顾亲闺,盖不胜日月升恒之祝矣。” 清福鼎人夏嘉梁在《县记》(载嘉庆《福鼎县志》卷八《艺文》)一文中说:“福鼎者,闽浙之界山也。……夫鼎之为物,所以调燮五味,颐养天和也。今以名县,吾知其必惠以慈之,膏以沃之,顺四气,敛五福。久安长治之道,胥在是矣。”清代王凤翔的《福鼎山》诗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福鼎初开县,嘉名肇此山。千年埋旧迹,圣世表新颜。覆餗应无虑,调羹自可攀。即今翘首处,瑞蔼满烟鬟。”他们都认为来源于境内东部“福鼎山”的这个名字“福鼎”能够寄托域内的人民以吉祥有福的美好愿景。

二、太姥娘娘信仰中的“祈福”文化

福鼎的传统文化有哪些(在福鼎探寻福文化)(2)

太姥祈福 周兆祥 摄

太姥娘娘为太姥山的山神,相传于上古时期在太姥山地区繁衍人类,并种靛作蓝,炼药制茶,揭开东南文明发展序幕,被学界称为八闽人祖、闽中人类的始祖母、东南人文始祖。这位古老的女神,除了神明共有的普度众生的博爱情怀之外,更是慈爱、亲切、无私、利人,奉献而不求回报等母爱精神的化身。在福鼎民间,太姥娘娘护佑众生,救难禳灾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当地流传着许多太姥显灵、救苦救难的奇事。太姥山周边村落一些信众认为,太姥娘娘既是送子的观音,也是海上护航的神灵。而在沙埕港、三沙湾一带,有许多行船讨海的老渔民、老船工都十分相信,太姥娘娘是神仙又是救苦救难的菩萨,每逢他们海上作业遭遇狂风巨浪之时,只要朝太姥山顶礼膜拜,便能消灾避难,转危为安。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福鼎全市供奉太姥娘娘神像的宫观达200多个,信众达十余万人。民间传说太姥娘娘于农历七月初七乘九色龙马羽化升天。因此,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当地信众会组织隆重的太姥娘娘神像巡境活动。神像巡游时候,沿途信众多捧香膜拜,祈求境内人畜平安。除了农历七月初七,当地信众也会在其他重要的传统节日到太姥娘娘庙祭拜。太姥娘娘信俗是以崇奉和颂扬太姥娘娘的乐善、仁爱、济世精神为核心,以庙会、习俗和传说等为表现形式的信仰文化。其信仰文化的核心,即为祈求太姥娘娘能够降幅于大众的“祈福”文化。

三、福鼎民间习俗中的“福”文化

福鼎的传统文化有哪些(在福鼎探寻福文化)(3)

福鼎民间“吃福”庙会 白荣敏 摄

福鼎一带古有“做福”的习俗,沿袭至今仍盛,在城乡,老百姓仿效春社的做法,大家集资宰杀猪羊牛祭祀神祇。祭祀完毕,一起在庙里会餐,这就是“吃福”。也有将祭神的肉分给大家带回。民间认为,神灵享用后的贡品最为吉祥,谁吃了谁就有福。

福鼎还有由“做福”“吃福”而拓展成固定的“祈福”节会活动的,如店下镇溪美村的“六月六”祈福会习俗。其用意在于禳灾祈福。祈福会期间,家家户户打扫卫生,杀猪宰羊,招待亲朋邻里,还要进行祭拜神明的活动,并请戏曲班子前来演出。周边各地的商贩也纷至沓来,集市上热闹非凡,村人也以携友赶集为乐,沿袭百年而不衰。

另外,盛行于福鼎城乡的多种节庆集会和群众性集体娱乐活动都与“祈福”的主题有关,这些集体娱乐的性质主要是围绕着祈祷和庆祝丰收、战事胜利等目的而进行。这些集体娱乐习俗不仅在岁时节庆时多有进行,如端午赛龙舟、中秋曳石等,而且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也不时开展,如管阳镇沈青村的斗牛活动便是其中的代表。此活动据传已有百余年历史,村民们利用公牛天性好斗的特点,在农闲之时以斗牛竞技的方式表达重视耕牛、敬护耕牛的情感。

在日常生活中,健康长寿是民众祈福的首要愿望。福鼎民间流行着一套保健祛秽的做法,例如二月二芥菜丰收之时食用芥菜饭,以驱除体内毒气、避免长疥疮;端午之时饮雄黄酒、手系彩线、为孩童佩戴香袋等做法,以表达驱邪护生之意。福鼎民间拜神祝祷之风盛行,尤其当家人身体状况不佳时,民众在寻医问药之余,往往也会求诸神佛庇佑,以期多一份治愈的希望。除了家中及周围庙宇供奉的神明,民间认为世上有专司某种疾病的神明,在流行病爆发的时候,民众就要开展一系列仪式以求该神明怜悯保佑,如店下镇送瘟神仪式,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福鼎依山面海,某种程度上说,是海洋孕育了福鼎最早的文明,福鼎人的生活离不开海洋,创造了灿烂的海洋文化,那么“福文化”在海洋文化上的表现就是祭海,俗称“做鱼福”。大海茫茫,变幻莫测。当资源丰足时,人们对海洋抱以感恩之心;当资源匮乏时,人们对海洋抱以祈盼之心。人们对海洋产生膜拜等情感,由此有了祭祀等行为。渔船出海捕鱼前,渔民们摆酒烧香、烧金银纸箔、燃放爆竹,祭祀神灵,祈祷出海人平安,下网多得鱼。福鼎境内的祭海仪式以沙埕镇的大白鹭村“普渡文化节”为代表。此习俗相传始于明末清初,每年农历十一月十五日举办。每年这天举行海神公祭仪式,祈求妈祖保佑村民一年风调雨顺,海上生产生活平平安安。

四、福鼎民间艺术中的“福”元素

福鼎的传统文化有哪些(在福鼎探寻福文化)(4)

福鼎民间“福”字刺绣 马树霞 收藏

“福”是诸事皆吉的总称,每逢新年或吉日,则有祝福之字或寓意之图出现在民俗活动中,人们用以祈盼万福降临,久而久之形成引人入胜的民间艺术,中秋福鼎饼花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福鼎饼花是福鼎一种富有地方特色的年画品种,是专用于中秋月饼的外包装装饰画,当地群众在月饼吃完后,会把一幅幅漂亮的饼花贴在墙上以供观赏。福鼎饼花始创于清代,盛于清至民国期间,在闽东的霞浦、柘荣及浙江的苍南、平阳一带广为流行。福鼎饼花的画店众多,高手云集,花样繁多,版式丰富,善于表现时事和现实生活,但其中围绕“福”的内容占有重要比重,比如“福”字的变形图案、福神等。

又如福鼎剪纸和刺绣艺术,民间艺人多用“福”元素创作剪纸和刺绣作品。过去妇女穿的鞋、肚兜,小孩的凉帽、虎头帽、彭祖鞋、虎头鞋、枕头等都要绣花,绣花就要纹样,很多家庭妇女会绣花,但不一定会画花、剪纸。这样就必须由一些能绣能剪的家庭妇女来剪纹样。社会上就产生了一些以剪纸、刺绣为生的职业妇女。她们在创作的过程中迎合民间大众对“福”的祈盼和追求,经常用“福”元素进行创作作品。

福鼎畲族民间传统祈福舞蹈“六结花”也是与“福文化”息息相关的民间艺术。早期畲族同胞主要在山地聚居、耕牧为生,他们改变艰苦环境的迫切感,对自然的敬畏感,及对生活的憧憬与祝愿,形之于一定的程式和场景,就产生以“祈福”为主题的伴有歌唱的舞蹈艺术形式。“六结花”也叫穿心结,一般要5至6人来跳,有进有退,边进边退,用挪步走,形成一个“结”,手法则用“香花手”,用花样来表示敬神和祈福。其基本内容多为赞颂祖先或是先人的德行和功劳,祈求降福于子孙,保佑后裔平安、健康、顺利。据介绍,该舞实源于三清山道教巫舞,明朝中后期传入闽东、浙南一带畲乡,成为由畲族巫师表演祈福的祭祀舞蹈。现福鼎传习“六结花”所在地主要集中在桐城浮柳村及周边乡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