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为黄昏深处,主编为萨沙,如果转载请务必注明
黄昏看三国0024. 真实的赤壁之战,刘备并非打酱油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一场脍炙人口的战争,也是三国时代意义最为重大的一场决定性大战。在这场战争中,原本实力占有绝对优势,有望一举踏平南方并一统天下曹操,不仅一败涂地,而且损失惨重。而孙权和刘备两家,则借助这场战役的胜利迅速崛起,奠定了割据一方的基础。
可以说,赤壁大战才是三国时代的真正开端,之后数十年“三足鼎立”的天下态势,也正是源于这场战争结果的延续。
近两千年来,赤壁之战一向是为人所津津乐道的热门话题,也被各种艺术作品进行过各种加工。尤其是在《三国演义》小说的渲染下,舌战群儒,智激孙权,草船借箭,借东风,连环计,蒋干盗书,借东风,苦肉计,华容道义释曹操……一个接一个的经典典故,将整个战争过程烘托得登峰造极,渲染得荡气回肠。
当然,演义只是小说,并不能当成历史来看。事实上,在全本书“拥刘反曹”的写作立场影响下,罗贯中给“主角阵营”的刘备、诸葛亮、关羽等人硬加了不少戏份。
虽然是达到了塑造人物形象,凸显剧情的目的,却也在某种程度上扭曲和掩盖了历史真相。
近年来,很多历史研究者翻出了各种文献,证明赤壁之战完全是孙权和周瑜一方的功劳,和刘备并没什么关系。
事实上真的是如此吗?
刘备在赤壁之战中,就真的是毫无寸功,只是个打酱油的角色,,和观众没有什么两样?
我们还是翻开史料,来好好解读一下,看看历史上真实的赤壁之战,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在《三国志》中,关于赤壁之战的记载,《魏书》,《吴书》和《蜀书》各自不同,甚至可以说是区别极大。
其一,《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的记载:“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
意思是说,曹操大军赶到了赤壁战场,在和刘备军的战斗中失利,而此时军中又闹起了大规模的瘟疫,很多兵士甚至是官员都病死了,所以只能铩羽而归……
照这种说法,赤壁之战似乎和江东孙权没有半毛钱关系,完全是刘备一家的功劳。
其二,《三国志·蜀书·先主传》的记载:“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与曹公战於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时又疾疫,北军多死,曹公引归。”
按照这个记载,赤壁之战似乎也是刘备指挥的,孙权只是派周瑜,程普等人率兵配合。两军先是在赤壁战胜了曹操水军,而且把曹军的舟船都烧毁。接着,两军又从水陆两路齐头并进,乘胜追击,一直打到了荆襄九郡的核心区域,南郡。这时候,曹操军中又闹起了瘟疫,军士病死无数,所以曹操无力再战,只能撤退北归了……
其三,则是《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中的记载,这也是和《三国演义》中最接近的,大家所最熟悉,有关“赤壁之战”的历史记载:
“时刘备为曹公所破,欲引南渡江,与鲁肃遇於当阳,遂共图计,因进住夏口,遣诸葛亮诣权,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於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又豫备走舸,各系大船后,因引次俱前。曹公军吏士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
这个记录,和《三国演义》上的描述差不多,黄盖诈降,周瑜巧施火攻,一把大火将曹操水寨烧个精光,火势还蔓延到了岸上的陆寨。曹军原本就不善水战,而且受瘟疫影响,战斗力大减,所以一触即溃,死伤惨重。曹操见大势已去,便引军退去,回到南郡驻守……
按照这种说法,赤壁之战又完全成了孙权一方的战绩,似乎没有刘备什么事……
为什么同一个陈寿,写的同一本《三国志》,对于同一场战争的记载,会有如此大相庭径的描述呢?
这三种说法,到底哪一种才是真的?
我们知道,陈寿这个人是以治史严谨,记载求实而著称的。对于不足信或是比较模糊的资料,他宁可丢弃掉不用,也绝不会在自己所撰写的史书中,留下不真不实的记载。
所以,唯一的解释就是,这三种说法都是真的,只是由于给不同的人物立传之时,所专注的侧重点不同,故而忽略了其他某些东西。所以才有了在我们看来,书中出现的一些完全不同,甚至是相互矛盾的记载。
所以,要想还原历史上真实的赤壁之战,我们需要将这三种记载综合起来,再加上其他史料的一些佐证,才能得出离历史真相最为接近的事实。
首先,三种记载都肯定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曹军所遭遇的疾病。
可以肯定,这就是曹操兵败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认为,曹军士兵感染的是吸血虫病,因为他们大多是北方人,习惯了北方的干燥寒冷天气,一下子来到温暖湿润的南方,难免水土不服,导致免疫力大降。
古代的医术不发达,医疗条件也有限。面对这种大规模传染的要命疾病,仅有的那么点医疗资源也完全不够用。可以想象,天天高烧发着,肚子拉着,还随时有生命危险。就算是战斗力再强,意志再坚定的军队,也会因此而战斗力大减,滋生出厌战的情绪。
而刘备孙权两军的士兵,多以荆州和江东籍贯为主,长期习惯于南方的气候和自然条件,对此类疾病也有一定免疫力和防备措施。因此,他们受瘟疫的影响并不大。
不过,问题又来了,曹军虽大部分是北方人,但也收编了不少荆州军,这些人受到瘟疫的影响应该也是较小的。为什么这些人,没有在战场上发挥出应有的战斗力呢?
这里,我们就要说到刘备在这场战争中的作用了。
据史料分析,荆州军总数应该在十万上下,跟随蔡瑁张允一起投降曹操的,大概数量在7-8万之间。也就是说,有2万左右的荆州军,都到了刘备的麾下。这其中的主要部分,自然是之前刘琦在诸葛亮的授意下,以增援江夏为由所带走的部队。这些人马加上江夏原有的驻防部队,就组成了刘备军团的主力。
应该说,这个数字既符合主流史书上的记录,也符合演义小说中的叙述,在这一点上,罗贯中也没有在小说中虚构(豫州虽新败,然关云长犹率精兵万人;刘琦领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
当然,这么点人马对于来势汹汹的曹操大军来说,还是不值一提。尽管曹军并没有演义上所吹牛的83万之众,但十多二十万肯定还是有的。再加上新收的7,8万荆州军,总兵力再怎么也在20万以上。
而且,刘备刚刚遭遇了长坂坡之败,士气低落,绝对不敢和兵力与战力占绝对优势的曹操大军正面对抗。
不过,刘备也不会傻到和曹操硬拼,打阵地战,他也有优势。
据史料记载,刘备到荆州投奔刘表,是在公元201年,而赤壁大战的时间,是在公元208年。也就是说,刘备在荆州地界上,待了差不多有七八年的时间。虽然没能占到地盘,但是对于荆襄九郡的地形人文,民风习俗,自然环境,甚至是一草一木,刘备都熟悉到了极点。
而且,刘备挖墙脚的功夫也不是盖的,在荆州的几年时间里,他通过诸葛亮的穿针引线,结交上了荆州本土的很多官员,如伊籍,向朗等。尤其是刘表去世后,荆州官员们在投降曹操一事上,意见并不统一。一派赞成蔡瑁张允等人的计划,力主投降曹操;另一派则反对这个计划,不愿不战而降……
很明显,主战派的很多人,就自然而然地站在了刘备这边,为刘备聚了不少人气。
不仅如此,刘备手中还有刘琦这张王牌。他利用刘琦的长子身份竖起了反曹大旗,更是赢得了很多荆州人等的支持。就连携民渡江大撤退的时候,也颇有些人投到他的麾下(《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乃驻马呼琮,琮惧不能起。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
也就是说,刘备虽然新败长坂,退守江夏,但他至少还有着地利(熟悉荆州地形气候)及人和(部分官民人心所向)的优势。这些,都是他可以用来和曹操周旋的本钱。
刘备是不敢直接出兵与曹操交战,但刘备可以在暗地里使阴招,打游击。他利用自己在荆州人脉和声望,煽动人心,不断渲染曹军的残暴无德,给曹操收取荆州各郡增加阻力。
不仅如此,刘备还不断派人蛊惑和忽悠刚投降曹操的荆州水陆军,令他们士气低落,出工不出力。
同时,刘备也派出多股小部队,和曹操打起了游击战。截粮道、烧粮草、抓舌头、搞夜袭……遇上曹操的更小股部队就伏击吃掉,遇上了曹军大队人马便随时藏军于民……总之,就是在不断骚扰曹军。
反正是本土作战,地形熟悉,进退灵活,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令曹操追之不得,又防不胜防(三国志中的《乐进传》,《文聘传》,《徐晃传》等,都有曹军在驻扎荆襄期间,与刘备军小规模作战的记录)
诚然,这种游击战法虽然动不了曹操的根本,但也令曹军不胜其烦,被骚扰得疲惫交加。而且,这种作战从曹操入驻荆州开始,就没有停止过。从公元208年7月,曹操南下荆州,到12月败走北归,长达近半年的时间,刘备都在持续和曹操交兵。
所以,《先主传》和《武帝本纪》中记录,曹操在荆州与刘备的作战,指的应该就是这种长期而持久的游击战。虽然战斗的规模都不大,但是积小胜为大胜,实实在在地是在长期袭扰并削弱着曹军,其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
说完了刘备,我们再来说曹操。难道他就这么被刘备一直骚扰,却无动于衷?他为什么不一举进攻,直接端掉刘备的老巢江夏,来个釜底抽薪,永绝后患?
事实上,曹操肯定也这么想过,但问题是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江夏城池艰险,易守难攻,刘备又有两万人马在手,足以长期坚守。更何况,江夏城依江而建,正面是城墙,背后就是长江,刘备已经和孙权组成了联盟,协议共拒曹操。也就是说,刘备可以从水路得到孙权一方源源不断的粮草和兵力支援,实际上是处于不败之地。
要知道,在古代的作战条件下,攻城战永远是件坑爹的事情。就算是进攻一方拥有绝对的兵力优势,但只要防守一方有一定实力,指挥得法,粮草充足,要想在短时间内拿下都不是件容易事。(《孙子兵法·谋攻》云:其下攻城)。
更何况,强行进攻江夏,还会有很大的战略风险。就算是曹操拼尽全力攻下来了,那肯定也会损失惨重,之后很难再有余力与江东的生力军,进行持续的作战。
而且,在刘曹两家激战与江夏城墙内外,双方抛尸累累,筋疲力尽的时候,谁能保证不会被孙权军跨江来袭,趁虚而入,拿下荆州,反而断了曹操的后路?
曹操熟知兵法,他并没有轻易进攻江夏,进行得不偿失的攻城战。除非,他能够彻底围困江夏,连同水路一起封死,断绝其后援。但是,这明显也是做不到的。
曹军长于陆战,弱于水战,新收的荆州水军又出工不出力,一登船下水就被江东的精锐水师围剿,一触即溃(《三国志》记载:初一交战,公军败退)。
也就是说,除非曹操能取得江上作战的优势,将江东水军压住,才能够有把握拿下江夏,彻底击败刘备。
但是话又说回来,既然都能在水军上压住东吴了,那为什么不直接跨过长江天险,先击败孙权,来个擒贼擒王?到时候江夏孤城一座,刘备不攻自破,曹操也不用再进行坑爹的攻城战,可以大大降低士兵的伤亡。
是的,曹操在这里犯了急功近利的错误,这几乎是他人生中唯一一次脑子发热。他太不想错过这次能够一举踏平江南,鲸吞南方之地,并统一中国的机会。
他也不顾自己后方尚有隐患,兵士水土不服瘟疫严重,荆州之地尚未安顿,军心民心尚未归附等负面因素,就一意孤行强令进军。
他想要凭借自己在兵力上的绝对优势,与精于水战的江东水师,在长江上拉开阵势,大战一场。
为了克服在江上作战的困难,曹操下令将所有的舰船首尾相连,将小船连排起来组成大船,可以在长江的大浪中保持稳定。
无论是人是马,都能在这种巨大的连排船上如履平地,可以有效解决北方士兵不惯乘船,害怕颠簸等问题。
不过,这样带来的隐患也很大。古代的船只都是木头做的,木头本来就是易燃之物。现在再用锁链牢牢连在一起,岂不是一烧就是一片?曹操不是傻子,不会想不到这一点,而且他麾下的谋士也早就指出了这一点,但曹操却还是置若罔闻。
这是为什么?就如同前面所说过的一样,曹操脑子的发热导致了急功近利的心态,所以最后干出这种急于求成的事情来。
很明显,周瑜也看透了曹操的这种心态,所以将计就计,派黄盖诈降并实施火攻。
曹操也果然中计,甚至连怀都没怀疑过,就接受了黄盖的降书。当黄盖率领数十艘战船满载茅草火油,浩浩荡荡前来烧他的时候,曹操还带着幕僚们列队观望,对其表示最热烈的欢迎(曹公军吏士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
后来发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一把大火不仅烧光了曹操的连排战船,也将曹军的水寨烧个精光,甚至火势还蔓延到了岸上的陆寨。
原本就在瘟疫的影响和刘备的游击战袭扰下疲惫不堪的曹军将士,根本无心抵抗,几乎是一触即溃。
这个时候,一直龟缩于江夏,只敢偷袭打游击的刘备军,也一下子倾巢而出(下山摘桃子了哦)。他和周瑜的江东军一起,水陆并进,以摧枯拉朽之势扫荡着已经毫无战心的曹军……已经收不住阵脚的曹操一败涂地,虽然说不上是全军覆没,但也伤亡过半,损失极为惨重。就连他麾下最精锐的王牌部队“虎豹骑”,也在这一战中折损了不少。
而且祸不单行,撤退的道路上又为大雨山洪所阻,曹操命令让所有老弱残兵背草铺路,才勉强摆脱了孙刘两军的追击,得以回到南郡……
大名鼎鼎的赤壁之战,就这样以曹操的惨败和孙刘联军的大获全胜而结束。应该说,曹操急功近利的心态和脑子的发热,才是输掉这场战争的最关键原因。
不过,抛开曹操心态的主观因素不论,纯粹站在战胜曹操的客观因素上看,到底是谁的功劳最大呢?
其实,这场突如其来的瘟疫疾病,才是战胜曹操的最大功臣,至少占了4成以上的战功。
其次,则应该是孙权一方,因为他们不仅是抵抗并制衡曹操的主要力量,而且还是在战场上打败曹军,并取得决定性胜利的主力,功劳应该能占到3-4成。
最后便是刘备。他是战胜曹军的辅助力量,但是和曹操作战的持续时间最长,而且是各种手段齐下,在整个的战场内外,也起到了相当的作用。也就是说,刘备虽然只是配角,但绝非是打酱油的旁观者。论功劳,给刘备算上2成左右,也是没有太大么问题的。
历史上真实的赤壁之战,大抵过程就是这样。它并不像《三国演义》中所描述的那样精彩纷呈,荡气回肠,但是以弱胜强的事实,是确确实实存在的。
总结下来就是,天时(瘟疫 天气),地利(长江天险 江夏坚城)及人和(孙刘合作 民心所向)的因素,抵消了曹操在兵力和战力上的悬殊优势,也令孙权和刘备赢下了这场关键性的战争。
而铩羽而归的曹操,不仅错过了统一天下的最好时机,还在短时间内失去了南下进攻的能力。
从此,天下步入了“三足鼎立”的态势,在中国历史上延续六十年之久 “三国时代”,也就这么来临了……
PS:其实,赤壁只是江东军周瑜主力的屯兵基地和出发地点,位于长江南岸。而赤壁之战真正的发生地点,是在隔江相望的北岸“乌林渡”。
这里才是曹操大军驻扎的地点,也就是黄盖诈降,火烧曹军连排战船的地方。
所谓“火烧赤壁”,实则为“火烧乌林”。
甚至有一种说法是,当时乌林的大火太过猛烈,火光将对面江岸的崖壁都映照得一片彤红,“赤壁”二字才因此得名。
尽管,这种说法缺乏历史记录的支撑,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在三国时代以前,任何史料(包括地方史料)都过没有过关于“赤壁”地名的记载。倒是从三国开始,这两个字在史书上频频出现。
所以,赤壁这个地名,确实是和赤壁之战分不开的。就算不是得名于赤壁之战,那也是成名于赤壁之战。
而今,这座雄伟的古战场位于湖北省赤壁市西北38公里处,滚滚江水,洪波急湍,惊浪拍岸,涛声依旧……似乎还在向过往的游人们述说着,当年的那些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