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审定的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是由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的散文诗集《新月集》改编过来的。这部诗集是由中国现代著名作家郑振铎翻译的,文笔非常优美。只是,这篇文章真的适合作为小学语文课文吗?

我认为,并不适合!

我们先来看一下课文原文:

课文花的学校阅读感想怎么写(花的学校真的适合作为小学语文课文吗)(1)

花的学校

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润湿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他们关了门做功课。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墙角的。

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你可知道,妈妈,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

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

课文花的学校阅读感想怎么写(花的学校真的适合作为小学语文课文吗)(2)

文章里写的五颜六色的花朵,其实就是读书的儿童。“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就是孩子们放学后的那种欢天喜地的神情。花朵们急急忙忙要去天上星星所住的地方,就是孩子们急着要回家去找妈妈。

我想,这篇文章之所以能被编入小学语文教材,主要是下面有几点原因:一是很好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充满了童趣。二是文笔清新流畅,充满了丰富、奇特的想象。三是表达了孩子和母亲之间的深厚感情。这几点,确实是这篇散文诗的价值所在。

但是,作为语文课文,有几个问题难以处理:

第一,“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这一句,老师如何讲?

“地下”是什么意思?是阴暗,是潮湿,是被禁锢,是不自由,是不见天日。孩子在这样的学校中上学,难道真的如坐牢一样难受吗?放学后跳舞、狂欢,难道真如脱离牢笼一样吗?

第二,孩子与母亲的感情是深厚的,那孩子和老师的关系怎么讲?

孩子是那么急切地想要见到妈妈,不就是同样急切地要摆脱老师吗?如果我们的老师是这样的地下的学校的老师,那与监狱的看守有什么区别?妈妈固然是最亲最爱的人,学校的老师真的是那么需要摆脱的人吗?

课文花的学校阅读感想怎么写(花的学校真的适合作为小学语文课文吗)(3)

最近一、二十年,有无数的家长因为看到有些西方国家的孩子上学读书又轻松又快乐,而中国的孩子却总是面对沉重的学习压力,因而盲目地崇拜快乐教育,这种不懂国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认知,不知耽误了多少孩子。

首先,在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快乐教育”只适用于穷人,真正的精英阶层是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的。他们的孩子往往放在要求非常严格的私立贵族学校,同样要从早学到晚,甚至从小就把律师、医生、金融家当成孩子的奋斗目标。他们对孩子的要求跟我们的虎妈、虎爸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其次,快乐教育也不是真的什么都不学,而是根据孩子的兴趣进行引导、开发,培养孩子的各项能力,使他们能用更快捷和轻松的方式学习。

再次,世界上没有哪一项成功不具有困难和挑战。快乐教育本质上是教育方式和途径的升华进步,是让孩子在接受教育过程中收获知识,感受到学习和认知的快乐,而不是让孩子单纯地追求快乐,追求自由,最后两手空空,成为一无是处的废人。

综合以上原因,我认为,把泰戈尔的这首诗歌作为课外读物是很好的,但作为语文课文则不合适。

我很想知道,广大的小学语文老师们和孩子的家长们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我也很想知道,有没有人同意我的观点?请关注我,一起来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