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农村真实的习俗(上梁农村习俗)(1)

新屋架子竖好一后,唯一剩下的一件大事就是上梁了。

等到天亮,就会见到掌墨师[1],或者是这一群木匠师傅里,资历最老的师傅。就会拿着工具,来制作刚刚偷回来的梁树了。

只见师傅先将树木削去杉皮,使树弄成赤裸裸的。然后翻好树面,先计划好把那一面朝上,那一面朝下。然后在梁树两头横截面的中间做垂直线,又用曲尺在确定是上下二面,垂直线的中间,找出相交的一点,呈90°的直角画线,再延长画平行线。先把上面一面弹出平行线,用斧子按线砍去多余部分,使这一面变成平面。

下面哪一面的制作就要复杂多了。在确定了梁树高度的基础上,先弹直线,然后找到该梁树实际所需的距离,确立中间线。以中间线位置为点,画横线。在横线上以刚弹上的平行线为点,根据梁树所需要的长度,点出一寸或一寸五的厚度,再随着这一点,延伸到两头所需的高度,弹线做凸面。使梁树制作完成,就是一根上平下凸的形状,然后再用铇子铇干净。这样制作出来的梁树,比上下都是平面的梁树,就要美观多了。

等木匠师傅把梁树制作好了以后,就要钉梁树了。钉梁树很有仪式感,先把做好了的梁树,搬到新建堂屋的正中间,横着摆放好。这时,主人就会递上一个单盆[2]来,放在梁树后面摆好的八仙桌上。单盆里面盛放着梁米、刀头、切开成¼的蛋、糖果、花生,还有插在升子装着的米里,点燃的蜡烛和立香。另外还有钉梁时必不可少的一应物件,如当年望星楼的黄历一本、墨一块、毛笔一支、红筷子一双、五彩线一坨、红布三尺、锑毫子[3]五枚。还有一个给师傅的,必不可少的红包,这样的小红包是没有规定的,也就是长短是根棍,轻重是个礼。但为了不使师傅冷心,大多数都能过得去,使师傅欢心。

师傅在此情况下,也会呷一片蛋,剥几颗花,喝一杯香茶节性地表示表示一下。然后虔诚地去洗洗手,就开始正式钉梁树了。

他首先把红布,从四边撕开一块条布来,但要连而不断,等会儿用来捆绑和吊着装饰好看。然后在梁树正中的位置,画上鲁班传授下来的五发线,据说画上五花线,有扶正压邪的作用。如是,不仅仅只梁树上画五花线,连堂屋里两边,所有面朝堂屋的十根屋柱上,都在五尺高的地方,画有五花线。至后在梁树米字形五发线的正中间,用凿子开一个四四方方的口了,把表皮整块取出来。在里面凿一个小空间,装满茶叶和米,再把整块原装表皮嵌进去,使他和好如初。然后再在凿开表皮直木的正中打一凿,一般人家,就敲进一枚锑毫子。略有收心的人家,打进去的或者是一枚铜钱。只有极少数的人家,嵌进去的就是银圆。在我们小时候,就看到木门楼的梁树上,就嵌着二块银圆,后来不知何年何月,竟被那个贪财的人偷去了。

然后翻开当年望星楼的黄历,在上梁当日的月日时间下面,用墨笔打上钩,作为历史的见证。尔后将黄历与墨块毛笔叠好,紧贴五花线摆放。再把红布作菱形状平行布开,罩住黄历等物件。用五彩线套一双红筷子,前边的线头连同着红布前边的棱角,包住梁树的半圆,一起随着锑毫子,敲进早就凿了一凿的梁树里,但撕开的那条红带子,等会儿要使它能垂直下来,如是就固定好了一个角,后面也是如此操作。略有不同的是左右,因为它是凸面的平面,它就只需把红布棱角的角拉直,对准正中的墨线,也连同锑毫子一样敲到梁树里去固定就可以了,使红布呈现出来一个长长的菱形,等装到屋顶上去以后,四根红布带子下垂,迎风飘飘,煞是好看。

梁树制作好后,大家等待的上梁就开始了。这时师傅又点起蜡烛立香,点燃台钱冥钞。只见有人递上雄公鸡一只,师傅手握雄鸡小腿,对天吟唱道:“此鸡不是非凡鸡,今天拿来祭鲁班。……”他从地上摸起斧头,往鸡脖子上一抹,马上鲜血直流,拿着鸡脖子往梁头上一抹,吟唱道:“鸡血点梁头,子子孙孙坐朝头。”又走到梁尾一抹,又吟唱道:“鸡血点梁尾,子子孙孙在朝廷”。最后走到梁中一抹,再吟唱道:“鸡血点梁中,子子孙孙坐朝中”。

这时只听师傅大喝一声:“升起,发人发财,万事如意!”爆张大鸣,只见早已爬上屋顶做好准备的四个壮汉,用土布织好连接几根的巴带,使尽全力,极速地把梁树往屋顶上提。一提到顶,摆放进屋柱顶端做好的卡口即可。

这时,一个木工师傅和一个锯木师傅披红上场了。在一边一架楼梯前面,手摸楼梯,爬一级楼梯吟唱一句专用歌谣:“脚踏一步,步步升高。脚踏二步,双龙抢宝。脚踏三步,三阳开泰。脚踏四步,四季发财。脚踏五步,五福临门。脚踏六步,六六大顺。脚踏七步,七星高照。脚踏八步,八仙飘海。脚踏九步,九子豋科。脚踏大步,十全十美。”

当爬完楼梯,攀上照方时,他会吟唱道:“手攀一块方,又买田来又买庄。”当攀上顶上的瓜时,他又会吟唱道:“手攀一担瓜,人也发来财也发。”两位师傅登顶,拿出斧子象征性地敲一下,大声说道:“坚如磐石,稳如泰山。”

说来也怪,梁树最大的忌讳就是怕人胯过。可这时候的木匠和锯匠师傅却有特权,他两人现在可以肆无忌惮地,跨坐在梁树的两头,在梁树上摆上筛子里带上来的酒菜和糖果小吃,一边吟唱边喝酒。“一杯酒,敬上天上八神仙。二杯酒,敬上地,敬上地上贺土地。三杯酒,敬人间,敬上人间五谷丰登。”与左右二人,喝一下酒,吃一下菜。又吟唱道:峨眉山上打一望,鲁班正在修华堂……。

这时抛红糍粑的,抛花生糖果的,直到后来还有抛硬币的,都会从屋顶往四面八方抛去。人们也随着喜庆,不管在哪里捡到,都往嘴巴里装。这个仪式还没有结束,男主人穿着长衫,站在黄梁的下面,等待着上面师傅的赐予。只听师傅吟唱道:“鲁班赐你梁米一袋,使你人发千丁,财发万贯。”只见他将手中拿着的小布袋,往下一丢,准确地落入了主人端着的长衫里,至后师傅和两帮手缓缓下得地来。仪式方算圆满结束。

这时,那些来做人情的亲戚朋友,就会摸出衣衫袋子里早已准备好的红包和红布,把红包放进主人端着的单盆里,把红布披在主人的肩膀上,只见主人精神焕发,红光满面地被人们蜂拥而去。

注释

[1]掌墨师:方言。称主持对这座房子,进行制作描画的木匠师傅为掌墨师。

[2]单盆:方言。用木材制作而成,盛小食品的盆子。

[3]锑毫子:方言。农村人过去叫一分、二分、伍分的铝合金币称为锑毫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