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聪明吗?一张图、一道题,测试你到底聪明不聪明!

(温馨提示:阅读本文前请先做下面图中的小测试!然后阅读正文揭晓答案,判断自己到底聪明不聪明!

判断聪明人的方法(聪明不聪明一测才知道)(1)

…………………………………………………………………………

下午,娜姐在安静的群里发了一张图,点开一看,是一个图文并茂的小测试,“没事动一下脑子吧”,娜姐随后补充了一句。

对于这种烧脑的小把戏我向来不感冒,自然也懒得去参与,于是继续做潜水状置之不理会。

一会儿,群里陆续有人开始冒泡。

先是阿珠,报出她的得数为19,随后又直接@娜姐再次重申这个答案,之后,又简化成试题中的格式,再次公示出自己的这一最先成果。大概是太过自信于自己的正确无误,一时三刻中不断重复19这个得数,一副力拔头筹稳操胜券的自信模样。

随后,多年做小买卖精于心算的晶姐也不甘示弱,发布出她的答案,“?=84”

紧随其后,董姐也报出了她的结论,“?=54”

这期间,开始有人站队力挺应该是19才対,并说出她的依据,“猪是7车是6帽子2最后总和是19”。

退休前,曾经多年做财务工作的胡姐也马上浮出水面,接着上面的话重复着说,“猪是7车是6帽子2,最后是不是应该为15呀!”

“看仔细!”,董姐提醒着。

“是有个×号没看见”,胡姐作不好意思捂嘴状表情。

最初出题测试的娜姐@胡姐提示点拨道,“有个车上少个小猪哦!”

“眼神不好没看见”,胡姐很快回应着。

随后,迅速拨乱反正的晶姐又列出了她的算数,“7 2×6=54”

…………

一道小小的测试题,怎么一时间弄出这么多不同的答案来?我不由来了兴趣,也去看题,并迅速得出答案为7,我赶紧准备公布自己的答案,临提交时又慎重地想要再仔细确认一下,就又重头一步步将测试做了一遍,做到第三步,才发现帽子原来其实是两个,那么正确的答案应该是9。想到刚才差一点儿公示出错误的结论,我又每个步骤重复着检查了一遍,最终确认无疑应该是9,我随即公布出这个答案。

“怎么来的告诉大家”,胡姐直接@我。

“抽丝剥茧”,想一想其实也并不难,我试图一语中的、言简意赅地提示她们。

娜姐直接@我,“正确!”

“带上眼镜仔细看才发现车里没有小猪”,晶姐仍在继续她的解题之旅。

娜姐@我夸赞我“聪明!”

“只是更仔细些”,我有些受宠若惊不以为然地回应。

仍是一头雾水的晶姐,直接@娜妲@我,“7十2×0应该得零吧?因为零乘任何数都应该得零呀?”

胡姐随后附和,“对呀,我也是这么想的。”看来,远离学校多年,求解心切的她们,情急之下,把加减乘除的正确顺序都抛之到爪哇国里去了!

"而且细看是两顶帽子”,“猪没带帽子应该是5吧?”胡姐又自言自语地补充道。

越急越找不到头绪!晶姐终于按捺不住了,@娜姐,“姐姐快宣布正确答案吧!”。

娜姐也不再卖关子,简洁明了,直接公布:9

晶姐、胡姐自我解嘲般纷纷说,“没事动动脑筋挺好的,省的得老年痴呆”、“不论对错,动脑筋思考了就好”。

…………

判断聪明人的方法(聪明不聪明一测才知道)(2)

晚上,群里又有后上线的人热聊起来。吴姐兴奋地发出自家亲戚家小孩子竞赛活动获奖的图片及消息,群里一片喜悦与夸赞之声,吴姐更是自豪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吴姐闲聊之余似乎也饶有兴趣地做起了那道题。

“娜姐,问号处是12”,吴姐一并作出了胸有成竹的开心表情。

这次,早已经泄露天机的娜姐不再卖关子,直接给出答案:9

随即,娜姐又郑重其事@吴姐,把答题思路告知出来:秃头的猪是5(帽不是2吗!)再加上两个帽是4对吧!车上少了个秃头的猪(没带帽的是5吧!)!车是6减去一个秃头猪不是1吗!你再算一下应该是9对吧![偷笑]

对于闲聊间算出的那一个得数,吴姐大概也不太自信,又自顾自重算了一遍,完全没注意到娜姐后面发来的内容。

接着,吴姐又有理有据说出了她的结论并给出思路,“娜姐,你好!猪是7;车是6;帽子是2,最后问号处是15![憨笑]”

娜姐@吴姐耐心开导,“你再细看看吧!你错了![捂脸]”

随后,娜姐又补充一句,“最后的猪没戴帽子!车上又少了个秃头猪!你再细算吧!哈哈!”

吴姐仍心不在焉置若罔闻,第三次给出她的得数,“娜姐,是17”。

面对于这么屡次点拨仍旧冥顽不化的对方,娜姐似乎也没辄了,又郑重宣布一次,“正确答案是9”。

之前,有参与过这道题的晶姐,实在憋不住了,给出哈哈哈大笑的图片表情来……

娜姐也无可奈何了,“最后没帽子的猪是5 两个帽子是4*里面没有突头猪的车!车是6没有猪就是1对吧!先算乘法最后得数是9!OK!”

一直密切关注的晶姐此时作出举双手大赞的表情,“姐发布正确答案!”[强][强][强]

屏幕后面一定早已哭笑不得的娜姐最后补充了一句,“这道题不细看还真能把人都绕进去的![捂脸]”

…………

判断聪明人的方法(聪明不聪明一测才知道)(3)

对于我当初给出的正确答案,娜姐第一时间竖起大拇指夸我:聪明!而我倒是觉得有些过奖了的,不过是一道很简单的小学生都能参与其中的加减乘除类的测试题嘛,而我不过是比其他人更细心些做对了,完全不足以据此沾沾自喜,又怎么能当得起“聪明”的夸奖呢?

一道看似很简单的小测试,却有那么多人沦陷进去,接二连三给出错误的答案,能迅速得出正确答案似乎又果真显露出与众不同的难能可贵,所谓众人皆茫然而我自明了,这难道还算不上聪明吗?

但是,相比而言,那些在测试中一错再错,颇有些茫然不知所措的人们,若据此而被定义为不聪明,相信也一定会有很多人发自内心地觉得不服气。

那么,聪明到底是什么呢?

《庄子·外物》上早有这样的古语,“耳彻为聪,目彻为明”。原来,聪明不过就是耳聪目明!

大道至简,聪明也并非神秘莫测、复杂玄奥。

聪明不聪明?其实很简单,用心于每一个当下,听得清、看得明,就是真聪明!

聪明不聪明?一测才知道!

亲爱的朋友们,你做对了吗?

欢迎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