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少年立志出乡关

新青年百年典藏(新百年新青年陈毅)(1)

他参加南昌起义,是中国革命军队的创立者之一;

他随南昌起义余部与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余部在井冈山会师,在土地革命时期,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军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

他留守苏区与敌周旋数年,其所部成为抗日战场的锋锐。

上马打仗,他在战场上沉着冷静,杀伐果断,绝境中也独守一份豁达乐观,尽显大将无畏之风;

下马写诗,他才思敏捷,文如泉涌,《梅岭三章》赋尽革命者的豪气与勇气。

他既是一位将军,也是一位诗人。

他就是:陈毅。

新青年百年典藏(新百年新青年陈毅)(2)

陈毅1901年8月26日生于四川乐至,自幼酷爱读书的他早早就将天下苍生装进了自己的胸中。

陈毅自幼便喜欢读书,“从小就记性很好”,六岁就能背诵《四书》,九岁时随父亲移居成都,在私塾里阅读了《诗经》《古文观止》等大量书籍,扎实的文学基础也为他后来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还让他从小就受到传统家国思想的影响,加之后来四川军阀长年混战带来的现实忧患,陈毅早早就有了兼济天下的志向。

新青年百年典藏(新百年新青年陈毅)(3)

青年陈毅

1912年,先进知识分子吴玉章、李石曾等人在北京建立了“留法俭学会”,帮助贫困的有志青年前往法国学习。

1918年,十七岁的陈毅报考当地讲武堂落榜,机缘巧合下听说了吴玉章创办的留法预备学校在四川招生,他便和哥哥陈孟熙一同应考,并被录取了。此时的陈毅,怀揣着从小受到的儒家教育影响,期待着以文载道用笔杆子参与现实,于是对报考之事也尤其上心;终于,经过一年的学习,陈毅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四百元的留学津贴。在后来回忆起这件往事时曾打趣道:“这倒是我考讲武堂落榜的好处了”。

前往法国要先从成都到重庆,乘坐重庆的轮渡再前往上海搭乘国际邮轮。时值1919年,波澜壮阔的五四运动正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反对帝国主义的高潮。他沉浸在如火般的青春热浪中,一幅青年救国的图景也在他心中渐渐展开。

从重庆前往上海,要乘坐长江上的轮渡,经营前往上海客运业务的轮船公司一共有三家,分别是日本人的、英国人的和中国人的。两家外国公司为了招揽游客,船只的配置和装潢都十分先进,还给乘客附送礼品,反观中国的轮渡公司,船只陈旧,也没有附送的礼物。有的同学为了附送的小礼物选择乘坐日本和英国的轮渡,陈毅见状,想到了重庆街头罢市罢课的爱国市民,毅然痛斥了贪图蝇头小利的同伴,然后走上了中国人承运的“蜀亨”号轮船

新青年百年典藏(新百年新青年陈毅)(4)

轮渡途径长江三峡,船只劈开滔滔江水,两岸群山重峦叠嶂,陈毅站在船头欣赏着这般壮丽的景色,以长江澎湃的浪花为节拍,陈毅深情地吟诵:

“走遍天下路,闯过万涛滩,为碎旧世界,拨云见青天。朝着新视野,为了新世界!东进!”

新青年百年典藏(新百年新青年陈毅)(5)

陈毅抵达上海时,五四运动的热潮还没有褪去,于是他趁着登船的空闲,应上海学联的邀请,参与了一些五四运动的集会和游行,并接触到了《新青年》杂志这样的进步刊物,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等等先进的思想理论

新青年百年典藏(新百年新青年陈毅)(6)

当时的上海几乎是全中国最繁华的城市,有“东方巴黎”之称,但在繁华的霓虹灯火之外,到处飞扬的是洋人的国旗,河道上行驶的是洋人的轮船,街上扛着枪到处巡逻的,是洋人的士兵!

陈毅深深地认识到:这是一个被洋人掏空了的城市!它此刻的美丽和繁华,是靠屈辱地出卖主权换来的!这种民族的屈辱感深深刺进了陈毅的心中,让他久久不能平静。

“中国必须要变一变了!”

陈毅心中暗自思忖着,祖国的山河岂能拱手让与他人?可是要怎么变呢?变成什么样呢?此时的陈毅才刚刚十八岁

胸中的少年意气熊熊燃烧,他越发的确定,此刻的自己需要受到新知识和新思想的滋养,尽早参与到救亡的事业当中去!

新青年百年典藏(新百年新青年陈毅)(7)

陈毅留法归来,在1923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担任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的党委书记,并先后参加了南昌起义湘南起义,成长为一位经验丰富、并享有一定威望的共产党领导

新青年百年典藏(新百年新青年陈毅)(8)

青年陈毅

在1929年6月22日召开的红四军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上,陈毅当选了前委书记。

大会结束后,陈毅到上海参加中央召开的军事会议,汇报红四军工作。在上海,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听取陈毅关于红四军全面情况的详细汇报。

9月28日,中共中共中央发出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即九月来信)。这封信是陈毅按照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以及和周恩来、李立三的多次谈话要点代中央起草的。九月来信详细分析了军阀混战的政治形势,总结红四军及各地红军的斗争经验,说明了红军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对红四军党内的争论问题作出明确的结论。

新青年百年典藏(新百年新青年陈毅)(9)

“九月来信”

之后陈毅带着中共中央九月来信由上海日夜兼程的回到红四军。

此次上海之行对陈毅来说也意义非凡,此时他已经不再像十八岁时那样是一个勇猛有余而方法不足的青年学生,经过丰富的革命实践和深入的理论思辨,陈毅已经对中国的革命前景有了清晰的认识,也对自己的工作有了十足的把握。

新青年百年典藏(新百年新青年陈毅)(10)

新四军时期的陈毅(后排左二)

在英租界四马路新苏旅馆居住时,陈毅见到了家中陈孟熙、陈季让、陈修和几位兄弟,他们都已经在各地担任了地方职务,陈毅与他们动情地交谈:“我们弟兄都是官,但我们一定要当人民的清官……”

当初急于展翅的雏鸟已经成长为了在长空之上自由搏击的雄鹰,肩负着人民的嘱托,衔着革命的号角,将日出的消息,传播在华夏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这一年,陈毅28岁

新青年百年典藏(新百年新青年陈毅)(11)

新青年百年典藏(新百年新青年陈毅)(12)

郑伯文同学:

华东政法大学

以此参与创作革命先烈陈毅将军的少年故事,使我更加深切和丰满地体会到了革命先辈在家国动荡的年代是如何树立志向,坚守本心的。从少年时期入手,也让我在不一样的切面加深了对于革命先烈的认识,陈毅将军曾经也在书斋中苦读,也面临着未来的道路感到迷惘无措,但他也正是在这样的青春中立志革命,带领着中国走向光明的。这样的豪情壮志深深激励着我,让我向伟人学习,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一个脚印,朝着自己的目标扎实迈进。

END

红色江南人物声音记忆系列

“新百年 新青年”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路平工作室长三角红色文化旅游区域联盟

联合制作

支持单位: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

合作单位:华东政法大学传播学院

本期图片综合自凤凰卫视公众号、中国军视网、党建网微平台等等

听江南

每周六中午 12:00-13:00

上海新闻广播 FM93.4 AM990

撰稿:华东政法大学 郑伯文 指导老师:王璐璐

播音:孙畅、杨烁、元韬 实习编辑:贾司瑒 编辑:邬佳力 责任编辑:袁林

新青年百年典藏(新百年新青年陈毅)(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