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进退两难刘春花溺亡殉情,替父分忧小秋菊勇配姐夫

第一章乡村传说(中部第四十一章)(1)

01 自然界的春天总是美好的。但在美好的春天,也时有不美好的事情发生。

三月中旬的一天,在高家村的村民中间,忽然传出了一个爆炸性的新闻:三组村民刘明清的大丫头刘春花,竟因为殉情溺亡。一颗鲜艳的花蕾,刚要开始绽放就凋谢了。

刘春花殉情溺亡,这令几乎所有熟悉她的人都感觉到很意外。就在昨天上午,有人在离乡政府不远的小河里,发现她和同为招聘干部的姜之凡两人搂抱在一起的尸体。

当噩耗传到刘家后,刘明清慌忙带着一家人赶到乡政府去。

刘明清的大女儿刘春花,芳龄二十三岁,身材高挑,脸蛋俊俏,不论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地方出现,都会给人一种玉树临风的感觉,让人艳羡不已。

春花虽然高中毕业后没考上大学,在家里做了几年农活,但命运似乎对她还不算薄情,不久就县里招聘乡镇干部,刘春华知道消息后,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加了这次招聘考试,但没想到最后竟被录取了,而且被分配在本地乡政府工作。

刘明清家里出了个女干部,虽然暂时还只是招聘的,但大家相信转正只是迟早的事情。自然觉得门庭生辉,脸上无形中变多了一分光彩,做人也就多了一份底气。

刘春花在还没有当上招聘干部之前,有人曾经给她介绍了一个外乡的当兵的对象,叫李湘华。见面时,春花见李湘华一身戎装,帅气英武,心里高兴,当时就同意了和他确定了恋爱关系,但两人毕竟不在一起,见面不易,只能靠鸿雁飞书,维系着两人的感情。

现在,刘春花当上了乡政府的招聘干部,身份不觉在骤然之间就发生了变化,而身份的变化,又导致了生存环境的变化,最后导致了周围人际关系的变化,她和李湘化的恋爱关系,能不能最终发展成为婚姻关系,便开始面临着很多的变数。

在乡政府,和刘春花一同当上招聘干部的,还有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名叫姜之凡。

姜之凡一米七几的个头,人长得高挑帅气,又有文化,能力很强,为人处事也很不错。初见刘春花,便为她的美艳和气质所倾倒,一见钟情。后来共事时间一久,见刘春花仍是单身一人,便开始向刘春花发动了猛烈的爱情攻势。

“我虽没结婚,但已经名花有主,而且对象还是当兵的。“刘春花见了姜之凡那不顾一切的架势,趁便时就半开玩笑半认真地提醒他道,“这种玩笑你是不能随意和我开的啊。”

“恨相逢未在嫁时,”姜凡之听了当时一愣,但紧接着便反驳道,“我未婚,你未嫁,恰逢其时,怎么就不能和你谈婚论嫁了呢?”

“虽然我未嫁,但和别人已有婚约呢。”刘春花耐心地看了看姜之凡解释道。

“婚约是民间习俗,不受法律保护。”姜之凡坚持自己的想法道,“这不是我追求你的障碍呢。”

“但我的对象是军人,”刘春花又拿出一条很过硬的理由道,“军婚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啊。”

“你的对象虽是军人,”姜之凡再次反驳道,“但你并没和他结婚,不算军婚因此不受法律保护。”

刘春花听了觉得姜凡之的反驳很有道理,一时不禁语塞,对姜凡之看看,竟无话可说。

其实,要说刘春花在自己的心里还是很喜欢姜之凡的。对他的人才文采都很欣赏。所以在姜凡之猛烈的爱情攻势下,日子一长,心态便渐渐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心想:姜凡之说得对,毕竟我现在和当兵的对象确立的只是恋爱关系,谈不谈得成还是两说。自己因此也还算是自由之身,和姜凡之接触了解一下,总还是可以的吧?

刘春花因为自己的心思的这个微妙的变化,便不再强硬地拒绝姜之凡向她频频伸出的绿色橄榄枝,而是在某种程度上接纳了姜之凡的感情,但哪里晓得就是这一念之差,竟让她和姜凡之两人很快就堕入了爱河,走向了一条不归之路。

但直到有一天,她的当兵的对象从部队回家探亲,向她提出择日要和她结婚要求的时候,这时候,刘春花才感觉到事情的麻烦和严重。

这时,刘春花已置身于两难境地:一方面,她觉得她不能拒绝李湘华向她提出来的结婚要求,因为毕竟他们有婚约在先且没有解除。虽然婚约关系不受法律保护,但却在一定的程度上却受到道德保护,如果她现在要是拒绝李湘化的要求的话,她自觉无法面对李湘华;担心闹出去,以她现有的身份,必然会对自己的前途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另一方面,她觉得要是和李湘华结婚的话,那就有负姜之凡对她的一往情深。以她自己现在和姜凡之两人相处的亲密程度,姜凡之肯定是不会同意的,要是他把这件事闹腾开来,也必然会使自己的颜面扫地。何况在她的心里,现在似乎和姜之凡的心理距离更近一些,而和李湘华的心理距离更远一些。

怎么办呢?刘春花在不停地扪心自问,一时无法做出决定。

傍晚,刘春花主动邀姜凡之来到离乡政府旁边不远的小河边散步,趁机把她当兵的对象回家提出来和她结婚的消息告诉给了他。

姜凡之听了,立时如五雷轰顶,对刘春花看了看,沉思良久,什么话也说不出。

刘春花见姜凡之不做声,知道他的心情复杂,只好陪着他默默地沿着河堤往前走。

虽然姜凡之一时没有作声说话,但在他的内心里,却在激烈地斗争着。

事情现在已经到了闹到了这个地步,放弃得和刘春花的关系吧,自己确实于心不甘,毕竟他是深爱着刘春花的。不放弃和刘春花的关系吧,可现在人家当兵的对象就要回来并且提出和她结婚了,要是刘春花不能下定决心解除和她当兵对象的关系的话,想不放弃都是不可能的。现在的关键,只能看刘春花自己对待这件事情的态度了。

“我不知道你现在自己究竟想怎么处理这件事情呢?”姜凡之看了看刘春花,终于开口问道。

“你放心,”刘春花理解姜凡之所以这么问她的心思,无非就是担心她弃他而去,只好安慰他道,“我是不会和你分开的。”

“你既然不愿意和我分开,”姜之凡想了想道,“那你就要下定决心和那个当兵的对象解除关系了呢。”

“这我知道。”刘春花心情忧郁回答道,“但我们毕竟有婚约在先,书信往来,谈了这么多年,双方家里的大人及亲戚乡邻也都承认了这层关系,要悔婚还不是一句话两句话的事情呢。我现在一时还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才能把这件事情处理好呢。”

“二者必居其一,”姜之凡回答道。他说这话的时候,口气虽很柔和,但态度却很强硬,“如果你不想放弃和我的关系,那你就只有想办法解决和你那当兵的对象之间的关系。如果你要和当兵的对象结婚,就只能解除和我的关系。脚踏两只船,是不能把这件事情处理好的。这个你心里要有数呢。”

“我刚才说了,我是不会放弃和你的感情的。”刘春花再一次地表明了自己坚定的态度,“可是,要是我那当兵的对象不愿意放弃和我的关系,要是闹腾起来,以我们两人现在的这种身份,恐怕对我们两人的前途怕都极为不利呢。”

“你说的话很有道理。”姜之凡思考再三道,“但毕竟你和他只是恋爱关系,只要你下定决心,相信还是能够处理好的。”

刘春华听了没做声,显然她是在思考。

“这么吧,”等了一会儿,刘春花看了看姜凡之道,“你现在也不要着急,等我和当兵的对象见面后,在和他深谈一次后看情况再说吧。”

“看来,”姜凡之听了思索着,不可奈何,只好表示赞同道,“也只能这么办了啊。”

几天以后,刘春花当兵的对象李湘华来到了刘春花在高家湾村的家里。

下午,春花回到自己的家里来,陪李湘华在自己老屋后的山坡上散步。

“关于我们两结婚的事情,”李湘华见到了刘春花,心情高兴,当即深情地问道,“你现在考虑好了吗?”

第一章乡村传说(中部第四十一章)(2)

“我们俩可能没法结婚了。“刘春花开诚布公地告诉李湘华道,“我们两人自从正式订婚以来,书信来往不断,应该说彼此都有很大程度的了解。我觉得我们两人之间的差异太大,并不适合结婚组建家庭。你说呢?”

“什么?”李湘华听了当即看了看刘春花,大为惊异道,“怎么到了现在,你竟然却和我说这个话呢?”

“这话藏在我心里已经好久了。”刘春华看了看李湘华然后勾下头说道,“一直想在信里对你说但最后始终没有说出来。主要还是怕的影响你在部队的情绪。你现在既然回来了,并提出来要和我结婚,我才不得不把这个话对你实说呢。”

“你说我们两人不合适组合家庭,”李湘华很恼火,看了看刘春花问道,”你总要有给我个理由吧?”

“这个,我只是一种感觉,”刘春花嗫嚅着回答道,“至于具体的理由,一句话两句话也很难说清呢。”

“你是不是觉得你现在当了乡政府的招聘干部,”李湘华看着刘春花,很生气地说道,“就瞧不起我这个在部队当小兵的了呢?”

“你不要误解,我没有半点这方面的意思。”刘春华对李湘华说的这句话很敏感,连忙否认道,“但毕竟我们两人现在的所处的环境不一样,又长时间没有呆在一起,对彼此情况都不太了解呢。”

“你的意思是说,男女之间,所处的环境不一样就不能走到一起了?”李湘华看着刘春花问道。

“是的,彼此没有共同语言,交流起来就会很困难。”刘春花耐心地解释自己的理由道,“相信你能够理解我说的话。”

“我不能理解。”李湘华突然发火道,“你无非就是觉得你现在是乡里的干部,文化高,见的世面广;而我只是个当兵的,文化低,是井底之蛙。但你想过没有,好多男女,大多都不在同一个环境里生存,但还是能够走在一起并最终结为夫妻,组建家庭,为什么轮到我们两就不行了呢?”

“人与人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刘春花耐心地解释道,“别人能够走在一起,那是别人的事,可是我们两不行啊。”

“可是,我们两是有婚约在先啊。”李湘华想了想说道,”难道你就不怕社会上会指责你吗?”

“婚约并不是婚姻的法定形式,”刘春花辩解道,“对我们两人是不可能有约束力的。谁会指责我呢。”

“这个我知道。”李湘华承认,接着反问道,“但难道你不承认我们之间这么多年来存在的恋爱关系吗?”

“当然承认。”刘春花回答,接着再次解释自己的理由道,“但现在情况变化了。恋爱而没有结婚的大有人在,我们现在各自都还是自由之身,都有权力重新选择恋爱对象呢。”

“要选择你去选择,”李湘华眼见自己辩论不过刘春花,心里不觉异常恼怒,他看着刘春花坚定地说道,“无论怎么样,我都是不会再去选择的。”

刘春花见李湘华如此倔强,泯顽不化,只好对他看了看,一时无话可说。

刘春花和李湘华两人还继续在屋后的山坡小路上散步,但两人都默默无语,似乎无话可说。

“春花,你知道,我是多么地爱你。”过了好大一会后,李湘华很动情很痛苦地看着刘春华说道,“自从和你订婚以后,我的这种感情就日益强烈。这,你一定能从我给你的写的那么多的信中感觉得到这一点。”

“平时,在部队里,我的心里只要一想到你,就显得很温馨很快活;只要一想到你,我就常常把你的照片拿出来,看了又看,想起和你在一起短暂相处时那种快乐的感觉。”李湘化动情地继续对刘春花说道。

“但没有想到你现在却变心了,辜负了我对你的这一番深情。你刚才对我说的这些话,真的让我痛苦不堪。我现在唯一的愿望,就是和你结婚,作你的老公。你要是不愿意,对不起,我明天就到乡政府去,去找你的领导,我要把我们两人之间的关系,说给他们听听,相信他们一定会给我主持公道。我要告诉你的是,非你不娶。不然我就是跳河而死也不会瞑目的。”李湘华说到这里,不禁泪流满面,当即把刘春花独自一人扔在屋后的山坡上,然后愤愤不平地朝山下走去。

刘春花眼看着朝山下独自远去的李湘华的背影,黯然神伤,心里很无奈,也很痛苦。等了好大一会,便默默地从半山坡顺路下来,也不回家里,就心神不安地回到乡政府去了。

旁晚,刘春花再一次把姜凡之邀请出来在小河边散步,如实地把她今天在老家和当兵的对象交谈的情况详细地说给他听。

“你说,”刘春花说完后看着姜之凡不安地问道,“这事该怎么办呢?”

“我也不好怎么说了。”姜之凡叹息道,“说到底,要想把这件事情处理好,还是得取决于你自己的决心。你是爱他还是爱我,心里得有个定准。你要爱他,虽然我不会愿意,但我自然毫无办法,我只能为你去跳河;你要是爱我,你就只能和他解除婚约,毕竟从法律上讲,当兵的并不能把你怎么样啊。”

“事情没有你说得这么简单。”刘春华对姜凡之看了一眼说道,“我和当兵的婚约关系,在我们那一块,大家都是知道的。如果我反悔了,消息一旦公开出去,知晓内情的人,可能就会纷纷在道德上指责我;而且李华湘要是真的到我们领导那里去把我们的关系说了,到时就很有可能把你牵扯出来,到时候我们两人就可能面临着被辞退的风险呢。”

“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姜之凡想了想,口气坚决说道,“只要我们能够在一起,那又要什么紧呢?”

“你当然不要紧,”刘春花对姜凡之看了看答道,”但我是女人,女人有个工作不容易,名声也比你们男人更重要。”

“你既然这样说,”姜之凡看了看刘春花思索道,“那我还能有什么办法呢?”

“是啊。”刘春花听了叹息,重复着姜之凡的话道,“那还能有什么办法呢?”

当晚,刘春华和姜凡之俩人,心思沉重,在小河边散步,很久很久才各自回到乡政府的宿舍。

第二天下午,刘春花从外面办事刚回到乡政府,就被乡党委书记钟维和叫到了他的办公室。

“听说你有个当兵的对象叫李湘华?”钟维和以关切的神情对刘春花看了好一会,然后问道。

“是的。”刘春花看了看钟维和,如实承认道。

“他说他和你谈了多年的恋爱,这次从部队请假回来,就是想要和你结婚的。”钟维和看着

刘春花道,“他说你突然之间变了挂,是怎么一回事?”

“也不是突然之间变了卦,而是……”刘春花思索着,想给自己的书记解释一下,但又觉得一时实在是无法解释清楚。

“你也不用给我解释了。”钟维和提醒道,“婚姻是个很严肃的问题。我不能干涉。但鉴于你现在的身份,有一点我倒是想提醒你自己注意,你一定要认真对待呢。不然,处理不好,被别人说闲话,对你自己的前途是极为不利的。你回去后一定要认真地考虑好这件事情呢。”

刘春花见钟维和说话的语气很重,就抬头对钟维和看了看,想再解释点什么,但最后还是忍住了什么也没有说,就心事重重地退了出了钟维和办公室。

钟维和与刘春花的谈话虽然简单,但让她的心理压力,在无形中一下子就徒然增大了不知许多倍。晚上,刘春华在无奈之际,又把姜凡之邀出来到小河边散步。

“我是不愿意和当兵的对象结婚的。”刘春花看了看姜凡之袒露自己的心迹道,“但要想和你结婚,似乎也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当兵的真的把我和他的事,给钟书记作了汇报。下午钟书记专门把我找到他的办公室,和我谈了话,要我严肃认真的对待。我现在怎么办呢?既然你和当兵的两人,都想以死为我殉情,你要是说的是真的话,那好吧,今晚我宁愿和你一起殉情而死。这样,就是到了天国,我们也可以永远地幸福而快乐地生活在一起了。你愿意吗?”

“既然你认为这样做好,”姜之凡毫不犹豫地表态道,“那就听你的吧。”

刘春华和姜凡之两人,一时不禁相拥而泣。

半夜后回到宿舍,刘春华几乎是彻夜未眠。想到自己明天就要为情而死了,她不由得就想起了自己的父母。

她想到自己的父母生了自己并把自己养大到现在,确实很不容易,便想在临死之前,再回家孝敬一下他们两老。

第二天早上起床后,刘春花把自己本来不多的积蓄全部拿出来,来到商店里,买了些好的烟酒和其它礼物,然后带着回到了自己的家里,送给了自己的父母。

刘明清两老,自然不知道女儿此时此刻的心思,见刘春花买了很多礼物回家,不由得抱怨她。

“不年不节的,”刘明清对刘春花买的礼物看了看责道,“花上这么多钱买上这么多礼物做么呢?本来工资就少,一点都不知节约过日子呢。”

刘春花听了自己老父亲的责备,没有解释,只是看着自己的父母,强忍着几乎马上就要流出的泪水,在心里说道:爸,对不起,这是女儿最后一次孝敬你们两老了呢。

当天,刘春花在家里和自己的父母、大哥大嫂及妹妹秋菊等人一起吃了中饭后,就和大家告了别,独自一人黯然神伤地回到了乡政府。

当晚,星月无光。刘春华和姜凡之两人如约从乡政府的院子里出来,来到两人经常约会的小河边的柳树下坐下来,交谈起来。谈到了两人的初识,谈到了两人的恋情,谈到了两人的人生,谈了哭,哭了谈,谈了许多许多,谈了许久许久,谈累了,便依偎在一起,尽情地亲热着。

最后,刘春花和姜凡之俩人在柳树下站起身,牵着手,就像是平常道乡政府的会议室参加会议一样,平静地一步一步地走向那条弯弯屈曲地向着远处六区的小河的深潭之中去了。

只见小河里的水面,漾起了一圈圈细小的波纹,然后慢慢地向四周扩散,以至渐渐地消失。

当这天的下午两三点钟,刘明清一家老少急匆匆地来到乡政府的时候,乡政府的人已经把刘春花和姜之凡两人的遗体分别装殓入棺。一家人见了,都伏在春花的棺材上嚎啕恸哭。

“你怎么这么傻呢,”刘明清边恸哭边责备自己的女儿,”我的丫头,我的春花。你怎么这么狠心呢?你现在就这么走了,你把你的爹娘独自扔在这个世界上,你叫我们今后怎么办呢?你真是让你的老子心痛死了呢。”

02 处理完大丫头春花的后事后,好久好久刘明清的心情才从无比的悲痛中慢慢平息下来。这时,他开始考虑该怎么处理好自己和准女婿李湘华的关系问题了。

一天旁晚,刘明清饭后在自己家的厨房屋里坐着,一边抽着水烟筒,一边把小丫头秋菊叫到了自己的面前。

“秋菊,”刘明清对小丫头秋菊叮着看了好大一会,直到她被自己看得有点不好意思勾下了头,他才对她说道,“爸有件事想和你商量呢。”

“爸,”秋菊听了抬头看了看自己的父亲,见他的神情有些异样,忙问道,“你想和我商量什么事呢?”

“还不是你姐的事啊。”刘明清告诉秋菊道。

“我姐都死了这么久了,”秋菊不解地看着父亲问道,“她还有什么事需要你和我商量呢?”

“你姐虽然已经死了,但除了害了她自己,也把那个当兵的给害苦了。”刘明清想了想道,“爸想,”是我们老刘家欠了人家的情呢。”

“是的。”秋菊赞同他父亲的话道,“姐在这件事情上确实犯了个极大的错误啊。”

“是的。”刘明清附和道,“我现在想的是怎么才能给那个当兵的做些弥补呢。”

“姐都死了,”秋菊不明白他父亲的想法,问道,“我们还能给他什么弥补呢?”

“要弥补还是有办法的。”刘明清若有所思,对秋菊看了看回答道。

“你能有什么办法来弥补呢?”秋菊不解地问道。

“秋菊,”刘明清没有直接回答秋菊的问话,而是看着她,提出来另外一个问题道,“你觉得那个当兵的李湘华怎么样呢?”

“我看还是很不错的。”秋菊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你具体说说吧。”刘明清看着秋菊再问道。

“首先,样子长得不错,人高马大的;”秋菊分项评价道,“其次是人品不错。姐死后,我看他是伤心得不得了。虽然我姐背叛了他,但他还是在忍辱负重,顾全大局,任劳任怨地帮助我们料理我姐的后事。这是大家都看到了的。要说他也确实不容易呢。”

第一章乡村传说(中部第四十一章)(3)

“是的。”刘明清肯定了秋菊的评价道,“你的看法不错,我也是这样认为的呢。”

“现在姐都死了,”秋菊还是不明白父亲的意思,不解地问道,“你再说这些话还有什么意义呢?”

“意义还是有的。”刘明清几乎是直截了当地地明说道,“就怕你不同意呢。”

秋菊见她的父亲和她说出这样的话来,似乎已经明白了他父亲的意思。

“爸,”秋菊的脸色刹地一下就绯红起来,对着他的父亲看了很久一会后,才勾下了自己的头颅,羞涩地问道,“你想说什么呢?”

“我想说的话你可能已经听明白了。”刘明清看着自己的小丫头,实说道,“既然你也认为当兵的这个后生还不错,你看是不是这样,你干脆就替姐嫁郎,既帮家里解了围,弥补了我们刘家对人家的亏欠,也解决了你自己的婚姻问题,一举数得,你看这样行不行呢?”

“这么做合适吗?”秋菊想了想,很不好意思地看着自己的父亲问道。

“你觉得有么不合适的呢?”刘明清反问道。

“他差不多已经就是我的姐夫哥了呢。”秋菊顾忌重重地说道。

“不是还没结婚吗?”刘明清解释道,“再说就是和你姐结婚了,你姐现在已经死了,在我们这一块,姨妹子填房的例子也是有很多的呢。”

秋菊知道自己的父亲说的是实话,便不再做声了。

刘明清看了看秋菊的神情,知道秋菊是个姑娘家,虽然心里已经同意了,但不好在嘴头不好明确地说出来。便思索着怎么对她说才好。

“这是件大事,仅仅是你爸自己一个人的想法。”刘明清字斟句酌对秋菊说道,“行不行你自己考虑。但最好是能够同意。等你确实考虑好了,再答复爸不迟,好不?”

“嗯。”秋菊听了对父亲看了看,低着头轻轻地答应道。

又等了几天后,刘明清再次征求秋菊的意见。

“我就是不知道那当兵的愿不愿意呢。”秋菊委婉地向自己的父亲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道。

“这个你就不要考虑了,只要你自己不觉得委屈就行。”刘明清突觉自己的心情轻松道,“那个当兵的,我找人去说,我相信他是会同意的。”

刘明清到底是老江湖,他的判断一点没错。当他请人来到当兵的李湘华家里,把他的想法和当兵的父母谈了谈,当兵的父母就给已回到部队的儿子通了电话,转达了刘明清的想法,并征求他的自己的意见。李湘华听了,感道了刘明清一家的重情重义,当即就回电表示同意。

不久,李湘华转业回家,刘明清当即和李湘华父母商量好,择日就把秋菊嫁给了他。

“刘家在这件事上处理得还算厚道,”乡邻们没想到刘家会这么处理和前准女婿李湘华之间的关系,便纷纷发表评价道,“毕竟是个诚实之家,刘明清也算是个志诚君子了。”

刘明清自然很快就知道了乡亲们对自己的评价,心里虽然酸楚,但还是不由得多了几分安慰。

就在刘明清为处理两个女儿的婚事而心力焦悴之时,牙牙的家里又因为牙牙和她的女婿云杰两代人对许多问题认识和处理方式的不一而闹起分家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