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一上学期《古代诗歌四首》知识点总结,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七上语文古代诗歌四首训练?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七上语文古代诗歌四首训练(部编版初一上学期古代诗歌四首知识点总结)

七上语文古代诗歌四首训练

部编版初一上学期《古代诗歌四首》知识点总结

诗歌的分类,

1、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古体诗(唐以前的诗歌)包括四古、五古、七古、楚辞、乐府诗等;② 近体诗(唐以后的诗歌)包括律诗(五言侓诗、七言律诗)和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其中,律诗从上往下又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2、诗歌按表达方式分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

3、诗歌按内容分(题材) :叙事诗 、写景诗 、友情送别诗 、爱国怀乡诗、咏物诗 、咏史怀古诗 、边塞征战诗 、山水田园诗等 。

《观沧海》

1、作者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东汉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是建安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精于兵法,著有《孙子略解》等军事著作。其诗以慷慨悲壮、宏伟壮观著称。著有《蒿里行》《短歌行》《苦寒行》《龟虽寿》《观沧海》等诗篇。

2、《观沧海》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下文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属于实写,描写了海水和山岛的景象,由远及近。"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属于想象的虚写,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博大的胸襟。

3、中心思想:这首写景抒情诗,作者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展现了开阔的胸怀,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名句填空

《观沧海》

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极力渲染大海苍茫雄浑的气势。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

2、"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两句表现草木欣欣向荣,生机无限。

3、"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秋风萧瑟,波浪滔天的雄伟壮观的情景。

4、"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四句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是互文见义,作者以奇特而丰富的想象创造了一种宏大的意境,作者以沧海自比,通过写大海吞吐日月的气势,来表现诗人自己的宽广胸怀和豪迈气魄。这为千古名句。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背景

天宝年间,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作者闻讯,写了这首诗寄给他,表示慰问。

4、译文

暮春时节,树上杨花落尽,杜鹃在不停地啼叫,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经过五条溪水;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5、主题:

表达了对友人的同情和关切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遭遇的感伤情绪。

6、赏析要点: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古人论诗有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李白诗中可为例的一句是:杨花落尽子规啼。

诗中写"杨花""子规"的作用是什么?

(李白的这首七言绝句在前两句的写景中有什么特色?)

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节,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

"子规"即杜鹃,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它总悲哀凄惨地啼叫着。

本诗首句通过各种意象,渲染出在暮春季节的一种哀伤、惆怅气氛,表达了作者悲苦、哀怨的心情。

1、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本诗最后两句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亮人格化。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

2、诗人为什么偏要寄愁心与明月?

答:因思念之情往往是夜间最为浓郁,由月的阴晴圆缺,最易想到人的悲欢离合。 因为月照中天,千里可共,作者寄情于月,朋友见月如见作者。

3、"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因何而愁?有愁不向人当面说,却要"与明月",又是为什么?答:因朋友王昌龄"左迁"(贬官)而愁。 作者并不在朋友身边,"闻"、"遥"可证。

《次北固山下》

1、作者王湾(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洛阳人。

2、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客路"点明自已是客游在外,规定了全诗的情调氛围,旅途在青山之外,自已乘坐的船正在绿水中向前行。

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潮水上涨,江面顿时开阔,江水似乎与岸平了;船行江中,和风顺江吹来,船帆端端正正地高挂着。作者通过"风正一帆悬"的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大景表现了出来。

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表现的是江上行舟,即将天亮的情景。从中我们可以知道,诗人是于岁暮月残,连夜行舟的。既写景又点出时令。这两句可以说是"形容景物,妙绝千古"。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从海上冉冉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罴暗;江春,那江上景物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不言思乡之情,而思乡之情自在其中。看到南雁北归,自然想到鸿雁传书的典故,便想让大雁把他这游子的音讯带给洛阳家乡。"乡书"、"归雁"与首联的"客路"、"行舟",遥相呼应,流露出身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使全篇笼罩着一层清淡的乡思愁情。

3、中心思想:《次北固山下》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春天的壮丽画面,写出了诗人客游他乡的羁旅漂泊之情,并流露出诗人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真挚情怀。

《次北固山下》

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在描绘长江景色。

2、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蕴含新事物孕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表达作者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名句——诗苑奇葩,艳丽千秋。)

3、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见雁思亲,表现了淡淡的思乡愁绪

4、这首诗的首联颔联颈联都是对偶句

5、你还能想起另外一些表现乡愁的诗句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6、站在江边微风轻拂,江水浩淼,波平浪静,一叶白帆悠然地飘荡在江面上,恰似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美景。

《天净沙·秋思》

1、马致远,生卒年不详,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后人把他和关汉卿、白朴、王实甫称为"元杂剧四大家"。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一次羁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

2、题目解说:"天净沙",曲牌名。"秋思",是题目,意为秋天里的思念。题眼是"思","秋"是特定时节,"秋思"二字概括了全曲内容。

3、前两句是写景,末二句为抒情。"断肠人在天涯"是这首小令的主轴,贯穿着整首曲的情思:昏鸦还知道投树栖息,小桥流水旁的人家也有安身之地,而骑着瘦马的游子却只能在西风古道上奔波。"夕阳"如血,可以想见它照在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同古道瘦马上会各有各的色彩,但倍添迟暮苍凉之气氛是相同的。"天涯"二字的指出,与夕阳配合,正应了"日暮途穷"的成语,加重了悲凄衰残的色彩,说尽了千古羁旅人沉重的脚步与无限的愁闷。

4、此曲描绘了秋天黄昏的景色,烘托了浪迹天涯的游子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1~3句:用九个景物构成一幅水墨画,极力渲染悲凉气氛,表现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人的惆怅之情。

4~5句:用了夸张。表达游子漂泊在外思乡的悲情,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专项复习

一、古诗默写

(一)前后文连贯性默写。

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3、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5、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6、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7、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8、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9、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二)理解性默写。

1、《观沧海》中从大处落笔,渲染大海苍茫雄浑的气势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2、《观沧海》中描写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势的句子是: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3、曹操在《观沧海》里引吭高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抒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寓情于景,奠定悲凉的感情基调的句子是: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21cnjy.com

5、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使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朋友,意境新颖,令人回味无穷。

6、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点明漂泊羁旅之情的句子是: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7、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21·cn·jy·com

8、站在江边,微风轻拂,江水浩渺,波平浪静,一叶白帆悠然地漂荡在江面上,恰似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美景。www.21-cn-jy.com

9、羁旅之人,每当孤独愁苦之时,往往会用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中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来抒发自己的愁思。21·世纪*教育网

10、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表明游子漂泊在外的思乡心情(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www-2

二、古诗赏析

(一)阅读曹操《观沧海》一诗,回答下面问题。

1.整首诗是由哪一个字来统领全篇的?"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此句主要交代什么?

"观"是全诗的"诗眼",以下十句都是观海所见。主要交代观海地点、方位。

2.诗中哪几句是写实景?主要写了哪些景色?显示了什么?

"水何澹澹,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全是实景。主要描写了沧海水波荡漾的动态景色和山岛挺立,草木丰茂的静态景象。(动静结合)显示了在茫茫苍苍的大海上,波涛起伏,拍打着海岸,山岛耸立,丰茂的草木在萧瑟的秋风中摇曳弄姿,生机勃发,这是多么壮丽的意境,多么美好的山河图画啊!21教育网

3.从本诗所写之景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胸怀?

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级远大的政治抱负表现出博大的胸怀。

4.你能说出此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的博大胸怀?

实景也能看出诗人的博大景比较,气象略逊一筹,因为诗人的意图在虚景中,所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最能体现作者的博大胸怀。

5.试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两句作简要赏析。

描绘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现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

(二)读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回答下面问题。

1.这首诗写于什么季节?从哪句诗可以看出?

这首诗写于暮春时节,从"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可以看出。

2.诗的开头一句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使用了环境描写。作者在这里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衬托出一种离别之情。

3.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和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

这两句诗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诗人将月亮人格化,请她将自己的忧愁与思念之情传递给远在夜郎的王昌龄,同时带去自己对他的慰藉。【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首句中有哪些意象,请写出来。

杨花,子规。

5.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一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抒发了诗人对远行的友人的关心,思念和同情。

(三)读王弯《次北固山下》一诗,完成后面练习。

1.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现的画面。

(开放性试题,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景色特点,语言流畅即可。)

示例: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而开阔。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思念故乡。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脍炙人口,"生"和"入"用得很妙,请说说妙在何处。

"生""入"采用拟人手法,将"日"和"春"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中蕴含哲理【来源:21cnj*y.co*m】

4.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请说说好在哪里。

"潮平""风正",两岸才显得宽"阔";帆才有"悬"空的态势。

5.请从内容和情感的角度,谈谈你对诗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理解。

示例一:诗人想到(诗句给他传递家书,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乡愁)。示例二:诗人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表达了浓浓的乡愁(思乡之情)。

(四)读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回答后面问题。

1.《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中的________。天净沙是_________,秋思是散曲的_______。

(小令 曲牌名 题目)

2.这首曲的头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上句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萧条衰败的景象;下句则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安恬温馨的画面,前后对比,衬托出作者悲凉的心情。

3."夕阳西下"四个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①点明了时间是黄昏;②用环境描写烘托出一种凄凉悲伤的气氛。

4.这首小令的最后一句有什么作用?

卒章显志,篇末点出全曲的主题,直抒胸臆,首出天涯游子的思乡之苦和悲苦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