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刘贺

刘贺,汉武帝刘彻之孙,昌邑哀王刘髆之子,西汉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

元平元年,年仅20岁汉昭帝刘弗陵驾崩,因无子,刘贺被霍光等拥立为帝。

当时的刘贺刚刚18岁,正是轻狂不羁气冲霄汉的年纪,他在得知自己被天字一号特大馅饼砸中的时候,简直是大喜过望,遂安排车驾星驰电掣般赶往京城。

据《汉书》记载,“其日中,贺发,晡时至定陶,行百三十五里,侍从者马死相望于道。”也就是说,刘贺一行,半日即跑了135里路,沿途更是每隔一段就有一匹马累死在道旁。可见刘贺的心情有多么的狂喜和急迫。

历史上一位不近女色的皇帝(过把皇帝瘾就死的六位准皇帝)(1)

然而,如此急如星火的行程,竟也不能使刘贺忘记贪色纵欲。行进途中,遇到美女,必掳掠纳入囊中,行至弘农,更指使一帮恶奴劫掠民女,将她们藏入衣车之中。

更甚者,当朝廷的使者追问此事时,刘贺竟耍赖矢口否认,当罪证确凿之时,又为洗清自己,将一切罪过推到家奴身上。

刘贺到了长安以后,按照礼制,奔丧应放声大哭,以表哀思。刘贺却以咽喉痛为由,愣是一滴眼泪未掉。

黄袍加身以后,刘贺的行为更是让人无语。他先是将王府的侍从、马倌、官奴两百多人召进宫中,与他们在禁宫之中嬉戏耍闹;然后又把诸侯王、列侯等官阶随意赐给昌邑王府的郎官,甚至一些家奴佩戴。

历史上一位不近女色的皇帝(过把皇帝瘾就死的六位准皇帝)(2)

这还不止,当朝野上下都在为昭帝哭灵时,刘贺却将乐器悉数取出,让王府的乐工敲击弹唱,纵情歌舞;作为昭帝的嗣子,他每天早晚需要哭灵两次,但他虽然身穿重孝,却毫无悲哀之心,照旧饮酒食肉;昭帝刚刚安葬,他便急匆匆地脱下丧服,乘坐辇毂带着盛大的仪仗,去看耍弄野猪和斗虎的表演。

更让人不能容忍的是,刘贺竟然一天到晚混迹于昭帝的宫女之中,肆意与之淫乱,并且恐吓左右的人,谁胆敢泄露出去,一律腰斩。

历史上一位不近女色的皇帝(过把皇帝瘾就死的六位准皇帝)(3)

这也许就叫做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吧?

结果可想而知,仅仅27天后,霍光就以“荒淫无度”的名义废掉了刘贺。刘贺虽然没死,最后也是郁郁而终。

据《汉书·霍光传》载,在刘贺做皇帝的27天里,做得错事竟然有1127起。这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位有明确记载错事数目的皇帝,其效率之高,数量之多令人叹为观止。刘贺这“皇帝瘾”过得实在是有滋有味,酣畅淋漓!

二、袁术

袁术,字公路,东汉末年汝南汝阳人,出身于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为袁绍之从弟。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袁术也顺应时代潮流,割据淮南地区。当时袁术的势力还是很大的,幽州的公孙瓒、徐州的陶谦等诸侯都奉袁术为盟主,就连江东猛虎孙坚,也依附于袁术。

历史上一位不近女色的皇帝(过把皇帝瘾就死的六位准皇帝)(4)

但袁术对汉室早有异心,对于堂兄袁绍提出的立汉宗室刘虞为帝的提议置之不理,二人由此反目。

袁术志大才疏,在先与袁绍交恶,后惨败于曹操的情况下,竟然相信一句谶语而妄想称帝。

当时,市井间流传着一句谶语——“代汉者,当涂高也”。据载,在诸侯讨伐董卓之时,孙坚曾在雒阳宫中取得传国玉玺并私藏。后来袁术派孙坚讨伐荆州刘表,孙坚被江夏太守黄祖射死。孙坚之子孙策,将其父遗留的传国玉玺献于袁术,求袁术放归孙坚生前兵马回江东。袁术答应了孙策的请求。

历史上一位不近女色的皇帝(过把皇帝瘾就死的六位准皇帝)(5)

袁术得到传国玉玺后,野心顿生,联想到那句谶语,涂,通途,袁术表字公路,岂不正应了“涂高”二字,这不就是说得是我袁公路吗?于是,在公元197年,袁术于寿春称帝,建号仲氏。

当时汉室虽然衰微,但各个诸侯在表面上还是奉汉室为主,谁也不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所以袁术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诸侯纷纷指责袁术大逆不道,就连孙策也在江东脱离袁术自立,并与吕布、曹操不约而同的出兵攻打袁术。

袁术众叛亲离,又遭到诸侯连番攻伐,走投无路之下,将帝号归于袁绍,想投奔袁绍的长子、时任青州刺史的袁谭。途中,被曹操派来的刘备、朱灵率兵拦阻,袁术只得退军江亭。三日后,军中粮尽,袁术身心俱疲,呕血而死。

历史上一位不近女色的皇帝(过把皇帝瘾就死的六位准皇帝)(6)

三、宇文化及

宇文化及,隋代郡武川人。他家世代官宦,父亲宇文述,北周时袭父爵为上柱国,濮阳郡公,隋初为右卫大将军,因帮助杨广夺取太子位而受宠。杨广即位后,升宇文述为左翊卫大将军,封许国公,并将自己的大女儿南阳公主嫁给了宇文述的第三子宇文士及。宇文一家成为朝中显赫一时的权贵。

宇文化及从小就过着舒适奢靡的公子哥儿生活,养成了贪婪、骄横的本性,他经常带领家丁,骑高头大马,挟弓持弹,狂奔急驰于长安街上,因此得了一个匪号——“轻薄公子”。

大业十二年,隋朝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翟让、李密的瓦岗军,窦建德的河北军,杜伏威的江淮军已成燎原之势,大隋江山眼见不保。

面对如此境况,杨广竟然游幸江都,命宇文一家伴驾。字文述随驾到江都不久,就身患重病,卧床不起。宇文述临死前上奏炀帝说:“化及是臣的长子,早年曾在东官侍奉陛下,下哀怜之。”宇文述死后,杨广感其言,遂重新起用戴罪在家的宇文化及兄弟(9年前宇文兄弟曾因与突厥交易被杨广免官),封宇文化及为右屯卫将军,宇文智及为将作少监,并让化及袭父爵许国公。

历史上一位不近女色的皇帝(过把皇帝瘾就死的六位准皇帝)(7)

当时,李密所率领的瓦岗军占据洛口,截断了杨广西归之路,杨广滞留江东,无意回大兴(长安)。而护驾的骁果卫士大多是关中人,他们久客异地,思念亲人,见炀帝不打算西还,便“人人耦语,并谋逃去”。

骁果军众将经过密谋,拥宇文化及为首领。据载,宇文化及虽然早怀异心,但本性怯儒,庸愚无能,乍听推他为主事,脸色大变,汗流不止,讷讷半晌。最后才狠心答应下来。

历史上一位不近女色的皇帝(过把皇帝瘾就死的六位准皇帝)(8)

大业十四年三月初十夜间,骁果军起事,弑杀杨广,宇文化及自封为大丞相,拥立杨广的侄子杨浩为帝。

后来,宇文化及率军西归,被李密击败,退走魏县。此时追随宇文化及的兵力已不足两万人。

宇文化及自知必败,叹曰:“人生故当死,岂不一日为帝乎?”于是鸩杀傀儡皇帝杨浩,自己称帝,国号许,建元为天寿,署置百官。

历史上一位不近女色的皇帝(过把皇帝瘾就死的六位准皇帝)(9)

唐武德二年,李渊派淮安王李神通进击宇文化及,宇文化及败走聊城。河北窦建德出兵破聊城,生擒宇文化及。第二天,窦建德将宇文智及、杨士览等人袅首军门外示众。然后,用槛车将宇文化及并其二子载至河间杀死。此时离炀帝死还不到一年。

四、朱泚

朱泚,幽州昌平人,唐朝中期将领,蓟州刺史朱怀珪之子,泾原兵变主角之一。

安史之乱后,唐朝进入藩镇割据时代,虽然经过几位中兴之君的努力,但大唐混乱的局面并没有太大的改观。

774年,身为幽州卢龙节度使得朱泚率先上表,要求入朝,当时河朔三镇虽然归顺朝廷,却从不曾入朝觐见,所以朱泚的忠心之举得到了唐代宗的赞赏,据载,朱泚到达长安后,百姓争相围观,代宗更是亲自在延英殿设宴款待,赏赐甚厚。

历史上一位不近女色的皇帝(过把皇帝瘾就死的六位准皇帝)(10)

朱泚入朝后,其弟朱滔统摄幽州军务,并着手削除朱泚的影响力。朱泚自知被兄弟出卖,失掉兵权,于是自请留在京师。唐代宗遂加封朱滔为同平章事,检校司空。

780年,泾州守将刘文喜起兵叛乱,朱泚被任命为泾原节度使,讨伐刘文喜。在泾原时,朱泚宽厚待人,对属下将士不吝钱财,喜施奖赏,得到手下将士的爱戴!所以就有了后来泾原兵变,乱军拥立朱泚的行动!

782年,朱滔在幽州造反,虽然朱泚并未参与,但还是被唐德宗解除了凤翔陇右节度使的职务,赋闲在长安养老。

历史上一位不近女色的皇帝(过把皇帝瘾就死的六位准皇帝)(11)

783年,解襄城之围的五千泾原军抵达长安准备受赏,结果却一无所得,士卒认为不公,泾原节度使姚令言无法弹压,于是发生哗变,他们斩断城门,冲击皇宫,唐德宗仓皇出逃,乱兵大掠长安。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泾原兵变。

兵变后,唐德宗逃到奉天,“蛇无头不行”,叛军一片混乱,对下一步如何进行不知所措。这时姚令言建议奉赋闲在家的老领导朱泚为主,于是派人到晋昌里迎接朱泚。

就这样朱泚被泾原军堵在了家中,在杀头和造反之间,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他打开国库,犒赏士兵,分发粮食,招募军人,不到三天,叛军数量已经达到三万多人。

不久,原淮西节度使李忠臣、凤翔大将张廷芝、段诚谏率军来投,叛军实力大涨,朱泚自以为众望所归,遂决心称帝。

历史上一位不近女色的皇帝(过把皇帝瘾就死的六位准皇帝)(12)

783年10月8日,朱泚进入大明宫的第二大建筑宣政殿,宣布继位为皇帝,国号大秦,年号应天。

朱泚称帝以后,联络其弟朱滔攻打奉天。他亲自督战,对奉天围攻了一个月,但一直未能拿下。这时朔方节度使李怀光率领朔方军前来救急,不久,李怀光在澧泉击败叛军,朱泚退守长安。

李怀光虽然解了奉天之围,却非但没有受到唐德宗的礼遇,反而受到宰相卢杞的构陷和唐德宗的猜忌,李怀光大为不满,于是又勾结朱泚,再次攻打奉天。

唐德宗猝不及防,再次开始逃难,这次他一口气逃到了梁州(今陕西汉中)。

历史上一位不近女色的皇帝(过把皇帝瘾就死的六位准皇帝)(13)

朱李二人攻下奉天后,又因分赃不均爆发了矛盾,李怀光率军远走河中。

784五月,李晟率军收复长安,朱泚率领一万多叛军向吐蕃逃窜。

朱泚逃难途中,兵卒沿路偷跑,等逃到泾州,只剩一百多人。泾州守将田希鉴紧关城门,将朱泚堵在城外。

部下见朱泚穷途末路便起了二心,不久朱泚即被随从韩旻、薛纶等人斩杀,时年四十三岁,首级传送梁州。

朱泚从起兵到被杀仅一年有余,也是位过把瘾就死的准皇帝。

五、吴三桂

吴三桂,明朝辽东人,锦州总兵吴襄之子,名将祖大寿的外甥。

崇祯皇帝登基后,开武科取士,不到二十岁的吴三桂应举入仕,不久,即以父荫任都督指挥。后因功累官至宁远总兵。

崇祯十七年,吴三桂降清,在山海关大败李自成,封平西王。清军入关后,吴三桂镇守云南,带兵入缅甸,逼迫缅甸王交出南明永历帝。康熙元年,吴三桂在昆明将永历帝杀死。同年,晋封为平西亲王,与福建靖南王耿精忠、广东平南王尚可喜并称三藩。

历史上一位不近女色的皇帝(过把皇帝瘾就死的六位准皇帝)(14)

1673年,清圣祖玄烨决定撤除三藩的封地。吴三桂、耿精忠(耿继茂之子)、尚之信(尚可喜之子)不肯交出权力,起兵叛乱。吴三桂自称周王、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发布檄文,与清廷对抗,史称“三藩之乱”。

造反后,吴三桂气焰非常嚣张,三藩一度占领了半个中国。不过仅仅三年后,战场形势就发生了逆转,叛军陆续被清军击破,耿精忠、尚之信等相继降清。

过把瘾就死,年已67岁的吴三桂于1678年3月23日在衡州称帝,国号大周,改元昭武,大封百官诸将。

历史上一位不近女色的皇帝(过把皇帝瘾就死的六位准皇帝)(15)

吴三桂的封官许愿丝毫没能改善叛军的处境,这年秋天,吴三桂病死。其孙吴世璠支撑了三年之后被清军攻破昆明,三藩之乱结束。

六、袁世凯

袁世凯的故事就不用过多赘述了,他在几乎是四面楚歌的情况下称帝,称帝时间只有83天,而且在这83天时间里,他都没来得及举行登基仪式,然后就在一片嘘声中下台了,接着在极度郁闷中死去。

历史上一位不近女色的皇帝(过把皇帝瘾就死的六位准皇帝)(16)

很多人认为袁世凯在帝制已废的情况下,还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悍然称帝,实在是脑子进水了,袁世凯作为宦海沉浮几十年的选手,绝对是万里挑一的人精,他怎会犯如此低级错误。其实袁世凯有他自己的考虑。

袁世凯称帝前已经是民国大总统了,身边自然就会聚集一帮高人,这些人学贯中西,知识渊博,专门给领导出主意,当皇帝这么大的事情,智囊团会把利弊分析的清清楚楚,供领导决策。

历史上一位不近女色的皇帝(过把皇帝瘾就死的六位准皇帝)(17)

对于当皇帝的坏处,袁世凯肯定是非常清楚的,但他还是干了,说明恢复帝制绝不是过把瘾那么简单,这里面肯定有不得已的苦衷。

首先,就是读书人不适应。几千年的帝制并不是说废除就能废除的,虽然是历史的进步,但很多人一时半会根本适应不了,其中首推读书人。

读书人以前十年寒窗苦读,为的就是一朝金榜题名,效忠皇帝,谋个一官半职,现在皇帝没了,儒家经典就变成狗屎了,心态自然也就崩了。读书人心态一乱,对整个社会的冲击就大了,发牢骚是肯定的,然而读书人的牢骚可不是低水平的骂街,很容易带动老百姓,引起对社会的不满,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其次,对官僚集团和军队来说,废除帝制的问题更加明显,原来大家都听皇帝的,现在听谁的?听袁世凯的吗?袁世凯缺乏让大家臣服的威信。他在大清的官僚体系中上升如此之快,更多靠的是权谋,而非功劳,很难服众。

历史上一位不近女色的皇帝(过把皇帝瘾就死的六位准皇帝)(18)

第三,袁世凯需要皇帝这个幌子。

当时,袁世凯当上大总统后,想召开最高国务会议,各部的负责人总是迟到,有的甚至迟到一两个小时,搞得会议压根就没法召开,当袁世凯找来警察总监吴炳湘,让他惩治这些迟到的老油条时,吴炳湘先是磨蹭推脱,后来实在躲不过去了,就给袁世凯提供了一份名单,其中第一人就是段祺瑞,袁世凯一看名单只能不了了之。

按照一般的逻辑,袁世凯应该要搞一些利国利民的措施来塑造威信,这样也许还能保住自己领导人的地位,但一来这些措施时间都会比较长,二来还要上下齐心才行,现在人心都要散了,再想一步步的盖房子,时间上根本来不及。况且袁世凯也没那个耐性。

历史上一位不近女色的皇帝(过把皇帝瘾就死的六位准皇帝)(19)

所以当有人给袁世凯出主意,你不如称帝吧,当皇帝后,所有人都会对你服服帖帖,这样国家就好治理了。

虽然这种说法存粹是颠倒因果关系,不是当皇帝就有权威了,而是应该树立起绝对的权威后,才有可能当皇帝。

但袁世凯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也不管自己完全缺乏当皇帝的基础,先称帝再说。

历史上一位不近女色的皇帝(过把皇帝瘾就死的六位准皇帝)(20)

然后袁世凯就称帝了,称帝之后,一切反对的力量都跳出来了,一些非北洋系的军头本来就看袁世凯不爽,生怕他收拾自己,比如云南的唐继尧,广西的陆荣廷等,现在有了这么好的一个借口,自然起兵反袁。

不过袁世凯死的像条汉子,他没有把复辟的责任往别人身上推,他自己全部抗下来了,说自己糊涂,贪恋权位,没有听从大家的劝解。

称帝是袁世凯企图凝聚人心采取的极端措施,但显然失败了,从此以后,北洋军阀再也没能统一在一个人的旗帜下,开始继续分裂,中国进入军阀混战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