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县城北部6公里的梁山上,为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占地面积40平方公里。

武则天乾陵入口被发现(武则天乾陵为什么一直没有被盗)(1)

乾陵神道


乾陵建于唐光宅元年(684年),神龙二年加盖,采用“因山为陵”的建造方式,陵区仿京师长安城建制。除主墓外乾陵还有十七个小型陪葬墓。

武则天乾陵入口被发现(武则天乾陵为什么一直没有被盗)(2)

陵区山体结构


建国后,有关部门曾对乾陵墓道进行试掘。从试掘的现状分析,认定乾陵没有被盗。其理由:一是宽3.9米、全长63.1米的墓道全用石条封砌,石条之间又用铁栓板或铁棍牵拉,再以白铁浇铸其缝,使2000余块石条连城一体。据勘察,除了墓道中段上层石条有移动和损坏外,上段下段均完整如初。二是乾陵地宫凿在石山腹部,舍墓道而另凿新洞入地宫,难度很大,同时通过对黄巢沟在内的所有盗窃可疑点进行勘察,都没有发现新的盗洞。至于试掘后发现墓道封石部分残缺,并有损坏痕迹和顺序紊乱情况,这可能是二次启陵葬武则天时留下来的。因此许多专家断定乾陵是唐关中十八陵中唯一未被盗掘的陵墓。

武则天乾陵入口被发现(武则天乾陵为什么一直没有被盗)(3)

乾陵无字碑


武则天乾陵入口被发现(武则天乾陵为什么一直没有被盗)(4)

乾陵墓道口封石


乾陵为何没有被盗,民间传说更可谓神乎其神。有说从史书记载温韬盗墓至乾陵“风雨大作,未觉”推测,有“天神”守护,并非无人动盗墓之念。但据传专家试探勘察证明此墓未被盗过,这与墓结构复杂严谨有很大关系,如墓道内中部的边沿之处上部有石条封堵,并用铁细腰栓板和铁栓棍上下左右牵拉,空隙用锡铁灌注。此外乾陵是凿在石灰岩山上,墓道口保存完好,再从别的地方凿盗洞进去是非常困难的。这就是为什么乾陵千年之后一直没有被盗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