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200g的黑陶单耳杯,现存于杯子博物馆
“来上手试一下”
快递盒子里
不怎么精致包裹存放着
一个超大号的黑色马克杯
说超大号,是因为这个杯子明显大过日常人使用的杯子尺寸
有点像超级碗比赛现场
装超大号可乐的纸杯
只是这个马克杯比较特别
带着一个精雕细琢的把手
远看把手的弧线
非常像一只耳朵
上手那一刻
心里又一颤(嗯,每天接各种杯子,心脏基本不太够用了)
怎么能,这么轻
可以这么比
打包焖菜饭的那种保温桶那么大一个陶土杯子
一上手
感觉只拿起了一个塑料盖
是漏下了什么?
往杯子里一看
漆黑一团
深不见底 又略带一丝寒凉气
这漏掉的信息
就是4000年来
中华陶艺历史上
罕见的存在
日照蛋壳黑陶杯
——于日照出土的蛋壳黑陶器皿
自1975年随龙山文化遗迹出土后
被世界考古范围内称为
4000年人类器物文明之奇迹般的杰作
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声如磬
只是很可惜,龙山文化晚期
黑陶的精致程度直线下降
再也见不到厚度不超过0.2毫米的蛋壳陶
而也就是这个黑陶杯
承接了仰韶文化的彩陶,
奠定了龙山文化中后期
黄河流域的审美。
在整理博物馆馆藏杯子时
我是一脸懵逼的
这是什么
这又什么?
这个陶罐子为什么是这个时代
这个字该怎么念
在此,特别郑重的感谢杜总,用十年英国博物馆体系的英文积淀
协助我在崩溃状态下
翻译完了这些中国人看字也不太容易看明白的杯子英文释义
据说,他在翻译时也是大呼小叫,这是什么字,
这两个字连起干嘛又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杯子名单里会出现鸡头/凤尾/莲花/小浣熊
总之,当杯子一件件立正站好,端在灯前
它们不用讲话,自有千年的传说和时代更迭的痕迹
若不是看到实物
我也不会知道4000年前的工艺
可以做到如此轻薄精致
而当时的好奇之一,为什么这个杯子这么大?
有两种解释:第一,早期酒多为自然发酵的米酒/果酒,度数较低,
人喝不醉,因此器皿都比较大。
第二,但凡现在能看到的,留下来的青铜器也好,龙山文化时期的一些精工器皿,多半是用于祭祀,祭神祭天,所用的器物比例,自然是非日常人使用的大小。为呈现端庄威严也好,为展示心诚的工匠技艺也好,这部分器皿,都相对较大。
每一个疑问,都逼着现代人类去靠近真相
即便我们都知道,真相或许并不讨人喜欢。
但每一个向前求索的过程,却能一步步揭开,
人为何如此,人作何选择中的部分究竟。
单单是一部分,
就很不错了。
比如了解工艺后,知道工匠在快轮拉胚时需心如止水,才能拉出镜面一般的薄胎,
于是更敬畏先人。
自然烟熏/特殊微量矿物元素的使用,使得原始泥料色变,
从单一色,到彩陶,再到纯色黑陶。
在未知时,如何创造性的实验得出想要的效果,
看先人智慧,总是选择就近的,身边的材料,所创造之物,在暗地里静候千年,再出土时,仍留有最初的光泽,自然的,要么归于自然,要么,与自然和谐共存。
其实从这个黑陶蛋壳杯往后,
历史的颗粒度,也在变细,一朝起,一窑出一套不同色泽不同款式的日常器物。
陶土/青铜之后,是中国千年的瓷文化登上世界舞台,
也是有了字/诗/画等等,更多的故事。
可若没有4000年前这一块黑色的陶土,
第一块花纹,第一个石鼓上的刻字,
后续的一切,或许就很难说会存在/演变成什么样子。
回望5000年,天地玄黄,不过四色五行,
碗盏杯,不过伸手盈盈一握间的尺度调整。
留给后人的,是一时惊叹,有缘得以相见这些时,
不知捧着残破的碎片,拼出这一只杯子,
能否悟出藏在历史传说中的真经。
倒是也更谦卑,不再笑乾隆皇帝的审美,
他的珐琅釉彩,至少也是创新。
每一件器物的选择,都是持有者当下的表达。
从大杯子敬神,到小酒杯上的五彩缤纷,
捧杯者或许真的心态已转变,
天地不过在这一杯之间,无论是敬过往,还是敬明天
拿起,放下,是此生的修炼指南。
故宫博物院馆藏品
回到最初的疑惑,捧着这种蛋壳黑陶杯敬神,
真的有用嘛?
应该有吧,若不是有神相助,怎么会有一代代人活到现在
无知无畏的创造着/消费着前人的一切
并于这片土地生生不息的繁衍着呢
下一个杯子该研究青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