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作琉璃,言其流光陆离也。

琉璃即人们现在说的“艺术玻璃”。因为它的颜色多种多样,所以古人也称它为“五色石”。但是实际上,琉璃却只是各种颜色的人造水晶

琉璃的历史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唐朝,当时的古人从青铜器铸造过程中发现一些副产品可以经过提炼加工制成五颜六色的物品,于是人们经过不停地修改铸造工艺,就制成了琉璃。在现代的生产过程中,琉璃的加工需要经过1000多度的温度烧制,而在古代没有这么精细的锻造工艺,所以古人很难制成琉璃,因此琉璃在古代是十分珍贵的物品,堪称得上比玉器还要珍贵了。

就是这么珍贵的一个琉璃,古人却普遍用来做建筑材料,古人就这么奢靡的吗?那这其中又有些什么原因呢?

唐代琉璃器真假鉴别(名器琉璃)(1)

一、价比玉贵,称作名器的千年瑰宝“琉璃”

中国古代制作的琉璃是古代传统工艺和艺术美感的结合,所以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而且琉璃本身五光十色,制作工艺上面又有着中国人独特的中国风气,所以它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国人的思想和情感。

千百年的封建统治下,琉璃已经带有了封建王朝色彩,是社会上公认的文化象征,所以琉璃在中国古代社会上的意义非凡。

1、释“琉璃”

《南州异物志》云∶琉璃,本质是石, 以自然灰治之可为器,石不得此则不可释。

琉璃,后世多称作“琉璃”,根据工艺的制作方法,称作“古法琉璃”,原产地在中国,青铜铸造高温脱蜡,高温手工成型。

唐代琉璃器真假鉴别(名器琉璃)(2)

2、琉璃传说

琉璃本身流光溢彩,也就不缺少各个版本的传说了,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西施泪”了。春秋时期范蠡给刚刚继位的越王勾践铸造佩剑,用了三年才铸造成功,这一天范蠡在剑的旁边,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粉状物体,范蠡看到这种粉状物体竟然能够和水晶混合,而且混合成功后竟然形成了一种晶莹剔透的新物质。接着范蠡没有隐瞒,反而将这个神奇的物质进献给了越王勾践。

越王很高兴佩剑能够铸造成功,于是他一高兴就将这个神奇的物质赐给了范蠡,还用了范蠡的名字“蠡”,命名了这种物质。之后,范蠡在为越王勾践选拔美女的时候,突然发现了西施,于是他将“蠡”,打造成了一种首饰,送给了西施。

此时的两人情投意合。只不过西施被越王看重,要送给吴王实现霸业,所以西施只能挥泪别离范蠡,传说西施离开的时候,泪水洒在了“蠡”上,隐隐约约的,人们可以在上面看到流光。所以又称为“流蠡”。这就是琉璃的传说。

当然了,除了这个传说,还有女娲补天说,沙僧打翻琉璃盏的各种传说。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唐代琉璃器真假鉴别(名器琉璃)(3)

3、封建社会的琉璃制造

在琉璃的制造工艺上,现代分为几个大的步骤,一是化料,二是挑料,三是吹制,四是塑形,五是退火。虽然看似简单,但是其中的确是万般复杂。

所以在古代,琉璃的制造工艺更加麻烦和困难。最早是在商周时期,因为青铜器大量制造产生的副产品很容易就被人们拿来制造琉璃。因为是最早的制造工艺,所以各种铸造过程并不精细,制成的琉璃品种单一。直到经过千百年来人们的摸索探求,琉璃的制造工艺才越来越精细完善。

到了汉代和唐代,工匠们在制造琉璃的时候已经会多方面的运用各种元素来制成五光十色的琉璃,而且随着中国与外国的加强交流,各种制造工艺也在不断地进行磨合。但是在这个时期之前的琉璃只是能够在皇室宫中和达官显贵的家中出现,民间并不多见。

到宋朝,随着琉璃工艺的进一步的完善和传承,普通老百姓才能够用上琉璃制品。在后来的朝代中,琉璃也有了独立的制造工坊,但是因为朝廷对于琉璃的把控,这些工坊也暂时属于朝廷把持。而且琉璃也开始分级,逐渐适应了封建制度。

综上所述,我国确实是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出现琉璃,并且能够完善的制造琉璃,而琉璃也成为中国社会中必不可少的工艺制品

唐代琉璃器真假鉴别(名器琉璃)(4)

二、作为建筑材料的“琉璃”

因为琉璃特有的功用,所以琉璃在唐宋时期开始被用为建筑材料,而明朝开始,不仅是皇室建筑,一些寺庙建筑也可以使用琉璃。所以说琉璃上就能够体现中国封建社会的层层等级。

1、等级下的琉璃屋顶

我们在现如今保存完善的中国古代建筑遗址上,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琉璃建筑,当然这其中也是有等级的。在故宫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些是金黄色的琉璃瓦用作房顶的瓦面装饰,那就是过去皇帝使用的宫殿。而像平常的寺庙或者权贵和寻常百姓家中根本见不到琉璃瓦的存在,人们普遍使用灰瓦青瓦用来装饰屋顶。

这就是琉璃的等级。但无可厚非的是古代屋顶的琉璃装饰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和劳动人民的智慧,除了它本身的流光溢彩的美丽,更是有着极高的文化和艺术欣赏价值。

唐代琉璃器真假鉴别(名器琉璃)(5)

2、等级下的琉璃脊柱

脊柱本身就是用于瓦片连接的,而琉璃上有釉所以防水,更有利于房屋保护了。所以琉璃在脊柱上也大有用处。后来为了美观,人们在琉璃钉帽上又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脊兽。不同的宫殿配以不同大小、数目、形状的脊兽。当然这也是用于皇室建筑中的,封建社会中等级森严不可逾越,不过在后期寺庙等建筑也出现了脊兽。

唐代琉璃器真假鉴别(名器琉璃)(6)

3、等级下的琉璃色彩

古代铸造工艺还不完全成熟,所以“琉璃”色彩多见到的是黄、绿、黑、蓝等颜色。因为中国古代使用色彩也有着等级限制,比如金、红、黄是最高贵的颜色,青、绿次之,黑、灰最下。所以琉璃瓦的这几个普遍颜色,也被分为了好几个等级。

首先是黄色,因为这也是现如今最多见的一种颜色了。黄色是皇宫的专用色,也是我们在影视剧中最多看到的颜色。其次是绿色,当然在皇宫的建筑上面,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绿色琉璃瓦,但是并不多见,因为绿色琉璃瓦主要用于庙宇建筑上。其次就是黑色,在王宫大臣或者是权贵府中,他们的建筑物多是用黑色。而蓝色在祭祀建筑中会用到。而寻常百姓家里的建筑是不被允许随意使用的。

唐代琉璃器真假鉴别(名器琉璃)(7)

三、名器“琉璃”被作为建筑材料使用的原因

琉璃被用作建筑材料也是有一定的原因的。最开始琉璃是用作皇室建筑材料,因为皇室工匠多是来自于四面八方的人才,他们善于创造和开发创新,所以在不断地探索中,工匠发现了琉璃。之前就有人通过不断完善的铸造技术把琉璃大量地生产出来用作瓦片覆盖在屋顶之上。

接着工匠通过研究发现用琉璃瓦覆盖的房屋,不仅不会渗水,还会更好地进行排水,所以琉璃可以被用作建筑材料。一是因为琉璃瓦表层有一层釉质物,可以隔绝雨水等,有效防水。二是琉璃本身具有滑性,可以助力水的流通,解决了屋顶排水。所以琉璃作为建筑材料就这样延续下来。在传承的过程中,琉璃也被赋予了深层的文化内涵,也渐渐地成为皇族王权的象征。

唐代琉璃器真假鉴别(名器琉璃)(8)

结语:

在琉璃成为建筑材料之前,它一直是作为一种装饰品和工艺品在中国社会上流传,虽然因为琉璃自身的流光溢彩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但是它本身却没有什么特殊的文化内涵。

而在琉璃成为建筑材料的那一刻,它就已经脱离了建筑材料本身,而被赋予了深刻的含义,首先它是皇室建筑的专属,所以琉璃的表面就与封建制度挂钩。其次是皇室奢侈和金碧辉煌,又给琉璃蒙上了一层华丽绝美的表象。几千年以来的琉璃一直被中国古人用在皇室建筑,庙宇建筑等各种建筑上,所以琉璃的形象已经在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了。

现在的我们再看琉璃也只能是从它华美瑰丽的外表上来窥见一二。它那美丽的装饰,积淀着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历史,它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保存岁月留下来的痕迹

唐代琉璃器真假鉴别(名器琉璃)(9)

因为琉璃烧制的过程十分艰难,在佛教中也是七宝之一,佛教徒认为琉璃能够让人感受到真理追求真理的艰难,所以琉璃在佛教中又象征了坚韧的力量。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无论是谁,都会从这个美丽的琉璃上看出各种不同意义和内涵。这也是历史变迁的能力。现如今的我们不是身在封建社会的古人,可以随意地使用琉璃,也正因如此我们才更应该从琉璃上,追溯古人的思想,探索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