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著名文学大师、文坛巨匠巴金二十二幅传世经典书法作品赏析

巴金硬笔书法(近现代著名文学大师)(1)

常言道,“书为心画”,“字如其人”。欣赏书法不仅仅是看功力的深厚,看点画、章法的精巧,而是要看作者的精神、胸襟、气质修养。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也就是人的精神,人的气质的一种抽象体现与表露。因此,欣赏书法的最高境界是通过书法作品与书法家“对话,交流”。而赏得此境需要赏者“见智”、“见性”,悟得书法之妙理。

——题记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百年风雨,砥砺前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追忆峥嵘岁月,缅怀先辈风范,一幕幕浮现在眼前,令中华儿女倍感震撼和骄傲。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由于处于半封闭的状态,所以这一个时期的中国画创作是在一种相对狭小的空间中进行的。处于美术的正统地位的是由延安革命美术传统、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和写实主义相结合而成的一种新中国模式的现实主义形式。中国现代美术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特色,主要是由这一历史主线规定的。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时代和革命的要求与艺术自身规律之间的矛盾,启蒙需求与救亡主题的相互制约等,都围绕上述主线对美术的发展产生了影响。现代历史文化和包括革命斗争、民主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在内的社会运动的种种曲折、变异,都可以在现代美术的山谷中听到回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许多已有成就的老画家的艺术更加臻于成熟,一批新人也开始登上画坛。

新中国从创建到发展,从探索到奋进,从积弱到富强,给每一个人留下了深刻的体验和难忘的记忆。漫长也短暂的70年,让一个古老的民族焕发了青春,经验与教训、激动与叹息、汗水与成绩,伴随着我们的日日夜夜,铸就了今天的自信与荣光。中国书法,从深厚的传统走来,与新中国一路同行,在新时代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今天我们来分享近现代著名文学大师、文坛巨匠巴金的经典书法作品。

巴金硬笔书法(近现代著名文学大师)(2)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本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除巴金外,还有王文慧、欧阳镜蓉、黄树辉、余一等,1904年11月25日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当代作家、出版家、翻译家。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1921年肄业于成都外语专门学校,1927年至1929年赴法国留学,1929年回国后,从事文学创作。

1921年4月1日,第一篇文章《怎样建设真正自由平等的社会》发表在《半月》刊第17号刊载上。1922年冬,在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预科和本科班(英文)肄业。1929年,第一次以“巴金”的笔名在《小说月报》发表长篇小说《灭亡》,引起文坛的关注。

1932年5月23日,长篇小说《雾》出版。1933年1月,长篇小说《雨》出版;5月,长篇小说《家》出版。1935年3月,中篇小说《电》出版。1936年4月,《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出版。1938年3月,长篇小说《春》出版。

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参加开国大典。1954年9月15日—29日,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60年4月,散文集《赞歌集》出版;同年,当选为全国文联副主席。1979年12月,杂文集《随想录》(第一集)出版。1982年10月,《随想录》(第三集)出版。

1983年起,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1990年,获得苏联人民友谊勋章;同年获第一届福冈亚洲文化奖特别奖。1998年3月,当选为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2003年11月,被国务院授予“人民作家”荣誉称号。2005年10月17日,因病在上海逝世。

曾任第三届、四届、五届、六届中国作协主席,第六届、七届、八届、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巴金的书法全面诠释了什么是个性,什么是文人气象,相信很多人第一眼看到他的书法都会有这样的感受,文人气息甚浓,个性十足,在他的笔下,将文人的那种洒脱和飘逸,表现得淋漓尽致,不拘一格,也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自我特色,不落俗套,不守陈规,清新悦目,神清气爽,让人眼前一亮,颠覆了我们对传统书法的认识。

近现代著名文学大师、文坛巨匠巴金主要书法作品有:《为读者杂志的题词》《书信手札》《书信手札2》《参观杏花村酒厂题词》《行书致瑞民同志探索》《行书探索立轴》《行书扇面》《行书戏掬茗鼎七言联》《行书访日留言》《行书乐天东坡七言联》《行书读书为乐》《行书浩然正气中堂》《行书灵源》《行书致徐开垒书信》《行书扇面2》《行书墨趣》《行楷随想录》《行书温故知新》《第四病室手稿》《行书百花齐放》《行书致德明同志信札》《行楷给以达同志的信》等。

当代著名文学大师、文坛巨匠巴金《为读者杂志的题词》赏析

巴金硬笔书法(近现代著名文学大师)(3)

巴金《为读者杂志的题词》 上海巴金故居藏着。释文:要爱光,光可以培养每个年轻人的心灵;要认识爱,爱可以温暖每颗孤寂的心;要信仰真理,真理可以指示一条光明的路。巴金 。一九四一年二月一日。

巴金先生的书法如同他的文学作品一样,朴素明快、率性自然。虽然看上去不似常见的书法作品那般平正端庄,但却是杂而不乱、错落有致的。要知道,书法并非只有千人一面的工整,而是需要百花齐放。当然前提是要有扎实的童子功。

当代著名文学大师、文坛巨匠巴金《书信手札》赏析

巴金硬笔书法(近现代著名文学大师)(4)

巴金《书信手札》 23.6×12.5cm。释文: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钤印:巴金。题识:录悲多汶语。风子兄。巴金。

当代著名文学大师、文坛巨匠巴金《书信手札2》赏析

巴金硬笔书法(近现代著名文学大师)(5)

巴金《书信手札2》 25×15.5cm。释文:战士是永远追求光明的,他并不躺在晴空下面享受阳光,他却在暗夜里燃起火炬,给人们照亮道路,使他们走向黎明。驱散黑暗,这是战士的任务。钤印:巴金。题识:录旧作。风子兄。巴金。

当代著名文学大师、文坛巨匠巴金《参观杏花村酒厂题词》赏析

巴金硬笔书法(近现代著名文学大师)(6)

巴金《参观杏花村酒厂题词》书法 镜心 水墨纸本。42×46厘米。释文:酒好人好工作好参观一回忘不了。一九八四年八月二十二日参观杏花村汾酒厂甚感热情招待。巴金。

当代著名文学大师、文坛巨匠巴金《行书致瑞民同志探索》赏析

巴金硬笔书法(近现代著名文学大师)(7)

巴金《行书致瑞民同志探索》书法 镜心 水墨纸本,30×22厘米,八二年六月。

巴金先生是现当代著名的文坛泰斗,除了留下多篇经典的著作外,还是赫赫有名的文学翻译家。他是继茅盾先生之后的作家协会主席,曾被称为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之一、中国当代文坛巨匠等。

当代著名文学大师、文坛巨匠巴金《行书探索立轴》赏析

巴金硬笔书法(近现代著名文学大师)(8)

巴金《行书探索立轴》立轴 水墨纸本,92×31厘米。八二年六月。

巴金先生除了写作翻译,他也同所有的传统文人一样喜欢在闲暇之余练习书法。毕竟,正如我们之前所讲:书法与文学自古以来便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他们二者的最基本承载形式都是汉字,深厚的文学修养可以使书法作品更有可读性,书法则可以为文学作品提供丰富的表现形式。例如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就是书法与文学的双璧之作。而兰亭又为历代的书法大家所临写,风格形式却又不尽相同,可谓精彩纷呈。

当代著名文学大师、文坛巨匠巴金《行书扇面》赏析

巴金硬笔书法(近现代著名文学大师)(9)

巴金《行书扇面》扇面 设色纸本,18×50 厘米。巴金文学的语言风格是 是热烈、明快、朴素的;其思想核心为真与善。这两点之间,“真”是巴金文学思想的生命,是核心,“善”是巴金文学思想的基点,是价值。巴金所撰写的《随想录》,内容朴实、感情真挚,充满着作者的忏悔和自省,因此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曾被称为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之一、中国当代文坛巨匠等。

当代著名文学大师、文坛巨匠巴金《行书戏掬茗鼎七言联》赏析

巴金硬笔书法(近现代著名文学大师)(10)

巴金《行书戏掬茗鼎七言联》巴金先生说过一句名言“让生命开花”。这位世纪老人曾经创作了鼓舞几代人的文学作品,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当代著名文学大师、文坛巨匠巴金《行书访日留言》赏析

巴金硬笔书法(近现代著名文学大师)(11)

巴金《行书访日留言》释文:中日两国人民战斗友谊万古长青。巴金一九六一年四月十二日。欣赏他的书法,从笔迹中可以感受到他的书法也是一道光,传播着热爱光(生命)的思想。

当代著名文学大师、文坛巨匠巴金《行书乐天东坡七言联》赏析

巴金硬笔书法(近现代著名文学大师)(12)

巴金《行书乐天东坡七言联》书法对联,立轴,135×30 厘米,一九八三年冬。今天的书法作品,鲜有隐瞒与欺骗的可能,书法作品的真实性要远大于印刷品,这是很浅显的道理。即使到今天,时代高速发展,手写的签名依然比印刷出来的文字更有效力,签署正式文件,通常生效是在当事人手写签名之后,以收集名人签名为嗜好的也大有人在,与印刷的文字相比,手写的文字往往闪耀出一个人的个性魅力。

当代著名文学大师、文坛巨匠巴金《行书读书为乐》赏析

巴金硬笔书法(近现代著名文学大师)(13)

巴金《行书读书为乐》行书 立轴 水墨纸本,68×30厘米,钤 印:钤印:巴金。

当代著名文学大师、文坛巨匠巴金《行书浩然正气中堂》赏析

巴金硬笔书法(近现代著名文学大师)(14)

巴金《行书浩然正气中堂》巴金的书法,在用笔上还是非常讲究的,而且还略带一丝洒脱之气,线条上还有“瘦金体”的韵味,可见,他对书法也是有自己的见解和认识的,否则不会写出如此有水准的字迹来,而且点画上略带夸张,也造成了字形上的夸张,很是别致,没有那种违和感,同时点画之间的安排还是很紧凑的,彼此之间的照应也是非常到位的,相互之间的关联性也非常强,前顾后盼,首尾相接,不仅如此,在章法布局上也有自己的一套,整体上看起来密密麻麻,但是实际上却也有一种舒朗之气,很是清新,这也正是他最为独到的一面。

当代著名文学大师、文坛巨匠巴金《行书灵源》赏析

巴金硬笔书法(近现代著名文学大师)(15)

巴金《行书灵源》看到这样的字迹都有感到非常惊讶,没曾想,这位文学巨匠的书法竟然如此惊艳,刷新了我的认识,也颠覆了我的曾经的审美,看到他的书法作品,恐怕连书法家王羲之也会赞美,对此,分享你的看法和见解。

当代著名文学大师、文坛巨匠巴金《行书致徐开垒书信》赏析

巴金硬笔书法(近现代著名文学大师)(16)

巴金《行书致徐开垒书信》

当代著名文学大师、文坛巨匠巴金《行书扇面2》赏析

巴金硬笔书法(近现代著名文学大师)(17)

巴金《行书扇面2》

当代著名文学大师、文坛巨匠巴金《行书墨趣》赏析

巴金硬笔书法(近现代著名文学大师)(18)

巴金《行书墨趣》巴金擅长章草和行草,对书法的墨趣,认为要自然,自己感觉怎么写好看,就怎么写。

当代著名文学大师、文坛巨匠巴金《行楷随想录》赏析

巴金硬笔书法(近现代著名文学大师)(19)

巴金《行楷随想录》手稿。读巴金《随想录》的手稿可知,这部大书中很少有哪一篇是一挥而就的,往往几经修改,反复锤炼。《随想录》是巴老在晚年创作而成,对当代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巴老也从而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高峰。面对面观察这份手稿,可以看到除了遣词造句上的斟酌,《随想录》的总体结构、内容发展,更是通过巴老一次又一次地修改逐渐成型的。凝视作家的手,凝视作家的笔,凝视保存在纸上的灵魂与手写痕迹、创造与劳作历程。以此向巴金致敬。

几年前读到巴金老先生的《随想录》,从文中可以窥见到老先生诚挚坦荡的为人,由此上溯到十八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的《忏悔录》,也有着相同的体会。类似的作品还有许多,如果说“文如其人”为广大文学读者们所共识,想来反对的人不多。

当代著名文学大师、文坛巨匠巴金《行书温故知新》赏析

巴金硬笔书法(近现代著名文学大师)(20)

巴金《行书温故知新》宣纸,纵46厘米横27厘米。

当代著名文学大师、文坛巨匠巴金《第四病室手稿》赏析

巴金硬笔书法(近现代著名文学大师)(21)

巴金《第四病室手稿》之一

巴金硬笔书法(近现代著名文学大师)(22)

巴金《第四病室手稿》之二

巴金硬笔书法(近现代著名文学大师)(23)

巴金《第四病室手稿》之三

巴金《第四病室手稿》本问世,笔迹浓淡间尽是生命体温。《第四病室》为巴老难得保存完整的手稿,隐藏着众多写作信息甚至秘密。巴老曾说,《第四病室》是在蚊子的围攻下写成的。从手稿字迹中,可以读出当时巴老所处的环境。手稿中,陆姓青年的年龄为什么反复改?这些都提供了研究的视角。

手稿保留着作家的心绪情感与生命体温,看好的书法笔迹是一种审美享受,看字与词的修改、笔迹浓淡的变化能体会出作家情感与思想的蝶变;手稿蕴含着丰富的时代信息,稿纸上的格式、体例,字体,笔画等都能体现手稿创作的时代背景。手稿的价值非排印后的文字所能比拟,且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文化的积累,手稿的收藏价值与意义会更加凸显。

当代著名文学大师、文坛巨匠巴金《行书百花齐放》赏析

巴金硬笔书法(近现代著名文学大师)(24)

巴金《行书百花齐放》蓝菊荪先生一九五九年十一月十七日北京。

当代著名文学大师、文坛巨匠巴金《行书致德明同志信札》赏析

巴金硬笔书法(近现代著名文学大师)(25)

巴金《行书致德明同志信札》硬笔书法原作。

当代著名文学大师、文坛巨匠巴金《行楷给以达同志的信》赏析

巴金硬笔书法(近现代著名文学大师)(26)

巴金《行楷给以达同志的信》

巴金同志的一生,是不断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一生,是对国家和人民忠心耿耿、为文学事业奋斗不息的一生。他秉性耿直,识大体、顾大局。他生活朴素,平易近人。他把整个身心交给了人民,赢得了人民的爱戴和尊敬。巴金同志的爱国情操和高尚品德以及他为我国现当代文学事业所作出的杰出贡献,永远值得我们尊敬和怀念。

巴金硬笔书法(近现代著名文学大师)(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