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是维护人体健康必不可少的一类营养素,在调节身体代谢、维护正常生理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虽然身体需要的维生素不多,但是缺乏一点就会出现问题,让身体发出“警报”。了解一下。

缺乏维生素d会出现什么症状(身体可能会出现这7个现象)(1)

维生素D缺乏的后果

想要保证骨骼的强健,维生素D必不可少,因为它能促进钙质吸收。如果身体缺乏这种营养素,可能会导致佝偻病、骨软化,骨折风险也会随之增加。

缺乏维生素D,会影响人类基因组中200多个基因的活性,可能引发一系列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肠癌、克罗恩病以及某些免疫性疾病等。

季节性情感障碍、骨质疏松、肌肉疼痛等疾病也与维生素D缺乏存在关联。

孕期和儿童早期成长阶段需要补充维生素D,大剂量摄入可能降乳腺癌、肠癌风险。

这些人容易缺乏维生素D

维生素D缺乏主要发生在受日光照射不足、缺少食物来源的人群中。此外,胃肠道疾病、肝病、肾病等都能引起维生素D缺乏。

总的来说,容易缺乏维生素D的有这几类人群:

户外活动少的人,如长期呆在室内的老人、在室内工作的白领、夜班人员、宅男宅女等

纯素食者、乳糜泻患者

服药导致,如某些抗癫痫药

其他危险因素,如高纬度、缺乏日照、皮肤黑、高龄、肥胖等

缺乏维生素D的7个信号

确定身体缺乏维生素D的唯一途径就是验血,但一些身体特征或表现出的症状,也能提醒我们注意。

1、肤色较深。据研究称,皮肤黝黑的人晒太阳时间需要增加10倍才可获得与白色皮肤人群相同的维生素D。

皮肤色素是自然防晒霜,如果色素越多,那么需要晒太阳的时间就更长。另外,涂抹防晒指数为30的防晒霜会使皮肤制造维生素D的能力降低97%。

2、心情“抑郁”。当人处于明亮光线下时,大脑会分泌较多能让心情愉悦的血清素,而当日照时间减少,血清素分泌水平也会下降。

曾有研究者对80名老年病人做过测试,发现体内维生素D含量最低的人,比日常注射适量维生素D的人,患抑郁的可能性要高出11倍。

3、年龄超过50岁。年纪越大,皮肤产生维生素D的能力就越弱;同时,肝脏将维生素D转化为能供身体吸收形式的能力也越弱。

老年人在室内的时间相对更多,晒太阳的时间相对较少,也就更可能出现维生素D缺乏。

4、超重或肥胖。身体脂肪过多会降低血液维生素D水平。其原因是维生素D具有脂溶性特点,身体脂肪越多,就越容易被“稀释”。

超重或肥胖人群,可能需要补充更多的维生素D。

5、骨头疼痛。缺乏维生素D的成年人,更容易发生骨骼和肌肉疼痛,冬天尤其如此。

6、头部爱出汗。头部爱出汗是维生素D缺乏的典型症状。

7、肠道出现问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研究发现,克罗恩氏病以及腹腔或肠炎,会影响脂肪吸收,因而更容易导致维生素D缺乏。

如何补充维生素D

1 多吃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

植物来源:全谷物、蘑菇

动物来源:海鱼、鱼油、蛋黄、肝脏

强化食品:强化奶、乳制品、谷物面包

2 每天晒足太阳

人体90%的维生素D是依靠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后,通过自身皮肤合成的,它们可以促进钙在人体中的吸收,从而起到强壮骨骼的效果。

缺乏维生素D可能会带来以上的7种麻烦,给朋友带来困扰。但是,我们在生活中只要适当的多吃一些含有维生素D的食物,或许就可以有效的缓解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