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中考,我若住在县招待所

玉山文苑杯试卷(杏坛杯那年中考)(1)

侄儿的中考结束了,看着他考后魂不守舍的样子,突然想起35年前自己参加中考的那次经历,心里不免又起了波澜:那年中考,我若住在县招待所,或许……

1987年夏,16岁的我通过县乡组织的两次预选考试终于获得了一次考中专的机会,考点设在禹城一中。

对于这次中专考试,季校长非常重视,提前通过关系联系了本县食宿条件最好的县招待所,要求我们十几个考生都要吃住在那里。

我却有自己的鬼打算:县招待所距离考点禹城一中有六七里地,我们来回骑自行车,一天要跑四趟,若考试期间遇到下雨更是麻烦。再说禹城一中为了方便考生,腾出了部分学生宿舍供考生无偿使用。这样考生只需从家里带一顶蚊帐、一床褥子和一条被单就解决了住宿问题,而不用花一分钱。想到这既省腿又省钱的好事,我和一个同学商定,就住在一中学生宿舍内。班主任于老师苦口婆心地劝我和同学们一起住在县招待所,最终也没劝断我那异想天开的“一根筋”。

考前一天,我们来到县城。在招待所门前和于老师分手后,我俩骑着自行车,直奔禹城一中。

走近一中宿舍,我俩顿时变得沉郁起来。眼前,十几棵老榆树遮掩着一排老旧低矮的砖瓦房,窗上的玻璃残缺不全,方便了空气流通。屋内阴暗潮湿,靠墙立着十几张硬板床;室内地面坑坑洼洼,疙疙瘩瘩,带着亮,闪着光,让你辨不清这经年累月的脚泥下是红砖还是青砖;空中,无数的蚊子在泛着霉味的空气中欢快地奏着迎宾曲,更有几只热情的蚊子直扑我的脸颊。我在闪避抵挡之际发现这些蚊子和老家的蚊子明显属于两个族群。老家的蚊子呈淡灰色,身体纤弱,动作笨拙。这里的蚊子通体黑色,间有白点,身体细长,动作灵活。我这才明白怪不得有人说老县城人杰地灵,而一中东面的大苇湾更是藏龙卧虎,厉害着哩。原来这“龙虎”就是蚊子啊!

既然选择了,就别后悔了。我俩强打起精神,扫床,支蚊帐,放被褥,然后略作休息,接着寻地方吃饭。

七月流火,溽暑难熬。晚上宿舍内热得像蒸笼,看头顶,没有吊扇的影;望窗外,没有一丝风。蚊帐外,小花蚊子成群结队地在游行示威,嗡嗡如雷。我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睡。身上的汗珠滑落在褥子上,翻身时,褥子随着身体翩翩起舞。我极力控制着焦躁的情绪,告诫自己,明天还要考试,明天还要考试,不着急,不着急,一会儿就能睡着……不知什么时候,终于睡着了。

中间夜起,下的床来,在如雷的呐喊声中,微睁双眼,一边拍打蚊子,一边速战速决。

晨曦中醒来,发现蚊帐内十几只小花蚊子早已吃得腚大腰圆,抖动蚊帐而不飞,驱之飞而下坠。我愤怒地拍打它们,殷红的血浸染在我泛黄的蚊帐上。

第一场考语文,是我的强项。进到考场,突然发现强项不强了,脑子也不灵光了。如今还记得有这样一道填空题:根据给出的词语大意写出一个四字词语,共两个小题,每小题四分。我感觉头昏脑涨,绞尽脑汁就是想不出第二个小题该填什么词语。考试终了,我沮丧地走出考场。和同学一对答案,猛地恍然大悟,紧接着就是追悔莫及。这词语平时也记过也写过,这么简单,考场上为什么就是想不起来呢?

两天半,五场考试,后面的理化、数学、政治和英语四场,场场不如意,不是这里马虎,就是那里遇到难题无计可施。最终的考试结果可想而知,我落榜了,和中专分数线差了整整二十分。哎,只能再次复读了。

我的情绪低落极了。而让我情绪更低落的是在县乡两次预考中成绩不如我的几个同学却考上了。而我,落榜了,还和分数线差得这么多。我苦苦思考,我的问题出在哪呢?莫非我的运气不好?

后来得知,老师和同学们住在县招待所北楼一层,一间俩人。招待所每天都会派人到房间内打药灭蚊。房间内床上有蚊帐,屋顶有吊扇,整夜转着。中午和晚上,同学们都能安然入睡。饭食呢,干净卫生还不贵。我这才明白,怪不得他们进考场时精神抖擞,出考场时欣喜若狂呢?莫非县招待所是一个福地,住在那里就能考上中专?

在随后的日月里,我渐渐意识到自己当年犯的错误是多么愚蠢。在那用电都有些奢侈的1987年,县招待所的食宿条件在当时无疑是全县最好的。考生只有吃得好睡得好,才能确保考试的正常发挥或超常发挥。县招待所又是一个福地,外地的政要名流来到禹城,都要下榻县招待所这块宝地。若迷信一点来想,考生住在这里,说不定就有一朵祥云萦绕缠身,一举高中。而我,却自作聪明地给一中的小花蚊子配餐去了。

我曾无数次耽于幻想,16岁那年,我若和老师、同学们一起住在县招待所,就能吃得好,睡得好,精力就会充沛,思维就会活跃,或许那年就能考上中,人生可能就是另类的风采吧。

昨日之悔已随风,而今迈步迎盛世。愿每年参加中考的孩子,以我为戒,先吃好喝好睡好,再说考好吧。

题材:散文

作者:张剑迟

联系单位:山东省禹城市铁路学校

壹点号 苇河故事(剑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