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是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警句,中国自古以来都具备尚学的传统,这一点在我国古典家训之中体现良多。

历史上有许多名臣大儒也都留下了勉学家训,来劝解后世努力学习。诸葛亮为了劝儿子勤学励志,在《诫子书》中说“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告诫他学习必须要静下心来,要想增长才干就必须积极努力地去学习,不学习就不会有广博的才干,没有志向就不能成就学业。

家训十条短又简单(家训的智慧勉学)(1)

在欧阳修的《诲学说》中: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教诲儿子努力学习,以不断提升自身修养。好的方法往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家训十条短又简单(家训的智慧勉学)(2)

李毓秀的《弟子规》中讲到: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告诫人们读书要专注,专注才能够深入理会文章的意思,如此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家训十条短又简单(家训的智慧勉学)(3)

颜之推在他的《颜氏家训》中说到:

“自古明王圣帝,犹须请勤学,况凡庶乎。”

他认为古代的明王圣帝,都需要勤学,何况是普通人,无论工、农、商、学都应勤学,以求进步。

家训十条短又简单(家训的智慧勉学)(4)

勉学的起源虽然很古老,但勉学中所蕴含的教育方法极为丰富,具有很强的研究和借鉴价值。

回顾:

1、诸葛亮《诫子书》中指出要通过静心学习增长自己的才干。

2、欧阳修《诲学说》中勉励儿子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修养。

3、《弟子规》中指出读书方法要点在于全身心投入。

4、《颜氏家训》中指出,士农工商各个阶层都应通过学习提升自我。

敬请关注,感谢大家!让我们共同体现国学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