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6年,曹操迎奉汉献帝,并迁都许昌。自此之后,曹操获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到了公元213年,曹操以东汉王朝的名义,消灭了众多割据一方的诸侯。在此基础上,曹操称魏公,并建立了魏国这一封国。不过,到底选择谁当魏国的太子,成为曹操十分头疼的问题。虽然曹丕年长于曹植,可是,后者才华横溢。颇受曹操的欣赏。当然,经过数年的深思熟虑后,曹操还是选择了曹丕,而不是曹植。

曹丕为什么被称为曹植(是怎么对待曹植的)(1)

公元220年正月,曹操在洛阳病逝。早在公元217年的时候,曹操就已经册立曹丕为魏国太子。所以,在曹操去世后,曹丕顺利继承了魏王的宝座。同年十月,曹丕迫使汉献帝退位,从而结束了东汉王朝的历史。面对刘协这位亡国之君,曹丕可谓厚待了他,比如将他册封为山阳公,并允许他在封地内使用天子的礼仪。但是,对于亲兄弟曹植,曹丕却是多加防备和限制。因此,曹植的后半生,其实是比较凄凉的。

具体来说,早在公元217年之前,曹丕和曹植为了争夺魏国太子的宝座,展开了激烈的较量。所以,曹丕称帝后,依然对曹植耿耿于怀。诚然,曹丕即位后,没有对曹植痛下杀手,但是,曹植的后半生却是非常苦闷的。公元221年,29岁的曹植被册封为安乡侯,封地位于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晋州市一带。但是,仅仅数个月后,曹植就被改封为鄄城侯,封地位于今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一带。在交通不便的三国时期,这一改封行为,无疑让曹植非常不舒服,毕竟谁都不希望频繁搬家。

曹丕为什么被称为曹植(是怎么对待曹植的)(2)

公元222年四月,曹植被册封为鄄城王。作为曹丕的兄弟,曹植获得藩王的待遇,无疑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了。但是,仅仅一年后,曹植就被改封为雍丘王,封地位于今河南省开封市杞县一带。先是河北,再是山东,现在又回到河南,曹植作为曹魏宗室,却依然要经历颠沛流离的痛苦。对此,在笔者看来,曹丕之所以这么做,很可能是担心曹植在某个地方停留的时间较长,从而形成自己的势力。

同时,针对曹植等宗室藩王,曹丕还限制了他们掌控的兵马数量,也即这些藩王麾下,几乎没有什么士兵。并且,皇帝还会专门派人监督这些藩王。对于曹植等藩王,如果要任命什么官吏,往往也需要获得朝廷的同意。到了这个时候,曹魏的藩王不仅没有造反的能力,甚至可以说是处处遭到限制和打压。

曹丕为什么被称为曹植(是怎么对待曹植的)(3)

早在曹操生前,才华横溢的曹植,就在身边聚集了一群人才,比如杨修等人,并且差一点在争夺太子之位的较量中笑到最后。现在,曹丕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自然需要打击和限制曹植。到了公元225年,曹丕来到长江北部,打算率军征讨东吴,但是,因为天气寒冷等因素,曹丕放弃了这一次行动。

在返回洛阳的途中,曹丕来到了曹植的封地。或许是心中有愧,曹丕增加了曹植的食邑。公元226年,曹丕在都城洛阳病逝。同年,太子曹叡即位,这就是魏明帝。曹叡在位时,曹植还不到35岁,依然渴望获得曹魏的重用。于是,曹植多次慷慨激昂地上书曹叡,要求给予官职上的任用。

曹丕为什么被称为曹植(是怎么对待曹植的)(4)

诚然,在三国时期,曹魏对于宗室力量,还是比较重视的,比如曹仁、曹真、曹休、夏侯惇、夏侯渊等宗室,都成为了曹魏的大将。但是,曹叡对待曹植时,却没有一视同仁。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面对毛遂自荐的曹植,曹叡仅仅是在口头上给予肯定,也即一直没有册封曹植什么官职。而这,无疑让曹植感到自己郁郁不得志。

曹叡在位时,虽然没有像父亲曹丕一样,对曹植严加防范,但是,曹植的境遇依然没有本质上的改变,并且,曹植的封地还是遭到了迁移。公元232年,曹植来到陈郡,被改封为陈王,封地在今河南省周口市一带。同年11月,曹植在忧郁中病逝,时年41岁,这可以称之为英年早逝了。曹植去世后,遵照他的遗愿,将其葬于东阿鱼山。后人称之为“陈王”或“陈思王”。

曹丕为什么被称为曹植(是怎么对待曹植的)(5)

总的来说,因为曹植在文学上的成就,后人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曹植的创作以220年(建安二十五年)为界,分前后两期。前期诗歌主要是歌唱他的理想和抱负,洋溢着乐观、浪漫的情调,对前途充满信心。不过,曹植后期的诗歌则主要表达由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愤。

最后,曹植的诗歌,既体现了《诗经》“哀而不伤”的庄雅,又蕴含着《楚辞》窈窕深邃的奇谲;既继承了汉乐府反映现实的笔力,又保留了《古诗十九首》温丽悲远的情调。曹植的诗又有自己鲜明独特的风格,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对此,在笔者看来,曹植的诗歌之所以出现风格、内容等方面的变化,显然和曹丕、曹叡的防范和打压存在直接的关系。

曹丕为什么被称为曹植(是怎么对待曹植的)(6)

此外,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曹植在文学天赋上,显然超过了曹丕甚至曹操,所以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但是,因为曹丕和曹叡这两位皇帝的压制,曹植在仕途上是郁郁不得志的,也即没能在曹魏朝廷施展自己的才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