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糕是我国传统的食品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汉朝时就对米糕有“稻饼”“糍粑”等多种称呼,到魏晋南北朝就已经十分流行了。米糕不但在我国有着久远的历史,在韩国和日本也很受欢迎呢,韩国人会在生日或者节日做各种味道的米糕,韩语的发音和“dog”差不多,日本人称为“饼”,英语的翻译是“rice cake”,意思是米糕,很贴切。

农村做米糕的方法(分享农家做米糕的传统工艺)(1)

米糕

米糕主要是用黏性大米磨成米粉来制作的,也会添加一些粳米。现在人们吃到的米糕大多是机器加工的,而原始的手工工艺已经很少有人在做。那是因为现在的人都是快节奏的生活,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花费在原始劳作上。人们每天早上匆匆忙忙买了早点,一边吃一边赶路,一切都是急匆匆的。但是当你放下身心沉浸在近乎原始的劳作中,你会忘了工作中的繁忙、生活中的烦恼。当你静下心来全神贯注于某一件事的时候,你的样子是最美的。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的米糕的做法是纯手工工艺,没有城市的喧嚣与车水马龙,有的只是宁静与祥和。

农村做米糕的方法(分享农家做米糕的传统工艺)(2)

乡愁

我和姐姐首先要挑选上好糯米和粳米,放在一个大盆里搅拌均匀,加上适量的水,提前泡发。待到第二天早上把多余的水滤出来。然后我们要把米磨成米粉。我和姐姐一前一后绕着磨盘转,一圈两圈,清晨的余晖洒满整个小院,空气如此清新,我闭着眼睛能感受到露珠的清香。那儿时的梦想在我脑海里重新浮现,我绕着小院翩翩起舞,舞台越来越大,我跳的越来越远……院子里的梧桐树魁梧高大,鸟儿叽叽喳喳飞来飞去,寂静的小院突然热闹起来。我和姐姐不知道转了多少圈。米磨完了,全部变成了米粉,我和姐姐清理完米粉,开始为下一道工序做准备。

农村做米糕的方法(分享农家做米糕的传统工艺)(3)

红枣米糕

我们先取一份老面头放到盆里用温水泡开,加适量的米粉,搅开拌匀,要多加点米粉搅的稠点,放在厨房适当加热让其发酵。大概需要2-3个小时第一次发酵就完成了。然后把发酵好的米粉倒进准备好的大缸里,先用温水稀释这已经发酵的引头,然后再加米粉继续搅拌。这时候的搅拌就得需要有大力气了。哥哥用擀面杖放到大缸里使劲的搅拌,那种感觉有点像我们小时候看的电影《少林寺》里面李连杰在练功夫一样。因为要把米粉充分的搅拌均匀,且搅拌的很稠,所以就非常的费时费力。不一会的功夫哥哥就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待充分搅拌均匀之后,还要继续静置2-3个小时再让其发酵,时间一到我们又开始忙活了。

农村做米糕的方法(分享农家做米糕的传统工艺)(4)

记忆

打开大缸上的盖子,酸酸的味道就出来了,想吃甜糕就可以撒点白糖在里面搅拌均匀。这时姐姐主要负责把发酵好的米粉舀到蒸屉上,蒸屉周围被加了一圈稻草绳一样的围栏,底部铺上纱布,让这些发酵后的米粉慢慢溢满整个蒸屉,可以在发酵米粉上面放些大枣或者葡萄干之类的,白白的红红的酸酸的,看的人满心欢喜。我负责烧火,姐姐说这是个没有技术含量的活,我很不服气,烧火也要记时间的,时间少了蒸不熟,烧太久了就糊了,怎么就没有技术含量了。姐姐连忙向我道歉说可不能得罪了我们家的小伙夫。我认真的烧火记时间,看着跳跃的火苗,我满心期待。时间到了,撤出木柴,再等10分钟就可以出锅了。打开锅盖,热气腾腾的白气一股脑的全都冒出来了,那浑厚的醇香也跟着出来了,哥哥麻利的端出蒸屉,我围着桌子看了又看,真馋啊!切下来的第一块肯定是给我的,姐姐说这是给我们家的小功臣的,不是小伙夫。那吃到嘴里软而糯的感觉真好,又甜又香,趁热吃口感更好。

农村做米糕的方法(分享农家做米糕的传统工艺)(5)

落日

我们家做米糕除了自己吃还会送给亲朋好友尝尝。因为是纯手工制作,比较费时,所以平时做得很少,挑个不忙的时间一年也就做一次。每次就做得多点,送给喜欢吃米糕的亲戚。记得家里有位亲戚特别喜欢吃我家纯手工的米糕,每年他都盼着我家做米糕,而只要我们家做米糕也都是第一时间送给他尝尝。不为别的就为那浓浓的情谊。这个亲戚已经去世好多年了,而我们家现在一年也做不了一次了,甚至最近几年都没做了。我们家这个做米糕的纯手工制作方法面临失传的窘境。今天我用文字记录下这个近乎原始的做米糕的方法分享给大家,希望朋友们试着做来吃吃看,真的很好吃。

农村做米糕的方法(分享农家做米糕的传统工艺)(6)

白白糯米糕

作者:叹人生

本文为叹人生原创作品,欢迎大家关注评论,感知生活与美食的乐趣,希望和朋友们一起长见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