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高中生平均饭量没小学生大)(1)

前几天,橙柿互动报道了南肖埠小学15元餐标的午餐以及其背后的“灵魂砍价师”,引来很多家长的围观和评论,长江实验、文津小学、丁兰实验、半山实验、滨和小学、杭四中等家长也喊话说自己孩子学校的伙食非常不错。

(杭州高中生平均饭量没小学生大)(2)

(杭州高中生平均饭量没小学生大)(3)

伙食这么好,随之而来的是孩子们的饭量问题。一位三年级的家长说,感觉孩子的饭量比自己当年变大了不少,“我小时候六年级148cm,现在她三年级就已经143cm了。吃的多长得大!”

还有一位三年级孩子的妈妈说,自己孩子因为太爱吃学校的饭菜,一年已经重了18斤了!

孩子们的饭量变大了吗?小狮妹在杭城中小学做了一个小调查。

每顿两碗米饭,一年增重18斤

一位三年级的学生家长说,因为学校的饭菜,孩子太喜欢吃了,孩子带的饭盒越来越大了,吃得越来越多,这一年已经重了18斤了。

“孩子以前在幼儿园的是吃饭困难户,进了小学后,学校的午餐几乎顿顿都有红烧或卤的,孩子非常喜欢吃,一顿能吃掉两碗米饭。”这位妈妈说,她家孩子原本宽15cm长30cm深8cm的饭盒都嫌小了,现在已经换成了宽20cm长30cm的大饭盒,“米饭有时说还要堆起来放”。

她说,学校每顿午餐提供一荤一个半荤外加一素,一开始很多家长给孩子准备的是两格的饭盒,觉得一格饭一个菜,后来孩子们说不够装的,又换成了三格、四格的饭盒,有的孩子现在甚至升级到了六格的饭盒。

“学校做的菜比较重口味,像红烧鸡腿和鸡米花几乎周周都有,排骨也必定是红烧的,那个红烧的汤汁都要被孩子们捞到见底。”她觉得,孩子们运动量大,消耗大,吃得多是一个原因,但学校的菜,孩子太爱吃了也是很大的一个问题,“如果班上有孩子请假,有鸡米花或鸡腿这些多余出来,孩子们还会抢起来,低年级的时候还有因为抢鸡米花哭起来的孩子,我们家孩子是会跟班上胃口比较小的女生说好,他们不爱吃的鸡腿啥的都会悄悄给他,所以他吃得特别多。”

她说,现在孩子在家吃饭也变得重口味了,不少家长都在说,学校的午餐是做得蛮好吃的,但还是希望学校适当做得清淡一点。

一坨四两的拌面,有同学吃了四坨

调查中,有多位家长说孩子经常在学校吃不饱,他们大多是小学高段和初中生。“孩子身体发育后,食量明显大了很多,学校里的一份盒饭根本都不够吃,最多一次说吃了三份。”一位初中生妈妈说。

一位初三的男生说,自己感觉从小学三年开始,饭量多起来的,到了初中更是很容易饿,饿了就会胃疼,会影响自己学习,所以在学校都会尽量多吃一点饭,午饭一般一次吃食堂的一块饭(约三两),在班上算是平均水平,相比之下,女生吃得相对少点,差不多是男生的三分之二。

“但要说班上吃最多的男同学,就多的有点离谱,食量是我的四倍,有一次,我们吃拌面,我吃了一坨(约四两),他吃了四坨,还有配菜和汤。”他说,这个同学这么吃,却也还是个瘦子,“个子倒是长得挺高的,可能就是长身体需要,也可能是吸收不行。”

他说,大胃王同学对班上哪些同学挑食,哪些同学胃口比较小都是了如指掌,一般这些同学吃不掉的食物,最后都是落入大胃王们的肚子里。要是遇上大胃王们特别爱吃的食物,比如鸡排,“那都是直接上手抓的,先下手为强。”

一位初一男生告诉小狮妹,他们班上的大胃王们甚至会守在班级的“泔水桶”前,检查同学们的餐盒里是否有还能吃的剩余食物,“总能发现他们还能吃的的。”

一位大胃王男生说,其实有时同学们也会主动给自己投喂食物,“有一次吃虾,虾这么好吃,真不明白为什么同学们都不爱吃,他们知道我喜欢吃,就都拿来投喂给我了,我一个人吃了一大盆。”

还有初中生说,他们经常会自己带辣酱去学校,这样干起饭来更香,“我们一起吃饭的有6个男生,每个人都会吃辣,一罐辣酱三天就吃完了。”

也有吃特别少的,干脆盒饭都不领

采访中,小狮妹发现,学校里除了有饭量特别大的大胃王,也有什么都不吃的同学。

有初中生悄悄告诉小狮妹,班上有同学一直都胃口很小的,不太喜欢吃饭的,有时候中午干脆就不打饭,“说是不想吃,中午就什么都不吃,下午也说不饿。”

有一位家长说,自己孩子班上也发生过这样的情况,本来老师和家长都不知道,直到有一天,老师发现班级里按人数领取的盒饭,多了一份出来,于是清点核对了一遍,才知道有女生根本没有领盒饭,“平时多出来的盒饭,直接被别的胃口好的同学拿去吃了,老师也就没发现。”

一位六年级孩子的妈妈说,自己孩子从小胃口就小,每顿饭都只吃一点点米饭,“顶多也就半两吧,身体倒也没有什么问题,就是吃得少。”

小学生最多一顿可以吃四两米饭

在杭州一所小学的一个六年级班级,小狮妹了解到全班45人,37人吃了约二两米饭(如图),6人吃了三两米饭,还有两人说自己需要吃四两米饭。

(杭州高中生平均饭量没小学生大)(4)

孩子们觉得自己饭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运动量比以前大了。老师说,饭量最大的这几个孩子都是在学校运动量比较大的孩子,其中有几个还是学校体训队的孩子。

现场可以看到,学校是用大桶给孩子们提供米饭的,孩子自己按需打饭,米饭都被孩子们光盘了。

(杭州高中生平均饭量没小学生大)(5)

在另一所初中学校,孩子们自己打米饭时更谨慎一点,第一次打的米饭都不多,学生们说“怕吃不完,反正不够吃可以再打第二次”,不过,就算是多打一次米饭的学生,最后也就吃了二两多米饭,“吃太多,回头运动起来不太舒服,所以也会控制自己不吃太多。”

也有吃得特别少的学生,大约只吃了半两米饭,“主要看菜,有些日子吃炸鸡腿啥的就会饭也吃多一点。”

高中生的平均饭量是1.5两

比五六年前的饭量变小了

高中生的饭量怎么样?小狮妹也联系上了几所高中学校,问问情况。

杭州第四中学是杭城最早的中学“A”级食堂。食堂经理白树林说,现在学校食堂采用的是自选餐供应形式,一碗打好的饭,差不多是1.5两,相当于成年男子一个拳头的大小。

“以前我们是打2两饭的,但发现剩饭的情况有点多,所以减少了打饭量(不够的同学可以到自助区免费加饭),倒饭的就少了。”白经理说。

不同孩子之间,饭量差距挺大的。大部分同学吃完一碗饭就饱了,但是有几个块头很大的男生,每天都会添饭。

“有个男生有将近200斤,不仅要加饭,有时还要加两次饭,这么一算就有5两饭,量还是很大的。从他健康的角度出发,我看到时会给些提醒。昨天看到他,我说只能加一次饭,可以青菜再去多拿一些。他也很听话,就去拿了盘青菜吃。”白经理说。

白经理在食堂工作了20余年,他回忆了一下,说感觉现在学生的饭量在减少。五六年前,学校是用不锈钢餐盘打饭菜(快餐形式),9公分直径的马勺,一勺子下去就有2两饭,有时还要加一些,基本上同学们都能吃完。

“现在,大家的饭量有些小了。这可能是因为生活条件好了,每个孩子都会拿3-4个菜,再加上一碗汤,相应的,菜吃多了,饭就少了一些。”

吃叉烧饭、烤鸭饭时经常添饭

杭州高级中学钱江校区的李小华老师说,男生饭量大些,2两左右,女生饭量1两多。

“胃口特别好的男生,有时吃完2两,再加2两。加饭的男生,有的是比较瘦小的,也有高胖的。大家都在长身体,饭量大也正常。”李老师说,不少男生刚从窗口端好饭菜出来,就去加饭区先添一勺饭,堆得像座小山。

有时,加不加饭要和吃什么菜有关。有同学吃叉烧饭、烤鸭饭等时,就会经常需要添饭,同学们都说“很下饭”。

浙江大学附属中学分管食堂的王光敏老师说,学校食堂是自助餐式,饭盛在碗里,大约一碗有2两。

“这主要是相应国家的节粮活动,饭打得比以前少了些,减少浪费。但食堂都有加饭点,不够的同学可以自行去加饭,绝对不会饿着同学们。”王老师说,如果是吃盖浇饭的同学,因为只有一个菜,那米饭打得比较多,有3两左右。

孩子饭量与饭菜口味有关

小狮妹在杭州中小学生的家长群里发布了一份关于孩子午餐饭量的小调查。

最先提交的50份调查问卷显示,午餐饭量在一两至二两的孩子最多,有23人,还有13个孩子的饭量在二两左右,二至三两和三两以上的各有5个孩子,少于一两的孩子仅4人。

大部分家长觉得自己孩子的饭量和自己当年差不多,但有趣的是,有14位家长觉得孩子的饭量与自己当年比,变大了,也有12位家长觉得孩子的饭量与自己当年比,变少了,而不管是饭量变大了还是变少了,都与学校的饭菜口味有关。

家长们觉得孩子们饭量变少了的主要原因是孩子挑食、觉得饭菜不合胃口,不好吃,有一位家长说是因为现在孩子可以吃的零食水果太丰富了,另有两人说是因为孩子本身脾胃不好,一直吃的比较少。

家长们觉得孩子们饭量变大了的主要原因,则是因为学校的饭菜好吃,合孩子胃口,其次有4人提到是因为现在孩子运动量大了,消耗大了,饭量也自然上去了。

“给孩子的午餐的菜尽量新鲜,少油腻,少腌腊。”这也是调查问卷中,多位家长提出的建议。

橙柿互动记者 郭婧 张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