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鲅鱼圈
望儿山下渤海畔
一方水土哺育一方儿女
一方儿女绘就时代画卷
在这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的土地上
有许多动人的故事薪火相传
讲好鲅鱼圈故事
从了解她的传说开始
01
望儿山:
天涯客须早还乡
熊岳望儿山因传说而得名,此传说讲的是士子渡海赶考,不幸遇难,慈母盼儿归,以致感天动地,化为石塔。由此可知,望儿山至少是有科举制度之后,才被命名的。那么在传说之前,望儿山叫什么名字?又是如何一步步演化至今的?
望儿山最早有文字记载是明代嘉靖16年的《辽东志》,当时称作塔儿山,大概因为其山上有砖塔之故也。明代嘉靖44年的《全辽志》亦收录望儿山,称之为塔儿山,沿袭《辽东志》之谓也。
清康熙二十一年,时任盖平知县骆云编撰第一部《盖平县志》,其山川志载:馒头山,城南五十里;王小儿山,城南五十二里。由此可知,望儿山在清初的时候叫做王小儿山。抑或此时传说已经有雏形,“望小儿山”是王小儿山的谐音。民国时期的《盖平县志》、《盖平乡土志》、《东三省古迹轶闻》则称此山为望儿山。
1851年,铁岭书法家、诗人魏燮均南下金州,途径熊岳的时候写了一首诗,名为《过望小儿山》,综合诗文,可以看出此时已经有望儿归传说的文学加工,而此时望小儿山也是后来望儿山的最初形态。
其诗曰:
望儿处,山巍巍,
天涯游子行不归,
老翁日夜心伤悲。
望儿处,海茫茫,
游子一去不还乡,
老翁化石犹相望。
至今山顶留遗迹,
苔花绿蚀一片石。
每当酸风苦雨时,
夜深如向山头泣。
我今驱车山下过,
妄听父老传闻讹。
但见堆石作人立,
屹然不动犹嵯峨。
吁嗟乎,
山下行人去不返,
山上顽石心不转。
天涯客须早还乡,
莫使依闾肠空断。
而同时期熊岳籍诗人于华春也曾做诗,题目则直截了当叫做《春日登望儿山》。于华春1876年去世,由是可知,望儿山在此时已经正式被命名。
诗曰:
峭壁插云烟,登临近日边。
地随孤塔涌,城抱万家圆。
野旷村皆小,峰高海自前。
东南穷目处,春气动辽天。
从塔儿山到王小儿山再到望儿山,可以看出山名的演变与传说息息相关,由自然景观而进至人文景观,由此也可以看出民间地域文化的影响力。
02
汝儿姑:
我有所感事 结在深深肠
在芦屯有个村,名字叫汝二姑,如此奇特的名字,着实令人费解。
刘生礼先生世居此村,他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或可与此村得名有关,录于此。
先是时,或曰有溪水绕村,溪畔有古墓,名为姑嫂坟。坟前有奇石,形如二女相偎,沧桑历变,坟石皆不存。村名渐渐演变成汝二姑。
刘生礼又作《汝二姑辞并序》,以乐府形式将故事道出,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方式塑造了姑嫂之间的传奇感情。
民间文学作家高作智先生亦曾写《汝二姑的故事》,里面也记载了这么一段传奇。故事内核与刘生礼之辞相类,姑且记录于此。
话说此地有一女财主,姓汝,夫早亡,遗一子一女。村女小菊,父母早亡,十四岁入汝家为童养媳。婆婆性吝,百般刁难,小菊初始愕然,乃强忍,侍夫婉顺,无有怨言。
小姑名小月,年龄相仿,姑嫂之间谈笑相欢。小月常暗帮小菊。某年夜,小菊之夫在外经商不归,汝氏强令小菊磨出五担黄米面。小菊一刻不歇,然离完工尚远。小菊心下潸然,不知不觉昏睡过去。
夜半风寒,小菊被汝氏皮鞭惊醒,汝氏怒目呵斥,待汝氏离去,小菊万念俱灰,唯有离开此地方可解脱。
是夜风大雪急,小菊一袭单衣,欲往何方心下茫然,此时但见柳树下人影浮动,乃小月也,姑嫂相偎一起……
次日,村人发现树下有一奇石,乃姑嫂相偎状。
后人为纪念汝氏姑嫂,将此地名为汝二姑。
而那棵柳树所在的地方,命名为柳树底。
(此皆为民间传说,录此备考)
03
神井子:
古寺松下泉水深
鲅鱼圈青龙山公园北麓有个地名“神井子”,顾名思义,应该是附近有井且神奇。那么,鲅鱼圈的神井子到底因何而来呢?
《明实录》载,明代倭寇侵扰沿海,设烟墩御之,建在鲅鱼圈海边的烟墩名为“深井墩”,另据清代《盖平县志》记载:“圣井山,在城西南四十里神井子村,东山中有穴,深,阔,尺有咫,其水常沸,汲之不竭。”这里又有圣井山,它和神井子有何渊源?到底是“神”、是“深”,抑或是“圣”呢?
明清时代,鲅鱼圈沿海多盐碱地,百姓渔汛期打鱼,其余季节耕种,以积口粮,所以居民并不居住在海岸线一带,而是住在离海岸线约有三五里地的平原上。神井子所在地三面环山,一面望海,因为地貌关系,打井出水要比西边的草房、盐场等地要深些。
据当地老人讲,丁屯等地下探至十几米即可出水,而神井子却要百米左右。因此,此地井深,异于他处,以“深井子”名之其地,当是最初的叫法。这也就解释了《明实录》中为何称“深井墩”而不是“神井墩”,盖因取水之难也。
那么“深”又如何演变成“神”或“圣”的?笔者认为,一则是辽南一带口音方言较重,较少读一声,当地人读“深井”为“神井”。二则在附近的东山上,确有一口泉眼,能医治眼疾,有神奇之功效,这也是此地得名“神井子”的另一个原因。
这座山位于村东,因山上有庙,当地人称之为东庙山,即上文中的圣井山。此山是青龙山余脉,半山腰处有一天公地母庙,内塑天公地母像,庄严慈祥。门楣上悬着清末村人马德义的题匾,蓝地金字:“极乐无边”。
据马德义孙辈马存先(年过九旬)老人介绍,马德义早年与庙中道士多有往来。道长姓宫,道号“真善”, 他雇有佣人兼营山下二十亩庙田。每到逢年过节,老道便下到各村子送“素”。所谓素,就是用黄表纸折成方形,里边用朱砂笔写着谶语的符贴。谁家得了素,大都要赏些钱、物之类——和现在送财神差不多,实际上是一种变相化缘。
每年十月初十,是天公地母庙的庙会——油灯会。这一天,附近村民——大都是妇女,都去送油(豆油、煤油)掌灯。同时还要烧纸上香,中午老道招待饭食。送来的油,主要供庙上的食用和点灯。庙后有洞,可容一人爬进爬出,据传有一对狐狸居住,又称狐仙洞。庙前有松,挺拔苍劲,冠平若伞,年代久远,需两人合围。树下有泉眼,浑然天成非人工之力,深不及二尺,周围百姓多有红眼病者,取此泉水净之,少顷即愈。旧时山林茂密,植被繁多,山涧沟壑,此泉集聚矿物质而消炎,医治眼疾,良有以也。
1958年盖县芦屯公社修建瓦房浴池用料,将松树锯掉,从此清泉脉断,井水慢慢干枯。文革时期,庙宇被毁。如今上山踏查,只剩下断壁残垣,荒草间夹杂着黑色的瓦当,依稀可见往日的气度。
另外,在鲅鱼圈还有
鲅鱼公主的传说故事等
你还知道哪些呢?
欢迎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