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则《曲突徙薪》出自《汉书·霍光传》,《汉书》是所谓的正史二十四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史记》。这里多说几句霍光,我们对于卫青、霍去病比较熟悉,但对于霍光就比较陌生,这三个人之间的关系简单说就是,卫青是霍去病的舅舅,霍光和霍去病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劝学文言文创意背诵(和孩子一起学文言文)(1)

卫青的一个姐姐卫子夫是汉武帝的皇后,另一个姐姐卫少儿和一个叫霍仲孺的人生下了霍去病,后来霍仲孺回到老家和另外一个女子生下来霍光,卫青和霍光之间没有血缘关系。这三个人都是汉武帝时期赫赫有名的人物,霍去病逐匈奴于漠北,封狼居胥,但年仅24岁就去世了,虽然叫做“去病”,但没有长寿,现在有很多祈求健康的人去拜“霍去病”,真不知道怎么想的。

霍光是汉武帝托孤的重臣之一,拥立了两代皇帝,汉昭帝和汉宣帝,实在是西汉前期的支柱,后人说起来都把霍光和伊尹并列。

但是霍光的功劳虽然大,但结局并不好,本人虽然没有受到惩罚,但霍光去世两年之后,霍氏图谋造反,毒害许平君皇后母子事发,全族坐罪处死。

西汉是个很奇怪的朝代,就是一直是外戚专权,从吕后到窦太后,再有霍氏,直到王莽,外戚势力太大。

这篇《曲突徙薪》讲的就是有人看到霍氏尾大不掉,过于招摇,太过奢侈,预感到霍氏有危险,将要被灭族,讲的一个故事。我们先来看原文。

初,霍氏奢侈,茂陵徐生曰:霍氏必亡。 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旁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向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论功而请赏,‘曲突徙薪’无恩泽,焦面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则文言文, 初,霍氏奢侈,茂陵徐生曰:霍氏必亡。当初,霍氏家族非常奢侈而且飞扬跋扈哦,茂陵有个姓徐的人说:霍氏家族必然灭亡。

权力社会一切都是围绕着权力争夺进行的,特别是中国古代的权力斗争宫廷斗争极其残酷,失去权力就是去生命。霍光家族虽然是托孤重臣,并且拥立两代皇帝,是大大的功臣,但正因为如此,他们的权力太大,导致必然引起皇帝的猜忌,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皇帝最害怕的就是失去权力,就是出现权臣,所以会不遗余力的铲除对自己皇权有威胁的人,这就是兔死狗烹的原因,历朝历代都是这样,汉朝刘邦杀功臣,宋朝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明朝朱元璋杀功臣,清代慈禧限制剿灭了太平天国的曾国藩,等等等等,都是同一个道理同一个原因。

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旁有积薪。一个造访主人家的客人,看到主人家的灶台的烟囱是直的,并且边上有堆积的柴火。

,就是烟囱的意思。积薪,堆积的柴草,蒲松龄写的《狼》里面写到“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我们现在所说的“”薪水,就是指工资,“薪水”本指打柴汲水。据《南史·陶潜传》记载:陶潜送给他儿子一个仆人,并写信说:“你每日生活开支费用,自己难以供给自己,现在派一个仆人来帮助你打柴汲水。他也是人家的儿子,要好好待他。”后来人们便把工资叫做:“薪水”了。

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客人对主人说,要把直的烟囱改成弯曲的,并且把灶旁边的柴火拿走,不然的话就会有火灾发生,主人默然无语不回应。嘿然,不是嘿嘿发笑的意思,而是沉默无言的样子,所以读作 MO RAN 。《荀子·不苟》:“君子至德,嘿然而喻。” 王先谦 集解:“君子有至德,所以默然不言而人自喻其意也。” 梁启雄 释:“嘿同‘默’。” 汉 刘向 《说苑·尊贤》:“ 宣王 嘿然无以应。”《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鸨儿不料公子有银,嘿然变色,似有悔意。” 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 江泰 嘿然,又不作声。”

直的烟囱为什么容易着火呢,大概是烟道直了以后空气流通迅速,火势不好控制。直烟囱抽吸效果好,来得痛快,但是会出现蹿火苗、冒火星的问题。周围要是有柴火,很容易会被迸溅出来的火星引燃。而且直烟囱风容易倒灌,所以很容易发生火灾。

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没过多久,这家果然失火了,幸亏街坊邻里一起来帮助灭火,火才被扑灭。俄而,就是不久的意思,在学《朝三暮四》那篇文言文时,里面说“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

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于是主人杀牛买酒来谢谢帮助灭火的邻居们。古书中常说牛酒,指的是牛和酒。古代用作馈赠、犒劳、祭祀的物品。

我国古时候有些朝代禁止杀牛,比如汉朝、唐朝、宋朝等。因为我国古代是农耕社会,自铁犁牛耕出现以后,牛就是最重要的生产工具之一,杀牛无异于破坏生产工具,如果随意杀牛将会受到严厉的处罚。

在《水浒传》中经常能看到那些好汉动不动就要吃二斤生熟牛肉,按说是不可能的,不知道是施耐庵不懂宋朝的法令,还是特意要表现这些好汉们视朝廷法律如粪土。

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被烧得焦头烂额的人坐在最上座,然后按照救火的功劳大小以此排座,反而没有请当初提醒要曲突徙薪的那个人。

咱们中国人可能是世界上最注重排座次的了,一部《水浒传》最终也不过是要“定名分排座次”,

如果是各级官员一起吃饭,谁坐什么位置简直太有讲究了,简直势利眼的不行。

劝学文言文创意背诵(和孩子一起学文言文)(2)

曾经有个苏东坡讽刺势利眼的故事:北宋元丰二年,东坡守杭,褐拜一寺院,未报家名;方丈曰:“坐,茶”;方丈近观, 秀才,曰:“请坐,上茶”;东坡颌首恭谢;寒喧数语,方丈曰:“尊姓大名”,东坡曰:“ 鄙人苏东坡”,方丈乍惊:大文豪也,“请上坐,上好茶”,别时东坡书写一幅对联赠于方丈:坐。请坐。请上坐!茶,上茶,上好茶!

劝学文言文创意背诵(和孩子一起学文言文)(3)

人谓主人曰:“向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论功而请赏,‘曲突徙薪’无恩泽,焦面烂额为上客耶?”有人对主人说,当初你要是听从那个客人的建议,就不会杀牛买酒,而且也不会发生火灾,现在论功行赏,提醒你要“曲突徙薪”的人你不去感谢,这些帮助你救火的人反而是座上客?救患不如使患不生, 在灾难发生前提出避免灾难的建议才是最值得感谢的。

主人乃寤而请之。主人明白了这个道理,把提出曲突徙薪的这个人请来了。

这个故事就是告诉我们未雨绸缪要比亡羊补牢要好得多,可惜我们大部分都有侥幸心理,觉得没出问题就去整改是多此一举,或者说人们的心理是不见棺材不掉泪。

曲突徙薪这个故事所讲的道理和扁鹊三兄弟的故事是一样的,魏文王问扁鹊:“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魏文王曰:“可得闻邪?”扁鹊曰: “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若扁鹊者,镵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于诸侯。”

意思是说,魏文王求教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谁是医术最好的呢?”扁鹊答:“大哥最好,二哥差些,我是三人中最差的一个。”魏王不解地说:“请你介绍的详细些。”  扁鹊解释说:“大哥治病,是在病情发作之前,那时候病人自己还不觉得有病,但大哥就下药铲除了病根,使他的医术难以被人认可,所以没有名气,只是在我们家中被推崇备至。我二哥治病,是在病初起之时,症状尚不十分明显,病人也没有觉得痛苦,二哥就能药到病除,使乡里人都认为二哥只是治小病很灵。我治病,都是在病情十分严重之时,病人痛苦万分,病人家属心急如焚。此时,他们看到我在经脉上穿刺,用针放血,或在患处敷以毒药以毒攻毒,或动大手术直指病灶,使重病人病情得到缓解或很快治愈,所以我名闻天下。”

扁鹊的困惑,不仅在医学领域无解,在许多其他领域,比如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上也无解,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一个举世难题。

以我国历史上的各个王朝为例,从开创到兴盛,再从兴盛到衰落,期间会有很多政治家,也充当了扁鹊和扁鹊哥哥们的角色。王朝危难来临之前,扁鹊的哥哥们总会提出各种警告,但往往不会受到皇帝和主流社会的认可,幸运些的只是不被重视,不幸运的直接就会被咔嚓。

危难真的来临,而王朝命不该绝,就会有几个扁鹊临危受命,力挽狂澜,成为为王朝续命的民族英雄。但到那时候,扁鹊的哥哥们非但仍然没有出头之日,还会被当成扁乌鸦嘴,被国家和民众一起厌弃。

追求生存是人的第一本能,所以几千年下来,扁鹊的哥哥们也学乖了,即使看出了病,也不再多嘴惹人厌,跟着扁鹊的脚步,只治大病大疫,名利双收。

你说,这事怪谁呢?

劝学文言文创意背诵(和孩子一起学文言文)(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