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清嗓子,这是一个长篇,需要和你静静坐下来聊聊。

一个纷争

上周被一篇叫做《北京,有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了。

心理脆弱的“外地”人把它映射成歧视

因为永远融入不进去

也永远拒绝本地口音与本地符号包括球队与景观。

拒绝融入是你做出的选择。

生活在哪个城市,不就应该为它自豪,

否则又为什么要在那个城市生活呢

心理脆弱的“北京”人则把它看成是挑衅

已经抢占了自己的资源,

还要无病呻吟,就排外就排外怎么着?!

不可否认无论多么发达的城市里有热情的本地人,

自然也有许多在弱肉强食中被淘汰的一批“本地人”,

将自己的失败怪于外地竞争者的到来。

那些充满地域优越感的人,

即使人家在这个城市生活了十多年,

已经为城市建设尽了力,交了税,

这个圈圈看似无形,却存在于每个大城市里,

巴黎、东京、除了纽约外的美国都有这样的人群。

只有纽约,因为标榜是属于全世界的城市,

无论你从世界上哪个城市过来

无论持什么护照,

只要进入纽约在纽约生活过,

纽约都把你唤作纽约客

就是这样的国际眼界(把你当自己人的笼络人心)

所以成为了全世界最一流的国际大都会。

但真正生活在纽约,

就会有人情味,就会有对着猪圈的亲密感了吗?

不会的,在纽约这个城市,

时刻都感觉冷,

时刻都要提醒自己今天休息明天就没饭吃了。

都不敢想买房子的事,

也不知道明天会在哪里,

纽约客经受不住生活压力与孤独而搬出纽约

实在太正常了。

拍拖成家都是奢望,何从去顾及“本地”主义。

感觉冷的人,

不但有华尔街的单身大亨们,

也有华人圈买了几十栋楼的华语富豪们,

更有生于纽约却找不到工作,

只好被迫跑去亚洲做英语老师的本地人们。

无法逾越的玻璃顶

无法融入的文化圈层

这里不分本地还是外地,

却是INSIDER与OUTSIDER的纽约

(相关链接:纽约帽子大游行欢迎你)

反映现实婚姻生活的日本电影 阶层固化下的日本屌丝无力翻身(1)

所以说用钱就可以买到“身份”与“地位”了吗?

就像许多人评论,只要你有钱,

住哪里都不是问题(不被歧视)。

但实际上自卑是无论多少钱都无法解决的心理问题。

你获得了身份,获得了公文证书

证明你是“有户口”的人,

然而你就真的融入到当地社会了吗?

本地口音本地出生本地祖孙三代的人一怼,

买多少套房子都能立马没了底气的,那是富而气短

说到地域之争,然后将自卑的心

用地域文化矛盾甚至是M型社会矛盾来掩藏总结了,

那是穷且气短

回到农村对着猪圈获得的人情味,

也只是建立在自我优越感之上的啊。

所以这根本不是住哪里的问题,

只要内心自卑地画了边界,便永远都还是“外地人”啊。

一部电影

七月中纽约举办亚洲电影节(NYFF)

看了一轮精华片,

其中有一片是妻夫木聪主演的《愚行录》

感想很大,

它是一部很适合夏天观看的影片,

导演石川庆被誉为是日本新一代导演中的标杆,

未来绝对指日可待,

这部片在威尼斯影展上映时,

意大利观众情绪浓烈,

当片尾揭晓凶手,整个电影院发出了惊呼。

随后满岛光与导演石川庆起身,

接受满场观众热情欢呼,

女主角满岛光凭该片获得影后

反映现实婚姻生活的日本电影 阶层固化下的日本屌丝无力翻身(2)

故事梗概

「一旦说出来,秘密就褪色了,不再闪闪发光,也不再特别了。」

妻夫木聪饰演周刊记者,在自己妹妹(满岛光饰)涉嫌虐待自己小孩而被逮捕之际,着手调查另一件届满一周年的灭门血案,访谈受害者的大学同学、工作同事、过往恋人。刚好分为六个段落,在推理小说的程式里,东欧灰暗色调的影像就像绳索套住观众的脖子,把观众悬吊在半空,一直到结尾才忽然剪掉绳索,让观众重重落地

反映现实婚姻生活的日本电影 阶层固化下的日本屌丝无力翻身(3)

之所以隆重推荐在夏日观看是因为它能解暑,

看完后通体冰凉,不只四肢,

更是从内心深处的降温

这是资本主义社会才存在有的阶级,

你我吵来吵去外地人和本地人

再怎样纷争与之相较

也不过是小巫见大巫,

因为你的我的,都是中国的

你努力,考上好大学,

改变自己及后代的命运都是可行的

在帝国主义生活过,

却会发现自己永远进不去一个隐形的圈层,

无论你多努力都好,

你始终都是一个OUTSIDER

而日本国的这场杀人案件揭示的,

正是“圈内人”与“圈外人”的纷争

OUTSIDER永远无法成为INSIDER,

这是帝国主义的遗憾。

反映现实婚姻生活的日本电影 阶层固化下的日本屌丝无力翻身(4)

与之相比,“中国式相亲价目表”、

“人民公园相亲角鄙视链”不过是

一群下层人士的圈层扮演游戏

优越感不知道从哪来的,

真正的上层早就在他们的圈子里找对象咯。

会出来改变你的命运?

(王思聪的网红励志片看多了)

「日本不是M型社会,而是阶级社会。」

日本在亚洲来说是一个阶级观念很重的国家,

他们面对第一次见面的人,

表面和和气气

实际上却用比相亲价目表还严格的标准帮你打分。

日本社会的经济阶级分明,

口音、地域、经济、家世、打扮,全都是阶级高下的指标。

直到现在,同辈之间通常会先确认彼此的年龄,

而决定是否该使用敬语

反映现实婚姻生活的日本电影 阶层固化下的日本屌丝无力翻身(5)

学校、社会的上下关系,

也时常是霸凌事件的起因。

即使考入名校,

也有内部生、外部生的阶级观念名校文化

日本的知名大学,

通常会开设幼稚园、小学直升大学部的

一条龙直升制度

处于阶级之上就能让小孩念私立学校,

家庭优渥,

孩子一睁眼、一长牙时,

学到的就是阶级社会。

一个很明显的栗子

日本漫画里以夸张戏剧感

凸显存在值的那群F4,就是内部生

反映现实婚姻生活的日本电影 阶层固化下的日本屌丝无力翻身(6)

像中国人所熟知的排名第三的庆应大学,

就有从小学、高中直升上大学的一群天之骄子

在纽约我认识几个,

这群小团体即使生活在纽约,

也习惯了把自己放在悬崖上,

用高高的眼光把你当成是悬崖下的难民,

他们伸只手出来和你hangout,

永远不可能接纳你

那是一个极为紧密的社群,

彼此袒护,不允许阶级流动,

内部的人永远享受丰沛的社经资源

外人千方百计想挤进来,

却难以打进内部生的圈圈

(这里铺开又有许多故事,

可以开个百万潜入上层社会的系列)

心思纤细的“外地人”、“穷人”,

比起日本永世的outsider,

你们真的没必要自怜。

反映现实婚姻生活的日本电影 阶层固化下的日本屌丝无力翻身(7)

人生赢家的幸福,多荒谬都正常

日本人比谁都清楚“向上爬”的定义,

在坚守贵族血统的学校,

家财万贵的千金公子

靠阶级拥有自己的小圈圈,

他们是不会接纳其余考进来的

平凡大学生外部生的,

即使他们再有

怎样美好的外表与优异的锋芒

再努力也不过是外部生。

所以在这部片里,

你看到许多人努力改变圈层

死者之一千金太太夏原貌美、富裕,,

满足任何人对白雪公主的任何憧憬,

有前途无可限量的丈夫,

也有可爱的小孩,简直是人生赢家

反映现实婚姻生活的日本电影 阶层固化下的日本屌丝无力翻身(8)

娶夏原的田向一直盘算着想娶富家千金,

爱情为晋升的方式,

而进大商社的女职员,

也往往以与男同事配对作为面试的标准之一。

穷女光子容貌极美又如何?

以为与搪瓷做的美丽公主夏园

因为性格相似而玩在一起,

自此走进圈子里,

却不知夏原有着结界:

「可以一起吃饭,

不要觉得我们是一样的。」

反映现实婚姻生活的日本电影 阶层固化下的日本屌丝无力翻身(9)

人性的好坏又可以一句带过,非黑即白吗?

这部片还有一个可怕的揭露是,

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欲望打量别人

没有人真的了解谁的人生,

在记者妻夫木聪的采访中,

可以发现当不同人述说同一个人的事迹时,

虽然都会说对一些事实,

但因有主观意识带入,

加上立场互异,

所以这些受访者之间也会

产生彼此截然不同的想法。

因此,同一个田向太太夏原,

有人说她是温柔善良的白雪公主

有人说她是爱耍心机的绿茶婊

你只能按自己的人生阅历去猜测,

这是一个怎样的人。

人生赢家展示出来的亮丽,

也是包裹在

肮脏的忌妒、怀疑、自我崇拜中去的。

可怜人物的失足,

也许是因为无知的向往,

可恶但不可恨。

这部片在日本上映时,

刚好扮演夏原被杀丈夫的角色,

田向扮演者小出惠介因为惹上桃色新闻

而连累电影被迫下画,

这是导演石川庆第一次执导剧情电影

《深夜食堂》名编剧向井康介改编、

被导演说成演技熟练

像开车的“老司机”的妻夫木聪

还有气场强大的女影后满岛光倾情努力

就这样被糟蹋,一粒老鼠屎坏了整锅粥。

可是石川庆导演却不怪罪小出惠介,

还称赞他的演技,

刚好也概括了本文的主旨:

善恶很模煳,

没有绝对的好人,

也没有绝对的坏人,

反映现实婚姻生活的日本电影 阶层固化下的日本屌丝无力翻身(10)

妻夫木聪在该剧一开始时,

扮演一个坐在巴士上打瞌睡的年轻人,

却被人长者霸凌,强迫其让座

这一幕是不是离我们生活很近?

只见他是让座了,

但却假扮成一个残疾人,

给霸凌者无声的反击

你唾弃年轻人不让座,

结果他身有残疾;

你羡慕衣着光鲜的工作菁英

却不知他落井下石骑着别人肩膀向上爬;

你赞美她温婉善良,

却不知她是八面玲珑的心机女

你不齿随便献身的轻浮女子,

她却只是个想要得到真爱

想要拥有家庭的可怜女人。

只看表象无法看清真相,

因万事不如表面所见般单纯。

所以我一向很少转帖,

很少义愤填膺随波逐流。

反映现实婚姻生活的日本电影 阶层固化下的日本屌丝无力翻身(11)

小百万与大导演

导演石川庆也很有缘分。

第一次见面是在亚洲电影节下的小CAFE,

文青风格,吃一碗沙拉,

我对他说,

我明天要采访你了,

他腼腆点头,

似乎还是那个东京大学物理系毕业

却跑去波兰学电影

罗曼·波兰斯基(Roman Polanski)的师弟。

回东京后很长一段时间没找到工作

他谦虚地笑说:

因为跟人家说我从波兰学电影回来,

人家会觉得『你哪位?』

我也不能怎样。

所以在很多剧组都有待过,

不管是帮忙写剧本或者

是当场记、剪片各种工作都接过,

混口饭吃。

但并没有放弃创作,

好几年时间他都带着这些剧本,

往创投、海外市场展跑,

终于获得机会拍摄自己的原创电影,

并一鸣惊人。

反映现实婚姻生活的日本电影 阶层固化下的日本屌丝无力翻身(12)

第二次见面是正式采访,

他穿得比我还随意,

问他那个问题:如何改变阶层向上爬

他的解答方式是:

阶级是视野死角,只有制作羡慕

才让人像瞎子一样飞蛾扑火。

但实际上别人的人生赢家生活里,

必然有你不了解的苦痛,

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幸福。

以下是百万的采访实录,花了好一番心机剪辑。

视频请点击这里:

假若没有王思聪的老爸,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改变阶层吗?纽约蔡百万对话日本《愚行录》导演,妻夫木聪是老司机

第三次见面是在曾志伟的终身成就奖庆功宴上,

百万拿了一堆东西狼吞虎咽

转头发现导演石川庆也在一旁胡吃海喝

还微服出访看《一念无名》,

咱们互指对方嘟囔着

但又不放弃咀嚼着食物

那刻大导演与小记者,

都因为吃相稍难看而有些尴尬。

反映现实婚姻生活的日本电影 阶层固化下的日本屌丝无力翻身(13)

反映现实婚姻生活的日本电影 阶层固化下的日本屌丝无力翻身(14)

私下问他妻夫木聪怎样一个人,说都结婚了,别想啦!

反映现实婚姻生活的日本电影 阶层固化下的日本屌丝无力翻身(15)

喜欢深度解读时尚、美国生活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仟与仟寻” ID:millionchoi(长按复制),微博:蔡百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