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可以说大家耳熟能详,连几岁的顽童都能朗朗上口,其实读者关注焦点往往是船过峡江的一路美景,再对比一下南北朝时期郦道元的《三峡》,你是否会感觉到这首诗是《三峡》的浓缩版?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我们这里搁下三峡美景不谈,且谈一下两篇诗文中为什么都提到了沿江重镇江陵?有人认为是古代南京江宁、金陵,也有人认为是现在的湖北江陵县,那么,他们提到的江陵到底是哪里?另外李白低达江陵后是直接在江陵城泊船上岸的吗?带着这些疑问,我们首先了解一下江陵城。

江陵城,也称作荆州城,江陵的命名源于长江出峡后的地理地貌,李白的另一首诗词《渡荆门送别》中“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已经做了最好的诠释,也就是长江在出三峡后的第一站就是位于丘陵到平原的过渡地带的江陵,江陵的北面、西北的依荆山余脉八岭山、纪山、雨台山和凤凰山等低矮丘陵,而城南面是长江天险,城市选址上符合山南水北的标准。

因为在古代,长江出三峡后进入中游的江汉平原与黄河进入下游华北平原的四溢漫流是不无二致,只是挟带泥沙的泥沙相对较少,因此在江汉平原腹地与汉江成交织混流的态势,也就是古云梦泽呈现的河湖纵横、沙洲遍布和泥沼成群的水乡泽国风光,大江南北,湖泊众多,是天然的分洪区,植被覆盖,泥沙少,一般水灾较少。现在的沙市区的东部正是古云梦泽的西端。至唐代云梦泽已大幅缩减,消失殆尽。

渡荆门送别李白是几言诗(古诗词里的地理)(1)

渡荆门送别李白是几言诗(古诗词里的地理)(2)

渡荆门送别李白是几言诗(古诗词里的地理)(3)

渡荆门送别李白是几言诗(古诗词里的地理)(4)

渡荆门送别李白是几言诗(古诗词里的地理)(5)

渡荆门送别李白是几言诗(古诗词里的地理)(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