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说做人的道理(过于在过错上下工夫)(1)

人有过,多于过上用功,就是补甑,其流必归于文过。


王阳明认为,每个人都会犯错,但如果过于在那个过错上用功,就像是补破了的饭甑,必然会有文过饰非的弊病。这也是许的人在自省后常犯的错误,这主要是因为人们自省有一个错误的认识:认为自省是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掩盖错误,而不是彻底地改正错误。

"文过饰非"出自唐·刘知几《史通·惑经》,意思是说人们用漂亮的言词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要是做工作、干事业,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过失、错误。问题在于,怎样对待已经出现的过失和错误。一种态度是,实事求是,问题是什么就承认什么,有多大就说多大,决不故意掩饰和歪曲;另一种态度是,报喜不报忧,用虚伪的言辞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即文过饰非。后一种行为——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很容易放大错误,带来重大灾难。历史上不乏这样的事例。


王阳明说做人的道理(过于在过错上下工夫)(2)


南朝陈后主"性愚,恶闻过失",他所重用的大臣也多是文过饰非之徒。其中他最宠信的都官尚书孔范,虽然形容举止文雅,善写五言诗,但实为曲意承欢的狎客,后主"每有恶事,范必曲为文饰,称扬赞美"。就是这样一群文过饰非的君臣,导致了陈朝的灭亡,统统成了隋文帝的俘虏。

因为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陈后主最终失去了江山,也害了自己。如果人们羞于面对自己的过失和错误,对其百般掩饰,也终将毁灭自己。相反,如果人们能坦然面对并努力修正自己的过失和错误,这些过失和错误就会成为我们人生路上的财富,为我们赢得成功和幸福。

事实上,过失和错误往往是成功的开始。正如美国一位大企业家所说:"年轻人需要多犯错,因为错误是事业发展的最好燃料,错误可以让你懂得如何扭转逆境,我们只要学会如何不再犯同样的错就可以了。坚持这样的(自省)原则,你会比那些保守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功。"


王阳明说做人的道理(过于在过错上下工夫)(3)


1886年5月的一天,在佐治亚州的亚特兰大市,药剂师约翰·潘博顿在自家的院子调制出一锅能提神解疲、减轻头痛、镇静心神的饮料。潘博顿将这锅液体带到药房,指示他的助理魏纳伯倒出一杯饮料来,并加入一些糖浆和水,然后添加些冰块,他俩尝过后觉得味道好极了。

当调制第二杯饮料时,助理魏纳伯误将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当做普通水加入了杯中,却使得饮料更加美味。因此,潘博顿没将饮料作为"头痛药",而是当做一般解渴的饮料来销售。因为里面含有古柯叶和可乐果,他们将这种饮料取名为"可口可乐"。如今,可口可乐已在一百多个国家畅销,成为全世界最受欢迎的饮料之一。


正是魏纳伯的一次过失成就了饮料界的巨星"可口可乐"。由此可见,过失和错误不只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负面影响,也有其正面价值。如果人们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过失和错误,就能够凭借过失和错误的正面价值获得成功。

然而,大多数的人自省时都只看到过失和错误的负面影响,忽视了其正面价值。他们害怕犯错,希望自己做的每件事都是正确的,以至于他们只想避免做错事,而不敢去尝试一些新东西,不去接触新的技术,不去接受新的事物,总是试图掩饰自己的弱点而不是去勇敢地克服它,因此,他们总是在原地踏步,甚至越来越糟糕。正如王阳明所认为的那样,既然错误已经发生了,就坦然面对,努力去改正;如果竭力去掩饰错误,就好像补已经破碎的饭甑一样,白白耗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对自己的发展也没有益处,这才是自省的真谛。


王阳明说做人的道理(过于在过错上下工夫)(4)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欢迎您在留言区交流。您的认可和鼓励,是我们精进的最大动力!恳请您把今天的内容转发给您的亲朋好友。不胜感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