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卢旺达总统卡加梅(Paul Kagame)和马克龙共同宣布,法国将自2015年以来首次向基加利派遣大使,这是法卢两国邦交正常化的重要一步。

值卢旺达种族灭绝事件27周年之际,法国总统马克龙5月27日在访问卢旺达首都基加利(Kigali)种族灭绝纪念馆时发表讲话,承认法国在卢旺达种族灭绝大屠杀中“负有责任”。

法国总统马克龙当天还承诺,不会让任何一个种族灭绝嫌犯逃脱法律的追究。但法新社指出,事实上,有好几个嫌犯正居住在法国境内。前段时间,法国警方突袭了塞纳河畔的阿涅尔,一位体弱多病的84岁老人被警方押走。此人名叫利西安·卡布加,是26年前惨绝人寰的“卢旺达大屠杀”头号通缉犯!随着通缉犯卡布加被逮捕,骇人听闻的卢旺达大屠杀,再度进入公众视线。

观看卢旺达大屠杀分析原因(重温电影卢旺达饭店)(1)

▲ 基加利种族灭绝纪念馆里陈列的受害者遗骸。(法新社图)

一个人救1268人,可在100万死者前却显得微不足道

《卢旺达饭店》这部电影就是以这场惨绝人寰的卢旺达大屠杀为背景改编,讲述了一位卢旺达胡图族饭店经理保罗·路斯沙巴吉那在种族仇杀中设法挽救1268位图西族及胡图族难民的故事。

观看卢旺达大屠杀分析原因(重温电影卢旺达饭店)(2)

电影《卢旺达饭店》宣传海报

1962年,卢旺达宣布独立后,胡图族与图西族两部族之间矛盾重重,多次发生冲突,激进派胡图族对图西族进行了一场惨绝人寰的种族大清洗,想要将占全国15%人口的图西族,彻底灭绝。

电影的主角保罗是卢旺达一家高档酒店的客房经理,每天周旋于下榻在酒店的各国政要和富豪中间,他衣冠楚楚一丝不苟,迎合每一位客人的需求和喜好。

保罗是胡图族人,而他的妻子塔莎娜却是图西族的,对他而言,在动荡的时局中,保护自己异族的妻子和三个孩子,成为了他最重要的使命与挑战。

在这场灾难中,卢旺达饭店成为了仅有的避难所之一。他一连串的自救和救人行动,把家人、亲友,几十个孤儿,以及各方逃难来的图西族安排进自己的酒店,利用职务之便,动用人脉、金钱贿赂,一点点地从枪口和刀口下保人。

为了连根拔起,胡图族杀人不分男女老幼,哪怕只是襁褓中的婴儿也不放过,女人要么被直接杀害,要么就被关起来,凌辱玩弄至死。

生机总是转瞬而逝,恐惧和危险却时刻逼近,他们的命运从没有掌握在自己手里。不管怎么说,能够进入卢旺达饭店的人,都已经算是幸运的。保罗继续保护着这些难民,多次九死一生,险些丧命,然而坚持到最后,他最终救活了1268个人。

1268,这个数字,在100万死者面前,显得如此微不足道。但是,这大概也是一个人能力的极限了。

电影中这似乎是个不错的结局,然而在现实中,这场屠戮远远没有结束.......

影片将一个残忍又朴实的故事铺现在我们面前,让更多的人记住了这段历史,也让更多人认识了这世界的残酷。

马克龙:承认法国“有责任”,但非“帮凶”:出没在沼泽、山丘和教堂的屠杀者里没有法国面孔

马克龙在面向百余人的讲话中表示,法国“长期选择沉默而不是调查真相”,“我怀着谦卑和尊敬,向你们承认我们的责任”。但他同时强调,法国不是卢旺达种族灭绝的“帮凶”。

马克龙此次访问卢旺达的目标是,在法卢两国经历了“长达27年的苦涩疏远,不解,数次诚挚、但未果的重归于好的尝试”之后,最终“完成”法卢两国邦交的正常化。

观看卢旺达大屠杀分析原因(重温电影卢旺达饭店)(3)

图为马克龙在纪念馆讲话。(法新社图)

早在马克龙之前,2010年,时任法国总统萨科齐在1994年种族灭绝发生后首次访问卢旺达。萨科齐当时承认,法国当局在事件中犯下了“严重错误”,因“盲目”造成了“惨重的悲剧性”后果。

马克龙则在周四的讲话中强调,法国并非种族灭绝的“帮凶”:出没在沼泽、山丘和教堂的屠杀者里没有法国面孔。流淌的鲜血没有玷污法国武器和法国军人的名誉,这些战士曾亲眼所见难以形容的悲剧,他们包扎伤口,强忍泪水。

然而可惜的是,在事件结束后,“一些法国领导人虽清醒、勇敢地(将事件)定性为‘种族灭绝’,但法国却未能得出恰当的结论”。马克龙说。

因为太想阻止区域冲突、甚至内战,法国选择站在了实施种族灭绝的政体这一边,而无视了最清醒的观察者发出的警告。法国对此负有沉重责任,暴力升级最终导致了法国最不想看到的一幕发生。

学者:马克龙的讲话在法国责任的问题上仍“含糊不清”

与此前卢、法两国人士期待的有所出入,马克龙并没有在27日的讲话中为法国在卢旺达种族灭绝事件中扮演的角色“道歉”。

卢旺达种族灭绝幸存者协会“Ibuka”法国分部主席Egide Nkuranga对马克龙总统未“以国家名义明确致歉”,“甚至没有请求原谅”而感到遗憾。但让他稍感欣慰的是:“他(马克龙)试着去解释种族灭绝与法国的责任。这很重要,说明他理解我们。”

“幸存”协会成员、法国卢旺达问题学者格拉内(François Graner)则认为,马克龙总统的讲话有“历史象征意义”:“(这)是很感人、历史性的一刻,通过这一讲话,马克龙的威望又得到了提高。”

但格拉内同时指出,马克龙的讲话在法国责任的问题上仍“含糊不清”:“总统使用了很精准的词汇为(法国)外交、军队和政策挽回声誉;明确否决法国是‘帮凶’的指责;却对法国在卢旺达不可告人的行动上态度含糊。”

1225页的调查报告:法国“ 盲目 ”支持种族主义政权

法国在卢旺达种族灭绝事件发生前后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这个敏感问题一直是法、卢两国之间的一道坎,甚至导致巴黎和基加利在2006至2009年间一度中断外交关系。

而马克龙本次讲话的论调则与法国历史学者杜克莱尔(Vincent Duclert)的调查结论一致。

这份1225页的调查报告指出,“法国盲目地支持一个腐败、暴力、种族主义政权”的机制。历史学者们认为,法国走上歧途一方面是由于时任总统密特朗与胡图族总统的私人关系,致使法国满足了后者的所有军备需要;另一方面则归咎于金字塔式的权力运行,导致法国总统的三军总参谋长取代了行政机构甚至军事系统,无视各渠道发出的警报,对形势做出错误判断。对该报告的结论,卢旺达总统卡加梅(Paul Kagame)则表示 “将就接受”。

1994年卢旺达灭绝种族事件回顾

卢旺达国内有三个族裔:胡图族(约占人口85%)、图西族(14%)和特瓦族(1%)。卢旺达种族灭绝大屠杀发生于1994年4月至7月间,是胡图族对图西族及胡图族温和派有组织的种族灭绝大屠杀,共造成80~100万人死亡。大屠杀得到了卢旺达政府、军队、官员和大量当地媒体的支持。除了军队,对大屠杀负主要责任的还有Interahamwe和Impuzamugambi两个胡图族民兵组织,同时大量的胡图族平民也参与了大屠杀。

观看卢旺达大屠杀分析原因(重温电影卢旺达饭店)(4)

卢旺达大屠杀纪念馆内的受害者照片

1990年,侨居在乌干达的图西族难民组织卢旺达爱国阵线(RPF)与胡图族政府军爆发内战。在周边国家的调停和压力下,1993年8月,卢旺达政府及爱国阵线在坦桑尼亚北部城市阿鲁沙签署旨在结束内战的和平协定。即将到来的和平令卢旺达政府高层中的极端势力感到恐惧,他们逐渐对时任总统朱韦纳尔·哈比亚利马纳感到不满,认为他在与爱国阵线的谈判中让步太多。

1994年4月6日,布隆迪和卢旺达总统Juvénal Habyarimana在一起受火箭袭击的飞机失事中死亡引发了延续数周的集中、有系统的大屠杀。据估计,15万到25万妇女遭强奸。

4月7日,无线电视台千丘自由广播电台—电视台广播说,飞机失事是爱国阵线和联合国士兵所为,并煽动消灭“图西蟑螂”。同日晚些时,总理阿加特·乌维柳吉伊马纳连同奉命保护她的10名比利时维和士兵在她家中遭卢旺达政府士兵野蛮杀害。其他温和派胡图族人士也遭类似暗杀。比利时在其部队遭不测之后,撤出其剩余部队。4月21日,在其它国家要求撤除部队之后,联卢援助团部队由最初的2165人降至270人。

6月22日,安全理事会授权组建由法国领导的人道主义特派团。以法国军队为主力的代号为“绿松石行动”的特派团,拯救了卢旺达西南部数百名平民,但也有声音指责特派团让参与灭绝种族的士兵、官员和民兵通过他们保护的区域逃离卢旺达。在其它地区,屠杀一直持续到1994年7月。

来源 欧洲时报、凤凰网、豆瓣等

编辑 孟艳娜

校对 张磊

审核 田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