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次二经:独苏山、蔓渠山

葌山向西一百五十里,就来到了独苏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但水源丰富。独苏山向西二百里,蔓渠山坐落其间。山上金玉矿产丰富,山下竹子、箭竹等植物茂密。伊水在山中发源,向东流入洛水。蔓渠山的当家神兽名为马腹。马腹长着老虎的身体和人的面孔,叫声像婴儿啼哭一样,凶猛食人。

山海经中奇珍异兽(人面异兽体似虎)(1)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山海经档案:独苏山、蔓渠山分别是中次二经山脉的第八、第九座大山。独苏山可以作为气氛组,忽略不计。金玉遍地的蔓渠山,居住着名为马腹的异兽,马腹虽然名字中带马,却和马一点儿关系都没有。马腹人面虎身,声如婴儿,凶猛食人,属于喜欢吃荤的凶猛异兽。

山海经中奇珍异兽(人面异兽体似虎)(2)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原文:又西一百五十里,曰独苏之山,无草木而多水。又西二百里,曰蔓渠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竹、箭。伊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洛。有兽焉,其名曰马腹,其状如人面虎身,其音如婴儿,是食人。

山海经中奇珍异兽(人面异兽体似虎)(3)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声明:某种程度上,《山海经》是一本关于我国古代山川地理河流的百科全书。就山海经的内容而言,也有人将《山海经》戏称为《山珍海味经》或《古代旅游食宿指南》。经研究,《山海经》不是一时、一人所作,而是从先秦到秦汉,经过各个时代不知名作者的编写补录形成的文集。从古至今,对于《山海经》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过,相关著作更是汗牛充栋。今天市面上主流的《山海经》版本,是经过西汉文学家刘向、刘歆父子编辑整理,晋朝风水大师郭璞做注而成。

《山海经》以中原一带为中心,按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依次勾勒出当时九州之内的山川地理情况。现代版本的《山海经》,共有文章十八篇,内容涉及五花八门,为读者勾勒出一个光怪陆离的奇幻世界。本文以市面上通行的《山海经》版本原文为依据,在原文翻译的基础上,再加上小编自己的理解,以读书笔记的形式写成,个人主观性比较强,再加上个人学识有限,肯定有错误疏漏之处,还请多多包涵。如有争议,以读者为准,小编虚心受教。

歪念山海经节选

歪念山海经:昼伏夜出人面鸟,炖肉熬汤味道好,防暑降温有奇效

歪念山海经:荒山野岭草木绝,四翼怪鸟声似鹊,独木犬尾治腹泻

歪念山海经:深山冬夏雪花飘,无枝巨木百仞高,北海之滨听波涛

歪念山海经:人面蛇身好玉器,爱吃山猪和公鸡,祭品不需放大米

歪念山海经:马尾异兽生四角,红身赤尾六足鸟,形似喜鹊警惕高

歪念山海经:四脚人鱼能治脑,似犬天马披白毛,去瘤鶌鶋能管饱

歪念山海经:水草三年一结果,瘴疠之气无处躲,飞鼠无翼似电掣

歪念山海经:牛身赤尾治癫狂,雌雄同体文五彩,鱼首猪身顺肝肠

歪念山海经:六目异兽似巨蟒,四翼三足飞八方,所过之处皆慌张

歪念山海经:羽毛雪白似乌鸦,明目提神治眼花,深山老林来安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