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则新闻报道:

秦先生的女儿小丽正在读初三,据他回忆,小丽平时学习很认真,也许是要考试的缘故,她的学习成绩有所下降。

事发当天,小丽偶尔打开电脑玩游戏,出于对学习的考虑,秦先生严厉地批评了她浪费时间。

然而,万万没有想到是,她居然选择死亡来回击父亲,一口喝下半瓶农药,最终医院抢救无效,未能将女孩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这种因家长批评导致孩子走向极端的新闻近年来屡见不鲜。

孩子心理脆弱、敏感是一方面,很多时候也跟家长批评孩子的方式不正确有关。

陶行知三颗糖的故事真的吗(陶行知与四块糖的故事)(1)

每当孩子犯错了,作为家长常常被愤怒、失望、焦虑等情绪所裹挟,批评孩子起来口不择言,更谈不上注重方式方法。

殊不知,这种狂风骤雨式的语言“敲打”,就像一场暴力,打碎的是孩子的心。

既不利于孩子改正错误,也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孩子容易自卑、玻璃心、甚至产生情感障碍。

1、什么才是正确而深刻的批评教育?

好的批评,应该是启发、引导、唤醒。

重要的是唤醒孩子的内在心灵,引导孩子自己去思考与反省,从而自觉地改正自己的行为。

否则,孩子的错误行为还是会像草一样,“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与4颗糖的故事,点醒了很多不懂批评的家长:

陶行知先生在担任一所小学的校长时,看到一个男孩子用泥块砸同学,当即制止了他,并要他一会到校长办公室去。

当陶行知回到办公室,发现男孩已经早他一步到了。陶行知没有批评他,而是送了一块糖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

陶行知三颗糖的故事真的吗(陶行知与四块糖的故事)(2)

接着,陶行知又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糖给他,说:“这块糖也是奖给你的,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

男孩迷惑不解地接过了糖。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说:“据我了解,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有跟坏人斗争的勇气,所以我再奖励你一颗。”

这时,男孩感动地哭了:“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

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递给男孩:“为你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

待他接过糖,陶行知说:“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陶行知与四块糖的故事,体现了批评的艺术。

用温和的力量,在保护孩子自尊与脆弱心灵的同时,唤醒了孩子内在的自省能力。

2、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什么?

这个故事,揭示了批评孩子时,应该注意的5个重要内容:

调查后再评判

孩子犯错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时是孩子主观刻意为之,有时是客观因素造成的,有的是不小心,有些是态度问题,有些是出于善意的动机······

比如一个孩子不小心把一大盆水洒得到处都是,但其实他只是想悄悄倒水给妈妈洗脚。

这就要求家长在批评孩子前先冷静下来,调查清楚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再评判,并且给孩子解释、申诉的机会。

就像陶行知先生,在调查清楚事情原委后才与学生沟通对话。

这样才会对整个事件有一个更全面、清楚的认识,家长跟孩子对话时更有针对性,孩子也会更心悦诚服地接受家长的批评。

否则,如果家长只凭自己的主观臆断和猜测、不分青红皂白地对孩子横加指责,很可能会误伤了孩子,破坏孩子对父母的信任,造成亲子间隔阂。

注意时间和场合

古训有云:“爱子七不责”,对众不责、愧悔不责、暮夜不责、饮食不责、欢庆不责、悲忧不责、疾病不责。

这其中,家长最容易犯的就是当着很多人的面批评孩子,大街上、学校里、亲朋好友面前、老师的办公室里。

孩子再小,也在时时刻刻努力维护那颗小小的自尊心。

当众批评孩子,孩子会感觉没有面子,心里想的只是赶紧逃离这个让人窘迫的情境,产生的更多是对父母的厌烦和逆反心理,无法真正听进父母的话、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这种情况下的批评,对孩子与家长都有害无益。

陶行知三颗糖的故事真的吗(陶行知与四块糖的故事)(3)

故事中,当陶行知看到男孩扔石块砸人时,为什么没有立即批评那个孩子,而是让他单独去办公室找他呢?正因为陶行知深谙此道理。

作为孩子最爱的父母,更不要轻易破坏了孩子的自尊心。

尊重孩子,注意语气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批评孩子时,特别要注意语言。

威胁、恐吓、嘲讽、侮辱性的语言,会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破坏安全感,他们容易对自我产生怀疑,陷入无尽的自卑与恐慌里。

陶行知三颗糖的故事真的吗(陶行知与四块糖的故事)(4)

家长跟孩子对话时,应对事不对人,尊重孩子的人格,不要夸大孩子的错误。

语气诚恳、平和,单纯讨论事件本身,不给孩子贴负面标签,如“没用”“蠢、笨”等。

语言简洁、点到为止

“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待男孩接过四颗糖,陶行知也结束了这场充满智慧的批评教育。

反观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批评孩子时唠唠叨叨、说不到重点上,还爱扯东扯西、翻旧账,难怪孩子不喜欢听。

家长要注意把握批评的度,多用提醒、暗示、启发的办法。

批评的话语不在多,在于简练、精妙,一语中的,点到为止。

因为孩子其实很聪明,父母把话说到一定程度他们自己就会意识到问题所在,说的太多了反而会厌烦、违拗。

既要看到缺点、也要发掘优点

在这个故事中,陶行知非但没有直接指出男孩的错误,反而一直在循循善诱,发掘了男孩的几个优点:守时、尊重人、正义感、勇于认错。

这是一种正面管教法,用积极、正向的因素去影响孩子。

陶行知三颗糖的故事真的吗(陶行知与四块糖的故事)(5)

在批评孩子时,家长也应当学习这种多表扬少批评的方法,既要看到孩子的错误,也要发掘孩子的优点,这样孩子会觉得父母是公正的,不会觉得父母只盯着他的缺点看不到优点而不满。

而且,具体地帮助孩子发现他身上的优点,是一种积极的暗示,会提升孩子的自我价值感,促进孩子自觉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3、什么情况下才需要批评孩子?

对孩子的批评需要适度,有两种情况是需要家长及时批评,指出孩子的错误的:

  1. 孩子对其所犯的错误是明知故犯;
  2. 该错误行为是初犯,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习惯。如果形成了稳定的坏习惯,批评这个工具就失效了,并且会越批越严重。

批评的矛头必须是对事不对人,才可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比如我们可以批评孩子不应该做出“撒谎的行为”,但不能说孩子因此就是一个“撒谎的人”。

这等于给他判了“死刑”,使他感觉彻底没希望了。并且当我们破坏性地批评孩子时,扼杀的是孩子精神人格,伤害的是孩子的自尊和自信,贬损的是他的自我价值,使他失去改掉缺点把事情做好的动力。

我们批评孩子的目的是让孩子改掉缺点,以后不再重犯,并且能够做对的事情。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家长一定要讲究批评的方法,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4、简单有效的“三明治”批评法

如何让孩子愿意用心听家长的批评并且乐于改正呢?这就要求批评时讲究技巧和艺术了。今天给大家介绍被很多心理咨询师、教育专家推崇的“三明治”批评法

第一步:肯定。

第二步,提建议。

第三步,鼓励和希望。

把批评夹在两个表扬中,就像“三明治”。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小明和小强在数学考试中,都因为粗心大意丢了一些分数,下面看看他们各自的爸爸是怎样批评的。

小明爸爸:

“你怎么总是这么粗心大意呢?!和你说过多少遍了,计算结果一定记得写上单位,什么时候能长点记性?回去好好想想!”

这样的批评方法,可以想象孩子是怎样的心理感受,更不用说有接受批评积极改进的决心了。

小强爸爸:

“这次考试,有几个有难度的题,都解出来了,很厉害,不容易!哦,不过,还记得之前做练习题时,爸爸曾提醒过你的要细心,计算结果要写上单位吗?如果更细心一点,分数就会更好了。总的来说,你对知识的掌握不错,以后的考试,让爸爸看到你的细心和对细节的把握,好吗?”

小明爸爸直接了当,毫不掩饰失望和焦虑的情绪,把这种情绪一股脑儿倾倒在孩子身上。我们需要明确,孩子的进步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伴随着反复的试错和对细节的改进。当孩子学说话时,家长都能接受孩子不标准的发音。可为什么孩子长大了一点,就失去了这种耐心呢?相比掌握有效的批评方法,着急和焦虑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我们再看小强爸爸运用的“三明治”批评法——

第一步:肯定。

“ 有几个有难度的题,都解出来了,很厉害,不容易。” 这是个很好的心理铺垫,孩子听到这句话,悬着的心就稍稍放下了,也就更容易接纳批评。

第二步:提建议。

“哦,不过,还记得之前做练习题时,爸爸曾提醒过你的要细心,计算结果要写上单位吗?如果更细心一点,分数就会更好了。” 像是随口一说的批评,并没有回避问题,但听起来并不刺耳。

第三步:鼓励和希望。

“总的来说,你对知识的掌握不错,以后的考试,让爸爸看到你的细心和对细节的把握,好吗?” 在期盼中重复问题,虽然不“尖锐有力”,但孩子仍可以明确问题所在,明确之后改进的方向。

期望孩子进步的前提,是家长自己也在做得更好。“三明治批评法”不仅用于批评孩子,也可用在工作沟通中,而孩子经历过家长的“三明治批评法”,也有利于他在社交和集体活动中更好地和小伙伴沟通,提升他的领导力。

陶行知三颗糖的故事真的吗(陶行知与四块糖的故事)(6)

正确而深刻的批评教育,一定是充满爱和温暖的教育,如春风化雨一般,唤醒孩子心灵深处的天赋理性与内在力量、让他自己去领悟、去改正,有助于孩子自省意识与独立人格的培养。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陶行知

本文来源:首都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