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白的几篇文章和视频都是围绕土木工程就业来说的,尤其是关于设计院工作的这篇文章引起了网友热议。很多人觉得小白写出了设计院的真实现状,但是也有人质疑:你只会说设计院不好,也没见你说能够去哪里呀?

高大上的设计院,如今江河日下,土木工程人就业何去何从?

实际上小白之前就做过推荐,我个人对于土木工程工作的推荐排序是:公务员>甲方>设计院>施工单位。所以公务员当然我是最推崇的,但是我也知道,现在公务员竞争真的很激烈,一般人想考上真的不容易,而且还有人觉得体制内束缚太多,不想进入体制的。

那么小白今天就再带来自己的思考,除了进入体制,土木工程人是否还有别的出路?

一、最热门的选择——转行程序员

看起来很俗套的选择,现在说土木行业不行,动不动就拿计算机来比较。同样是996,人家年薪大几十万,而设计费可是二十年没涨了。

所以,很多土木人,决定同样是加班,为什么不去干程序员呢?

小白先说我的看法:我不推荐转行去当程序员。原因是,程序员的工作环境其实和设计院差不多,都是枯燥且压抑的,如果你忍受不了设计院的工作,那么你也很难干好程序员。

那么你会说,程序员钱多呀,确实如此,同样是加班,我宁愿给互联网公司打工,获得相对等值的回报,也不愿意让设计院剥削。但是转行是需要成本的,虽然编程这门手艺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上手没问题,但是要到独当一面的程度,职场走上正轨,你需要做好2-3年收入不理想的准备。

而且程序员这个行业,目前也是人满为患,本专业毕业生都还没消化呢,我们转行者想立足,可能性有,但是需要付出的也不少。所以,你会看到,很多行动力强的设计师,跳到程序员之后发现适应不了,又跳回土木的情况。

各位过来人谈土木工程就业(土木工程就业季)(1)

二、转行金融——利用专业背景

很多人说金融目前也不好混,没有关系和背景,你一样难以出头。我这个建议不是让你去干纯金融行业,而是利用专业背景,进入投行或者券商,专注土木行业的调研工作,这方面人才在以上公司虽然需求量少,但是还是很稀缺的。

其实房地产甲方搞建设,与其说是干工程,不如说就是搞金融,搞资金,建设已经是很下游的产业链了。我们现在就业,当然需要往上游发展,那么进入金融机构,来和甲方对接,当然是个不错的选择。

所以,如果你本科学的是土木,那么研究生的时候可以考虑考金融专业,毕业以后你就具有了跨行业的属性优势。土木和金融结合在资产证券化和融资估值方面具有优势。

你需要为公司判断某项目是否存在盈利空间,毕竟银行和券商在某种意义上是建筑公司的甲方,综合判断甲方的投融资请求。我个人觉得这条出路有可能性,做甲方的甲方,身份马上提升了。至于能不能跨专业考研成功,我只能说我的一个本科同学是做到了的。

各位过来人谈土木工程就业(土木工程就业季)(2)

三、深耕本行业——开拓智能建造

大家经常会提起一个现象,就是施工现场年轻人越来越少了,大家宁愿去城市里跑网约车,送外卖或者送快递,也不愿意去工地上打工了。

工地上留下的师傅四十岁都算是年轻的了,那么土木建设行业即将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十年二十年后,工地上没人干活了怎么办。

实际上这本不该是我们操心的问题,等到那时,第一个情况就是,现实倒逼企业,提升工人待遇,当你把待遇提升到比白领还高几倍的时候,自然大家愿意重回工地了。

第二个情况,国家预料到这种情况,已经开始布局智能建造,来应对可能发生的工地人手不足的情况。2020年7月3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改委、工信部等13个部门发布《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

意见中对于中国智造2025年和2035年所要达成的目标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传统的人口红利已经消失殆尽,我们必须发挥施工机械,组织,技术的智能化,来代替人工的行为。

那么对于土木人来说,如果你不愿意转行,本专业还是有发展空间的,但是前提是你的眼界需要打开,不能再把传统的测量,打灰,绑钢筋当成土木工程的全部。

你需要跟随技术和理念的进步,不断开拓视野,把之前的粗放管理转变为精细化管理,从智能规划、智能设计、智能建造、智能养维护和智能防灾减灾等多维度提升自己。这样,在面临之后的建造业大洗牌时,我们才能从容应对,避免被淘汰的命运。

各位过来人谈土木工程就业(土木工程就业季)(3)

其实,土木人可能的出路还有不少,本文无法完全列出,也仅是小白浅显的想法。每个人的职业道路,更多地可能需要你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思考,走出符合自己能力特色的那条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