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松山 松山医学在线 2018-11-03

久病必瘀的表现(松山论健久病久治)(1)

事件回放

郭大爷71岁,近几年服用了保健品增强免疫,身患多种疾病服药十余种,胃胀难受消化不良已多年,近期轻度贫血。

20年前因泥沙样胆结石数年不愈把胆囊切了,逐渐腹部胀满隐痛,后来胃部也开始隐痛、偶尔腹泻,长期服用保胃药,2017年胃肠镜检出多个息肉。10年前又患高血压、冠心病,各种降压药3种、冠心病用药4~6种。

30年前因腰部隐痛、尿中红细胞多诊断了前列腺炎,2014年因尿血手术探查止血,确认属前列腺癌的早期、癌症并未转移,长期预防癌症复发用药3种。近年走路夹不住尿、夜间尿频,2018年每日夜尿6~8次,影响睡眠渐至彻夜难眠,镇静安神药又引起过敏性皮疹、瘙痒难忍。

松山医话:

1、药多会伤胃

急性病、重病不能早期发现与及时诊治就进入慢性迁延期,年老体弱、机体免疫下降又使得各种疾病相继而来导致疾病缠身、用药太多。服药后无非三种结果:痊愈、改善、效差,长期服药治疗诸多疾病是各科病情需要,久治不愈又难解联合用药、长期用药之困局。

之所以用药复杂是因为合并了多系统疾病,加上平时给予的免疫调节治疗,都属综合性治疗:帮助消化、预防肿瘤、活血降压、安神镇静,甚至调神经、抗过敏好不热闹,涉及心脑血管、泌尿生殖、皮肤消化、神经血液等全身上下。零食过多、饮食不当尚且导致肠胃不适,吃药太多就不损伤肠胃?中医认为“六腑以通为用”,意指胃肠道、胆囊、膀胱等脏腑保持通畅,才能发挥正常消化功能。郭大爷长期胃胀不适、腹胀腹泻,除了胆囊没了,还与长期大量用药增加胃肠负担并损伤其功能有关,也加重了慢性消化不良。

2、药多隐患多

药品说明书的药物毒副反应仅指单一用药,求医问药也主要追求疗效,当不良反应不典型时会掩盖潜在、较轻的异常反应,特别是与所患疾病相互干扰、表现一致时更容易混淆,虽然都看似必用之药,久而久之药物不良后果会累积不少。

短期用药、单味用药安全可控,不代表长期、多药、各系统间综合用药同样安全,实际用药后的临床隐患完全难以从单药的说明书中获取用药指导,也无临床研究数据参考,原因在于各种组合用药因不同个体而制定会各不相同,根据用药综合反应给予相应调整才是临床治病,要重视药品说明书对长期用药和组合用药安全性提示的局限性。

用药有祸害与突发意外灾难或许很近,对长期用药的老年人、慢性病的影响,医生也无法预知。单一用药与复杂用药的关系,类似于单个社会人与社会群体间的复杂关系,受干扰影响很多而分不清、理还乱。

3、防患应思变

药物调节病理也干扰生理,能治病也可能伤人。多药联合、长期用药都伴随不同的治疗反应与药物副反应,调整用药的依据也是据此临床反应而定,防范多药联合应用隐患应考虑两个方面:

首先,尽量避免长期用药和尽量少用药,同类功效药实施合并。比如,减掉并无实际价值的前列腺癌预防性用药,对高血压和冠心病实施用药合并而非单一病种用药,方法应该以试探性、逐步减量减药的方式。

其次,发挥中药的整体调节优势。通过健脾养胃、行气导滞改善胃肠功能,减轻化学药对肠道的直接损伤,从而改善胃胀腹胀的症状;温肾补阳、调节泌尿生殖功能,改善老年人肾虚导致的遗尿、夜间尿频;养心安神调节睡眠,佐以活血化瘀、平肝潜阳控制冠心病和高血压的病情。中药处方的特点在于既协调各系统疾病,又有个体化的用药,从而降低长期多药应用的不足。

久病必瘀的表现(松山论健久病久治)(2)

久病必瘀的表现(松山论健久病久治)(3)

(华西都市报第24期2018-11-03)

久病必瘀的表现(松山论健久病久治)(4)

久病必瘀的表现(松山论健久病久治)(5)

刘松山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省中医院

血液科主任、主任医师、四川省名中医

新浪微博:四川省中医院血液科刘松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