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美食却掌握在自己手中。爱美食、爱探店、爱做早餐的二胎90后宝妈。大家好我是珠珠。"

自古以来,人们都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自然,作为临海地区的汕尾自然也不例外,由于土地贫瘠狭小,所以这里自幼便经商为业,并大力发展水产行业,其中海菜便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元素。

紫菜最初的样子,汕尾人的海菜淘金经历(1)

海菜,简而言之,就是各类海藻的统称,在海洋沿岸的礁石和峭壁上,每逢退潮,都会有一些海藻覆盖其上,伸展身躯,宛若黑墨蔓延开来,颇有种克鲁苏的感觉。

紫菜最初的样子,汕尾人的海菜淘金经历(2)

最早知晓这份美味的是沿海地区的渔民,那时的渔民迫于生计,很难吃上白米饭,很多时候只能吃野菜卫生,因此,紫菜等海藻便逐渐为渔民们所接受,并喜爱起来。

不仅如此,海菜还颇为受欢迎,《潮州志》终究有所记载,南澳地区就已经有了比较专业的采摘野生海菜的船队了,并且还占据当地税收的一半左右。不过,采摘的过程仍然十分凶险,需要两人写作,一人腰间绑绳下落礁石间避过浪潮,另一人则注意浪涛,护佑伙伴,两者缺一不可,只是即便谨慎行事,仍然不免有意外发生,甚至于丧命也并非奇事。

紫菜最初的样子,汕尾人的海菜淘金经历(3)

源于此,长达千年的时光里,紫菜等海菜始终无法走到沿海地区外的地方,只能作为部分地区的调料品,以及个别有钱人的用药(古时人们不明微量元素,缺碘的话,紫菜能帮其补充。)

伴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以及养殖保鲜技术的突破,现在的海菜逐渐走出了沿海地区的限制,更多的为人们所接受了。

紫菜最初的样子,汕尾人的海菜淘金经历(4)

海藻大致可分为绿藻,褐藻,红藻,而紫菜是属于红藻这类集体中的分支里面。

而人们现在也不必像以往那样进行危险的采捕作业,现在多为养殖行业,通过将海藻附在绳网竹棍上,然后安置在海中任其生长蔓延开来,等到成熟期的时候便可以选择合适的部分收割烘烤,直到柔韧干瘪的时候,便可以进行搬运和售卖了。

紫菜最初的样子,汕尾人的海菜淘金经历(5)

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便是不易掺沙。野生的海藻由于攀附在礁石之上,任海浪一遍遍冲刷,自然会带了不少沙子,需要二次清理。而人工饲养,则进一步避免了这样的情况,沙砾随着海水而清理干净。

如今紫菜越来越成为寻常百姓家的调味品了,尤其是在汕尾地带,紫菜拿来滚汤,无需增加味精食盐,本身就带有一种海的味道,鲜咸可口,尤为令人欢喜。

紫菜最初的样子,汕尾人的海菜淘金经历(6)

如果适合的话,可以参杂些许海鲜,比如鱼丸,虾皮等都能够搭配着紫菜鲜上加鲜,有种令人化开来班的美味。

只是这些年里,偶尔离开汕尾,在外工作的时候,两个蛋一张紫菜也能敲出令人愉悦的美食节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