骚体赋与散体赋的区别(骚体诗和乐府诗的特点)(1)

一、骚体诗

骚体诗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发展创造的新诗体,主要有以下特点:

(1)以六言以主、兼以杂言,常常夹用语气助词“兮”。

(2)押韵也比较自由。

骚体诗押韵比较自由,不要求一韵到底,如《离骚》一共转了八十几次韵。由于受楚地民歌影响,押韵也与民歌一般,只求谐美,并不十分严格,但平仄通协的现象很少。

(3)每首也有分章,但不再如《诗经》中复沓。

骚体赋与散体赋的区别(骚体诗和乐府诗的特点)(2)

二、乐府诗

(1)杂言渐趋向五言。

(2)多采用叙事手法。如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又如《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烹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全诗采用叙述的手法,道出一个“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老兵眼中的家乡情景。

骚体赋与散体赋的区别(骚体诗和乐府诗的特点)(3)

(3)用韵也较自由。

有一韵到底的,如上面的《十五从军征》,其中“谁”字同时押了两次韵,不避重韵;也有中间换韵的,如《折叠饮马长城窟行》;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辗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此诗转了五次韵,有两句一押,有四句一押,也有六句一押的,换韵极其灵活。

(4)语言多平易通俗。

初期乐府诗多来自民歌,所以语言多平易通俗。后来,文人模拟乐府在内容上从汉乐府的叙事为主转变为以抒情为主;在形式、手法上,则借鉴其通俗明快而又加以“雅化”,增添了文人色彩,提高了艺术品位。

骚体赋与散体赋的区别(骚体诗和乐府诗的特点)(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