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中,皇帝萧选为了坐稳皇位,虎毒食子、杀功臣、毁名臣……步步算计与心机,把朝堂搞得乌烟瘴气,成为了观众心目中十足的昏君。

然而,大梁皇帝萧选真的是一个昏君吗?话不多说,先为皇帝萧选喊个冤。皇帝萧选不仅不是昏君,而且还是个明君。靖王和梅长苏赢得了储君之位,而皇帝却赢得了社稷江山。

琅琊榜梅长苏知道皇帝的身份(皇帝才是真正的大赢家)(1)

为什么这么说呢?皇帝是明君的一个最佳例证,则是他绝不能容忍任何阻碍他推行国政,同时也不允许任何威胁皇权的因素存在,尤其是脱离他的掌控,祁王就是因此而死,他始终在为江山社稷着想。

琅琊榜梅长苏知道皇帝的身份(皇帝才是真正的大赢家)(2)

自祁王满门被灭、百年帅府沉沦,太子和誉王党争之势愈演愈烈,甚至开始争夺兵权,大梁国力岌岌可危,皇帝需要一个明君来重整朝纲,恢复国力。纵观所有皇子,靖王绝对是最佳人选。

为保靖王,皇帝首先给了靖王一个身份,让他长年在外带兵征战,拒不加亲王衔,好像是被冷落。其实不然,军方向来不参与党争,把靖王放到军队中,不仅能够培养他的人物品格,还能让他培植自己在军中势力。

琅琊榜梅长苏知道皇帝的身份(皇帝才是真正的大赢家)(3)

皇帝深知,朝堂支持只是口舌之争,而军方支持,才是他能够坐稳皇位的根本。最终结果也表明,靖王参与夺嫡的基本班底,就是在军中随他征战的下属。

而拒不加亲王衔是皇帝保护靖王最好的办法,让太子和誉王感受不到靖王的威胁,从而放低戒心。而且公道自在人心,靖王长年征战的功劳,朝臣都看在眼里,一旦靖王受到攻击,自会有大臣出来替他说话。这远比太子和誉王处心积虑获得的朝堂支持来得更稳固。

琅琊榜梅长苏知道皇帝的身份(皇帝才是真正的大赢家)(4)

由此可见,皇帝一直都是在暗中培养靖王,他只是在等待一个机会,把靖王推入朝臣们的视线,而梅长苏的出现就是一个机会,这给皇帝的谋划锦上添花。

很多人都把靖王的成功归咎于梅长苏的功劳,其实不然,靖王夺得储君之位的结局早已注定。皇帝深知太子和誉王都绝非储君良选,把皇位交给他们,大梁国力只怕更加衰落,为江山社稷着想,储君之位只能是靖王。

琅琊榜梅长苏知道皇帝的身份(皇帝才是真正的大赢家)(5)

还记得全剧开头,太子和誉王上琅琊阁争夺梅长苏时,皇帝是怎么说的吗?皇帝说:“他们去争一个什么麒麟才子……朕的天下,岂是他说拿就能拿得去的。”由此可见,皇帝对自己的布局足够信心,任太子和誉王如何争夺,都不可能轻易获得储君之位,他在等,等靖王势成。

琅琊榜梅长苏知道皇帝的身份(皇帝才是真正的大赢家)(6)

所以说梅长苏的出现,对皇帝来说是锦上添花,让皇帝在整个靖王夺嫡中起到了一个幕后推手的作用,逐渐把靖王推到人前。

先是让靖王主审庆国公侵地案,然后在太子和誉王为户部尚书之位争得不可开交之际,把户部尚书之位交给沈追。

皇帝这个看似心血来潮地决定,是为了避开了党争,其实他已经开始组建忠诚的朝堂班底了,为未来的储君铺路。此后,太子和誉王的势力被无限削弱,而靖王则是平步青云。

琅琊榜梅长苏知道皇帝的身份(皇帝才是真正的大赢家)(7)

由此可见皇帝是个明君,他为江山社稷在下一盘大棋,成为了真正的大赢家。靖王和梅长苏虽然赢得了朝堂,但是却沦为皇帝手中的棋子。

那么,梅长苏这么聪明的人,是怎么沦为棋子的呢?其实梅长苏初入京,皇帝早就把他查了个底掉,尤其是在太皇太后喊出林殊之后,以皇帝对朝堂和后宫的把控,这事只怕早就传到皇帝的耳中。即便不能确定梅长苏是谁,但是他不在乎,他有绝对的自信能够掌控。

琅琊榜梅长苏知道皇帝的身份(皇帝才是真正的大赢家)(8)

同时,自梅长苏入京后,靖王开始崭露头角,太子和誉王相继失势。以悬镜司的实力,皇帝又怎能不知道梅长苏就是靖王的人呢?他只是看破不说破罢了!

而且,既然确定了梅长苏就是靖王的人,所谋之事和皇帝不谋而合,同是为保靖王上位,同是为大梁江山。所以皇帝选择了放任自流,甚至在幕后默默地推一把。

琅琊榜梅长苏知道皇帝的身份(皇帝才是真正的大赢家)(9)

从这点上看,皇帝为保江山社稷,甘愿背负骂名,所以他不失为一个明君。只可惜,靖王和梅长苏始终看不破这个局,你们认为呢?欢迎评论、转发和点赞哦!

我还写了其他关于《琅琊榜》的文章,欢迎点评:

琅琊榜中,赤焰军被灭完全就是林帅作死,卫峥终于说出了实情

琅琊榜中,高公公骗过所有人,早已选择了靖王,是个完美的伪装者

琅琊榜中,梁帝好手段,越贵妃阴狠毒辣宠冠后宫,却干不掉皇后

琅琊榜中,静妃以一技之长,帮助靖王和梅长苏赢得了朝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