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提到山西,必然绕不开贾樟柯,几乎在贾樟柯所有的电影中,都会有山西老家的影子,而这种深刻在骨子里的故土情节,大概来源于成年后的怀旧,不过,除了贾樟柯,同为山西人的宁浩,在最擅长的类型片领域也是风生水起,黑色幽默加上荒诞剧情,总是可以给人出乎意料却在情理之中的故事结局。

我之所以同时提到贾樟柯和宁浩这两位导演,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早期的宁浩拍摄过一部极具贾樟柯风格的电影,算是正式出道的作品,却与他之后大放异彩的疯狂系列,存在天壤之别,甚至,我很难相信,宁浩曾经居然也如此黑色与讽刺的,与这个社会开了个荒诞的笑话。

宁浩有什么好的喜剧电影(在类型片路上越走越远的宁浩)(1)

2003年的《香火》属于宁浩的首部电影处女作,自编自导,粗糙的画质,带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内容,夹杂着方言的对话,始终跟随主人公的长镜头和大全镜,所有一切的结合,都会让人不自觉的想到了贾樟柯,很巧的是,贾樟柯的的确确参与了电影的制作。

宁浩有什么好的喜剧电影(在类型片路上越走越远的宁浩)(2)

作为第六代导演行列的后起之秀,宁浩早期抱着最大的热忱,拍了一部颇具悲剧色彩的底层人物的故事,当然,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同贾樟柯一样,在电影中放置某种历史使命的责任感,整部电影的讽刺意味远远大于记录意义忠于生活写实却并没有流于生活表面,而是将个人浓烈的感情色彩揉杂进去,且始终保持着独立的思考。

所以,《香火》是一部真正属于宁浩自己的作品,虽然,他成名之后的一系列作品,从某种程度上看,有迎合市场的投机取巧嫌疑,可是,在很多作品中,都可以看到早期作品《香火》的某些影子,那就是一直与生活纠缠不清的黑色幽默,以及立足现实的荒诞剧情。

宁浩有什么好的喜剧电影(在类型片路上越走越远的宁浩)(3)

1

《香火》的电影名透露着浓浓的宗教意味,表面的意思是延续,可故事的内容,却是讲的丢失,这种利用题目与内容的反差,来揭示出最残酷的现实,那就是,所谓的香火,大多数是用来相互欺骗的一种麻木行为。

虽然,电影中确实也涉及到了宗教的一些元素,可是,整体看下来就会发现,宗教只是故事的一层包装,真正的内核是永远无法看透的人性与日渐凋敝的信仰,因为,在生存面前,果腹远比信仰重要,就像是那尊倒下的佛像,经历千转百回,当重新站立起来时,已经不再是之前的模样,多了现代化的气息,却少了最初的坚守。

因为,修佛像的和尚变了,所以,佛像自然也就变了。

宁浩有什么好的喜剧电影(在类型片路上越走越远的宁浩)(4)

这部上映于2003年的电影,故事内容是非常简单的,从佛像倒塌开始,破庙中唯一的一个和尚,不得不四处奔波的筹集重修佛像的钱财,于是,顺着和尚筹钱的路线,我们在残酷的生存环境面前,见识到了各色人物最为真实的嘴脸。

宁浩有什么好的喜剧电影(在类型片路上越走越远的宁浩)(5)

首先,电影的开头安排颇有深意,一个破败的寺庙内,和尚本准备穿他的鞋子,可是,鞋子已经烂的不成样子,于是,和尚走到佛像前,将原本垫在佛像身下的破布抽了出来,这也是导致佛像倒塌的诱因。

和尚得生存,所以,他得补鞋子,佛像得有支撑,所以,它得依靠那块破布,破布成了关键性的物件,其实,从导演的这种安排上就可以看出,佛像存不存在,还是得靠着外物的支撑,才能够得以继续给人们延续着所谓的信仰。

宁浩有什么好的喜剧电影(在类型片路上越走越远的宁浩)(6)

其实,破布便是众生,有人自然就有佛,可是,人们更愿意把佛具体化,甚至是符号化,于是,佛的出现便是依靠众人钱财的支撑,就像那块破布一样,得时刻垫在佛的身下,这样,才能让被具体化的佛像,展示在世人面前,供世人膜拜,殊不知,拜佛便是拜自己,因为,支撑佛存在的便是我们自己。

因此,在这部电影里,和尚在筹集修佛像钱财的时候,其实,也是在慢慢找寻真正自己的过程,通过见众生,最终见自己,导演很巧妙的利用和尚的眼睛,观察着众人的真实面目,又利用佛像的眼睛,观察着和尚的真实面目,电影中大量的远景与全景镜头,营造了一种旁观者的视角,同时,也让观众在看电影的时候,不自觉的融进电影内容中,成为了里面始终站在一旁看热闹的群众。

宁浩有什么好的喜剧电影(在类型片路上越走越远的宁浩)(7)

佛像是和尚生存的根本,有佛像在,和尚便可以有一笔稳定的收入,那么,这个和尚是否真的存在信仰?我想,他之所以固执的非要修自己破庙的佛像,而不听从别人的意见还俗或是换一座更大的寺庙继续修行,大概是因为早已根深蒂固的麻木以及从来没有自我的迷失。

用为全村人杀羊的罪孽进行救赎作为借口,实则是没有自我的画地为牢,电影中,和尚筹钱四处碰壁,听说古物门窗可以换点钱,于是,拆了寺庙的门窗送了过去,看到别人算命挣钱,于是自己也照猫画虎的摆下了算命地摊,在他心中,修佛像早已不再是一件神圣的事情,而只是为自己所谓的信仰编造的一个可笑的理由罢了。

宁浩有什么好的喜剧电影(在类型片路上越走越远的宁浩)(8)

所以,在电影开始,佛倒下的那一刻,和尚就已经失去了自我欺骗的依靠,他惊慌失措的表情,出卖了他空虚的内心,如果,佛像没有倒下,他就一直看不透自己,也看不透社会,更看不透众人,佛倒下了,他游走在社会的时候,从一个封闭的个体,渐渐融入鱼龙混杂的群体,那个最初用来欺骗自己的佛没了,最后,连自己也给弄丢了。

如果,一个真的信仰坚定的人,他是会让群体逐渐向他这个个体靠近,并影响着群体,而不是被群体左右,最终丧失自我。

宁浩有什么好的喜剧电影(在类型片路上越走越远的宁浩)(9)

2

电影中,对于场景的安排恰到好处,和尚每次出去筹钱,都是在下雪天,地上被白雪覆盖着,而当电影最后,和尚重塑好佛像后,和尚站立的地方,已经没有白雪覆盖,而是露出了灰色的地面。

宁浩有什么好的喜剧电影(在类型片路上越走越远的宁浩)(10)

这两处的安排,其实意在说明,白雪只是一种伪装,灰色的地面才是真实,白雪融化的过程其实就是和尚筹钱的过程,最终,钱弄到了,和尚也慢慢看透了众人虚伪背后所隐藏的丑陋,而更加残酷的现实是,和尚虽然最后也找回了自己,可是,这里的自己,其实就是如何在世俗中更好的生存下去,就像他利用和尚身份进行算命,又利用一个十二块钱的小佛像,从别人手中骗到了三千块钱。

宁浩有什么好的喜剧电影(在类型片路上越走越远的宁浩)(11)

因此,当和尚在最后得知自己的寺庙即将被拆迁时,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寺庙没了,可和尚跳出了最初画地为牢的自我欺骗,开始迈向了对于众人的欺骗,如果没猜错,之后,和尚可能就会利用之前的手段,继续维持着自己的生计,这就是我之前所说的,见众生,见自己。

宁浩有什么好的喜剧电影(在类型片路上越走越远的宁浩)(12)

利用和尚的眼睛,看到了被隐藏起来的丑陋人性,利用佛的眼睛,看到了和尚被伪装起来信仰,人骗佛,佛骗人,我们总是把自己对于美好未来的向往,寄托在被符号化的佛像身上,殊不知,佛是死的,它是泥塑的,可是,它无形中却成为了满足人私欲的工具。

当最初的佛教在不断发展中,渐渐丢掉了本身只为个人修行的本质时,那么,再华丽的金身,都是被世俗伪装起来的虚假信仰,终究,佛渡不了人,人却还是在用身躯支撑着佛,就像电影中那块被压在佛像底下的破布,终究还是会有被扯掉的那一天,到时候,佛倒下了,我们在它残缺的身体里,只能找到发着恶臭的杂草而已。

宁浩有什么好的喜剧电影(在类型片路上越走越远的宁浩)(13)

电影的结尾,站在拆字跟前的和尚很有讽刺意味,这是不是就说明,我们都有可能成为那个和尚,欺骗着众生,欺骗着自己,最终,在世俗中找不到回归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