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胡 渔

在鲁迅先生众多作品里,我似乎独爱《朝花夕拾》里那一组回忆散文。有些业内所谓的专家喜欢将其与当年的什么革命高潮扯在一起。对错,不是本文要去辨析的。我始终相信,在先生的作品里,曾在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鲁迅,一个正常人生活所需要的感情,痛苦,悲伤,喜悦等等。

鲁迅在他父亲临死时喊了什么话(鲁迅在他父亲临死时喊了什么)(1)

在这本回忆散文集里,让我们更多看到鲁迅先生的另外一面,写自己的成长经历,异地求学,为父亲治病,离开故乡,去日留学等等生活场景,似乎很少关注所谓当时的社会现实,在那段时间里,他似乎有意远离政治现实,写一些所谓家长里短的事情。我们往往忽略了一个事实,在写作这组散文的时候,鲁迅先生正在和许广平恋爱,原因就很明确了,这些回忆类的文章,其实就是作者在向自己心上人倾诉自己的成长经历,童年往事。

今天,我就和大家谈谈其中的一篇《父亲的病》。

长兄如父,这是一句老话。但不无道理。鲁迅的父亲去世的时候,鲁迅年仅15岁,尚未成年。在这样一个背景下,鲁迅的关于父亲的病及其他回忆,谈不上快乐,似乎都是痛苦的记忆,这种痛苦终生都难以忘记。

正如这篇文章的末尾所写到:

鲁迅在他父亲临死时喊了什么话(鲁迅在他父亲临死时喊了什么)(2)

“父亲!!”我还叫他,一直到他咽了这口气。

我现在还听到那时候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最大的错处。

鲁迅的父亲周伯宜自1893年冬开始发病,一病不起,一直到1895年病情日益严重,终于拖不过去,到了1896年的冬天,去世,时年仅37岁,基本属于中年早逝。根据后来相关资料表示,其死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肝硬化,俗称膨胀病,中医上称单腹胀。

在生病的那段时间里,多次邀请中医治疗。到了最后,几乎耗光家里的积蓄,非但没有延长父亲的生命,反而加剧了病情,延误了最佳治疗期。有的人曾撰文写文章说,鲁迅因此憎恨中医,而且到现代西医极为发达的时代里,有一些人讨厌或者排斥中医,则将其总账算在鲁迅先生身上,实在是有事公允。

鲁迅在他父亲临死时喊了什么话(鲁迅在他父亲临死时喊了什么)(3)

不过这也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真正仔细阅读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看看其中所描写的那些药物,药引,很多相当无厘头,谈不上有多大的依据和药理,况且这些庸医直到病人依据毫无可可救的地步,仍然是想着法子谋财。

这不只是一个个案,这是亲人的死亡给予他的刺激。

鲁迅在他父亲临死时喊了什么话(鲁迅在他父亲临死时喊了什么)(4)

直到最后无药可救了。几乎生命垂危之际,在呼吸生命中最后几口气的时候,那时候的“我”有时候竟至于电光一闪似的想道:“还是快一点喘完了罢……”

立刻觉得这思想不该,就是犯了罪;但同时又觉得这思想实在是正当的,我很爱我的父亲。便是现在,也还是这样想。

在父亲临终的时候,隔壁的衍太太给鲁迅出主意。

“叫呀,你父亲快要断气了。快叫呀!”衍太太说。

“父亲!父亲!”我就叫起来。

“大声!他听不见,还不快叫?!”

“父亲!父亲!”

……,……

“父亲!!”我还叫他,一直到他咽了气。

鲁迅在他父亲临死时喊了什么话(鲁迅在他父亲临死时喊了什么)(5)

在我们乡间,因为长辈或者亲人要去世的时候,最亲的人都会喊他,称呼他。一是想通过这种喊叫,婉拒病人即将逝去的生命。二是,喊醒沉睡的病人,似乎有什么遗言需要交代。但有时候,也还是希望病人(亲人)在平静中安静的离开人世间。

鲁迅先生,如此自责。是他觉得自己不该在父亲临终前,这样大喊父亲。以为这样可以挽留住父亲的生命。岂不知,早已生命垂危的人,是无法喊回来的。那么,怎么就不能让他安静的睡着呢?!

鲁迅在他父亲临死时喊了什么话(鲁迅在他父亲临死时喊了什么)(6)

鲁迅先生为此,认为这是自己一生中最大的错。对于父亲,没有尽到孝道,是自己前世“罪孽深重”,才报应至自己的亲人。这种对于生命无常的自我否定,也不能让父亲活过来。

从此鲁迅先生就无父亲了,只能自己一个人,和母亲支撑起这个家庭。正如他在后来的《锁记》里所写到的,不得不去异地谋求生路了。

每每读到先生这段写父亲的文章。不免让人顿感生命的无常与无奈。亲人似乎或早或晚的有一天要离开我们,但至少可以陪伴我们一段时间,在我们完全能够独立的时候,再离去,或者不离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