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1999年的浙江省高考状元,留学南加州大学,留任“Facebook”,最终却惨死异国他乡,仅仅38岁!

浙大陈勤高考状元(浙江高考状元陈勤)(1)

陈勤

陈勤从小便被大家称为“别人家的孩子”,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浙江大学。

大学毕业之时,收到南加州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进行深造。

他以为自己可以放开手大干一场,留在美国,在职场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可现实与自己的预想完全相反,他并没有实现自己的鸿鹄之志,反而葬送了自己的生命。

工作屡屡受到打击,无路可走的他来到了美国Facebook总部大楼,带着无奈与不甘,一跃而下,结束了他的生命。

他究竟为何要跳楼?

他的身上又有着什么样的故事?

浙大陈勤高考状元(浙江高考状元陈勤)(2)

图片来源于网络

努力学习,争当上游

1981年,陈勤出生了,那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一家人的生活全靠父亲打零工维持,家庭经济状况很不好。

在他出生的时候,他的父亲给他取名为“陈勤”,希望他能勤勤恳恳地学习与工作,改变家庭的现状,这也显示了父母对他寄予了厚望。

在当时那个年代,教育资源匮乏,一个村子里几乎没有大学生,大家都是文盲或者半文盲。

虽然教育水平无法满足,但是大家都渴望学到知识,在他们的心里“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所以,家长们会竭尽所能地满足孩子的学习需求。

浙大陈勤高考状元(浙江高考状元陈勤)(3)

80年代的中国农村

当然,天底下又有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呢?

陈勤的父母也不例外。

陈勤从小几乎没有干过家务,他的母亲十分宠儿子,根本不会让他干活。

在母亲的偏爱下,他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他也很争气,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在班里,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在他们那个小山村里,大家都知道陈勤的学习成绩很好,都把他作为一个正面教材来引导自己的孩子。

此时此刻,陈勤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备受关注。

浙大陈勤高考状元(浙江高考状元陈勤)(4)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关注多了,称赞也就随之而来了。

“你家陈勤读书真厉害,以后是要干大事的人。”

“你家孩子读书真不错,我要让我家孩子多学习。”

“陈勤又考了第一名啊,真厉害!”

……

夸奖一句接着一句,陈妈妈已经有些飘了。

要知道,她以前都不怎么出门的,现在没事儿就会在村里散步,和邻居聊聊天,听着大家的恭维声,脸上堆满了笑容,感觉很有面子。

浙大陈勤高考状元(浙江高考状元陈勤)(5)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正因为听到的称赞多了起来,她已经沉浸其中无法自拔了。

于是,陈妈妈更加严厉要求儿子,让他刻苦学习,因为她不想让这些称赞从耳边消失。

在妈妈的要求下,陈勤的娱乐时间几乎没有了,一门心思扑在了学习上。

他必须考出优异的成绩,为妈妈增光。

可是,他总有失误的时候!

在一次月考中,他的成绩下滑了,成为了第二名。

在开家长会的时候,这件事情被妈妈知道了,她很生气。

在妈妈的眼中,儿子只能是第一名,如果他考了第二名,那一定是他不够努力。

浙大陈勤高考状元(浙江高考状元陈勤)(6)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回到家里以后,陈妈妈目光冷漠地看着陈勤,脸上早已经没了往日的笑容。

当然,他也知道,在妈妈眼里自己就应该一直是第一,这次居然是第二,他知道妈妈肯定会生气。

于是,他对妈妈立下誓言,保证自己一定会一直保持第一名的成绩,不会再下滑。

妈妈也相信儿子的誓言,并没有过多地纠结了。

这次过后,他更加地努力学习,直接把自己的娱乐时间抹除了。

后来,他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入重点高中,成为了尖子班的成员。

浙大陈勤高考状元(浙江高考状元陈勤)(7)

图片来源于网络

高考状元,留学美国

高中时期,他凭着优异的成绩拿下了奖学金,给自己的家里寄了回去,那是他第一次以学习的方式挣钱。

起初,他还不相信,因为自己一直在小山村读书,从来不知世上还有奖学金的存在。

后来,经过班主任的确认,他才相信奖学金是真实的。

拿到钱以后,父母都很高兴,觉得孩子有出息了,能为家里挣钱了,一家人高兴得就去下了馆子。

在高中读书期间,他的成绩依旧名列前茅,要知道他所在的班级可是学校的重点班,专门为冲刺名牌大学而开办的,他依然可以独占鳌头。

浙大陈勤高考状元(浙江高考状元陈勤)(8)

图片来源于网络

高三的时候,已经有很多大学向他抛去橄榄枝,可以免考直接保送,其中不乏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

可陈勤并没有接受这些橄榄枝,他想要凭借自己的能力,考取自己心仪的大学。

1999年,高考成绩出来以后,陈勤以福建省第一名的成绩,一举拿下了福建省高考状元,成为各大名校眼中的香饽饽。

各大高校开始给他打电话,发出邀请函,并给出不菲的福利待遇。

可是,他却一一拒绝了这些邀请,在父亲的“建议”下,选择报考浙江大学的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

终于,他成功了!

浙大陈勤高考状元(浙江高考状元陈勤)(9)

浙江大学

陈勤收到了浙江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成为了一名浙大学生。

在大学期间,他并没有因为自己是高考状元而骄傲自满,相反,他更加努力地学习,默默地为自己出国做准备。

出国留学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他希望可以学习国外的先进思想,接受国外的开放式教学方式。

他会积极参加课外活动,也会加入学生会,与此同时,他还成功入选学生会主席,组织学校各种社团活动。

后来,他凭借自己的努力,争取到了国际交换生的名额,在大三的时候,就提前感受到了国外大学的学习氛围。

浙大陈勤高考状元(浙江高考状元陈勤)(10)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02年,21岁的陈勤从浙江大学毕业了。

大学毕业后,他也没有丝毫的懈怠。

幸运的是,学校也知道他的志向,他们为陈勤保留了美国南加州大学计算机专业的保送名额。

陈勤接到保送名额之后,马不停蹄地开始准备相关工作,办理护照,签证,他立志要在美国打下属于自己的江山。

在他去美国之后,他的父母很担心他,怕他在美国过得不好,受到欺负,几乎将家里的财产都给了儿子。

那时候,留学潮并没有那么普遍,很多国家对留学生都有着很大的偏见。

浙大陈勤高考状元(浙江高考状元陈勤)(11)

南加州大学

但是陈勤并不害怕困难,他告诉父母,自己一定会在美国站稳脚跟,然后立马将他们接过去生活。

在南加州大学读书的时候,父母给了陈勤不少的钱,但是,他没有乱花。

在这里,学费和生活费完全不需要自己出,这里有着丰厚的奖学金,还有很多研究项目补助资金。

初到美国的时候,生活远不如他想象的那样美好。

在学习上,他处处被针对,上课被恶作剧是常有的事。

老师也不待见他,总是会在课堂中找他的问题,让他重新做研究。

浙大陈勤高考状元(浙江高考状元陈勤)(12)

陈勤

他的生活很无聊,一直是一个人独来独往,没有朋友,没有恋人,无论是吃饭还是上课,都是形单影只。

但是这些并没有打倒他,反而激发了他的斗志。

正所谓,强者独来独往,弱者抱团取暖。

攀爬高峰是孤独的,虽然苦难重重,但是到了峰顶,所见的风景也是别人不能看见的。

他把在南加州大学的种种不顺利,不被待见,当作是一场考验。

他认为,如果自己轻易地认输,离开学校,他一定不会正常毕业,很有可能会肄业。

那么,自己一定不会进入大公司工作,也没有资格与其他人竞争。

浙大陈勤高考状元(浙江高考状元陈勤)(13)

陈勤

他开始转变方向,一步一步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他仅仅花了三年时间就完成了四年的学习内容,提前毕业了。

他成功了,他拿到了南加州大学的毕业证书,开始正式踏入职场。

留学结束,步入职场

毕业后,陈勤怀揣着对未来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他面试了很多公司,这些公司都开出了丰厚的待遇,很是诱人。

终于,他在经过短暂的挑选以后,选择了坐落在硅谷的Facebook公司。

Facebook公司作为硅谷最大的科技巨头公司,承载着许多人的前途与梦想,也包含着诸多的无奈,

浙大陈勤高考状元(浙江高考状元陈勤)(14)

最后,他与Facebook公司以年薪22万美元为报酬签订了入职合同。

22万美元折合人民币可是高达154万,这样的薪资在国内还是少有的。

陈勤回到家以后,激动地给自己父母打去了电话,说明了自己的情况,表示自己已经可以胜任年薪22万美元的工作了,父母听了以后,高兴坏了。

紧接着,他又对父母说道:“爸,妈,你儿子出息了,再过一段时间,我回国接你们,我们一家人在美国生活,儿子带你们过好日子,你们不用这么累了。”

入职以后,陈勤一大早就来到了Facebook的门口,他看着高耸的大楼入了神,他好像看见了自己在大楼顶层指点江山的样子。

浙大陈勤高考状元(浙江高考状元陈勤)(15)

初入职场的他知道自己没有经验,他没有骄傲自满,而是努力地学习经验,他经常加班,很多时候大家都下班回家了,他还在准备第二天工作的资料。

他知道,Facebook是一个大公司,虽然有着光明的前途,但是也很残酷。

在这里,大家都是名牌大学,学历并不是关键,主要还是看能力,业绩。

这一天,陈勤接到了一个不小的单子,为了拿下合作,他在公司连续加了三天班,困了就在公司睡觉,饿了就吃外卖,或者泡面,疯狂地看资料,做方案。

付出和收获往往是成正比的。

陈勤成功拿下了这个案子,获得一笔很高的提成,并晋升了经理职位。

浙大陈勤高考状元(浙江高考状元陈勤)(16)

凭着这一笔提成,陈勤在美国基本站稳了脚跟,他终于可以兑现诺言,接自己的父母过来享福了。

拿到钱以后,他先买了一套房子,虽然要贷款,但是凭借自己目前的工作收入,没有什么压力。

办完购房手续以后,就立刻开始了装修,因为房子不大,所以很快就完成了。

房子装修结束以后,他赶回到了中国,办理了相关的手续,接自己的父母到美国生活。

在美国,虽然房子不大,但是一家人的生活很是融洽。

可是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陈勤的磨难来了。

他的直系上司退休了。

浙大陈勤高考状元(浙江高考状元陈勤)(17)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18年,原本很欣赏陈勤的上司由于身体原因退休了。

而接手上司职位的新领导是一个固执的男人,他很喜欢建立自己的小群体。

在他接任以后,第一步就是培养自己的亲信。

此时此刻,陈勤的职位也有了一定的提高,新领导并没有直接开除他的权限。

但是,这位新领导也知道,陈勤是不可能愿意跟着自己的,他是老领导的心腹。

为了赶走陈勤,新领导开始出招了。

他不仅让陈勤成为公司内部评级的最低分,还把他调离了核心岗位。

更过分的是,他开始给陈勤下套了!

浙大陈勤高考状元(浙江高考状元陈勤)(18)

一天,新领导给了陈勤一沓资料,并告诉他,这是公司的新项目,合作方很重要,让他去把合作谈下来。

陈勤并不知道新领导内心的小算盘,以为这是公司给他派发的任务。

为了表现自己,他做足了准备。

可是,他没想到,这一次任务竟然让自己成为了“过街老鼠”,无路可走。

项目谈成以后,合作方竟然中途跑路了。

带来的结果就是,Facebook损失巨大,公司内部出现了剧烈的动荡。

这次合作的失败,惹恼了公司的大老板,他直接就开除了项目的主要负责人——陈勤。

浙大陈勤高考状元(浙江高考状元陈勤)(19)

陈勤

而没有感受过职场斗争的陈勤还没有反应过来,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被开除。

第二天,他来到了领导的办公室,询问开除自己的原因。

而领导也很生气,他并没有过多的解释,只给陈勤说了一个字,那就是“滚”。

他很疑惑,自己并没有干什么,无缘无故就被开除了。

以前,他是老领导的得力助手,是公司里人人羡慕的对象,现在,他是一个“过街老鼠”,是大家眼中的小丑。

浙大陈勤高考状元(浙江高考状元陈勤)(20)

陈勤

在他闷闷不乐的时候,一个同事看不下去了,他告诉陈勤:

“因为你刚开始来公司的时候就大出风头,你的能力确实很厉害,这个大家有目共睹,但是,你妨碍了其他人的升职加薪,甚至影响到了领导,必然会有人看不惯你。”

“以前,你有老领导的关照,大家都不敢说什么。现在,老领导走了,公司换了新的领导班子,你没了靠山,以前看不惯你的人就开始给你下圈套,今天这个结局,你自己难逃干系。”

听了同事的话,他知道自己以前确实太过了,但是为时已晚,事情已经没有回旋的余地了。

他以为现在的情况已经够糟糕了,没想到更糟糕地接着来了。

浙大陈勤高考状元(浙江高考状元陈勤)(21)

天之骄子,死于跳楼

在刚刚进入Facebook工作的时候,陈勤就想申请美国绿卡,成为美国公民,但是一直没有成功。

但是,因为他在Facebook工作,所以也没有过多的着急。

因为,只要有工作,他就可以办理美国签证,也可以一直在美国生活。

他计划在五年内拿到美国绿卡,成为美国人。

可天公不作美,他的愿望落空了。

Facebook开除了他,他的绿卡也没有申请下来,他成为了一个没有工作的无业游民。

在美国有一个规定,如果六十天以内没有公司签证,那么将会把其他国家的人遣送回国。

浙大陈勤高考状元(浙江高考状元陈勤)(22)

陈勤

现如今,没有公司愿意接纳陈勤,他陷入了困境。

他一想到自己会被遣送回国就受不了,他无法接受这个结局。

可能许多人会说,凭借着他的学历与能力,即使回国了,也一定可以找到一个满意的工作。

陈勤本人却不这样想,他自从接受过美国的思想以后,就疯狂地想要留在美国。

于是,无法接受现实的他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震惊的行为——跳楼。

2019年美国时间9月19日中午11点,陈勤在美国Facebook总部大楼四楼一跃而下,永远地离开了人世,享年38岁。

“砰”的一声,鲜血瞬间涌出,染红了周围的街道。

浙大陈勤高考状元(浙江高考状元陈勤)(23)

陈勤

陈勤的父母知道以后,悲痛欲绝,他们一纸状书起诉了Facebook。

而后,Facebook官方也给出了回应:我们很遗憾得知员工的离世,我们也会积极配合执法部门的检查,请大家看官方答复。

Facebook的行为引发了华裔们的激烈情绪,大家纷纷来到了Facebook的楼前,进行示威。

其中就有陈勤的朋友尹伊,他也是Facebook的员工,但是因为帮陈勤发声,被开除了。

但是这场示威并没有结果,Facebook买断了官方媒体,进行了消息封锁,也给陈勤的父母发放了一笔抚恤金。

这件事情最后不了了之。

浙大陈勤高考状元(浙江高考状元陈勤)(24)

陈勤

这件事情给了我们警示,为什么那么多中国学子要出国工作,为什么面对那么严苛的国外职场也不回国?

与此同时,陈勤的做法是否值得深思,草率的结束自己的生命,到底正确与否?

离世以后,他的父母在异地他乡又该何去何从?

他本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却因为无法承受打击而幻灭,这又是否说明他的心理承受能力一般。

对于这件事情,国内又该做出什么样的回应?

一味地追崇国外文化属实不是明智之举,要知道,祖国才是我们的底气和依靠,希望崇洋媚外的思想能够有所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