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一直以为“闭门造车”是个贬义词,这个词形容脱离实际,一味主观地杜撰瞎造。

直到有次偶读五代南唐静、筠二禅僧所编《祖堂集》,书中有云:“闭门造车,出门合辙”,是指按照统一规格,关起门来制造车辆,使用起来也能和路上的车辙完全相合。本义为称赞“出门合辙”的巧妙,顿时感到震撼,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由此引发了我的思考:“闭门造车”到底好不好?

时常听到一句批评的话叫“你可千万不要闭门造车”,这话意思是你关着门造车,所造的车不符合外面轨道的尺寸,导致不能在轨道上运行。可是细想下,你造好的新车一定要在旧的轨道上跑吗?有了车你就不能造新的轨道吗?这旧的轨道它就没走弯路吗?

在这“你可千万不要闭门造车”一句话里,暴露了人们的依赖和懒惰。人们不愿意去尝试新的改变,害怕新的变化,不愿意创新。

闭门造车最好的方法(闭门造车不好吗)(1)

放眼当今社会,不知道各位有没有注意到,最近几年金融学非常火热,好多清华北大的工科专业的学生,后来转到金融学专业去,这是个危险的信号。教育部设置的专业结构是有科学依据的,对金融学的趋之若鹜,必然导致专业人才结构的失衡,势必对工科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然而我国还是“制造大国”,制造业可谓是一国之命脉,学生对金融的渴望,就是一种“来钱快”的浮躁心理,而这恰恰是工科学生最致命的,工科类的学生得有“闭门造车”的工匠精神。

01 “闭门造车”的工匠精神,有利于“科技创新”。

“闭门造车”就是关起门来,不随波逐流,打造属于“自己”的产品,创新科技。

丰子恺在其散文《山水间》说:“不造则已,如果要造车,一定非闭门造不可。如果依照已成的轨道而造,所造出的车子和以前已有的车子一样,就在已成的轨道上随波逐流去了。即使已有的车子是好的,已成的轨道是正的,造车的效力也不过加多了车,不是造车的进步。何况已有的车子或者不好,已成的轨道或者不正呢。”大师的这段话如醐醍灌顶,不能一味地模仿他人,不能一味地照搬照抄他人。

没有“闭门”,怎么能潜心造自己的车?怎么能有“科技的创新”。如果没有“闭门造车”专心研究,我想中国不会有自己的原子弹,不会有自己的高铁,不会有3D打印的问世,不会有我们国家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导航系统”,不会有自己的“神工号“人工神经康复机器人,也不会完成世界首次人造生物角膜临床试验。

科研人员的夜以继日的“闭门造车”工匠精神,促进了中国科技的创新,才有今天中国的强大。

闭门造车最好的方法(闭门造车不好吗)(2)

02 “闭门造车”的工匠精神,有利于铸就“民族特色”。

“闭门造车”是指继承老祖先的手艺,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见过贵州“黔绣”的朋友,一定惊叹于她的巧夺天工。那是绣女关起“门来”,沿用老祖先的手艺,用手一针一线刺出来的,不分昼夜,神凝气定劳作的结晶。其中,三都县水族的马尾绣更是被誉为中国刺绣的活化石。

黔绣有着显著两个的特点:一是记录性,如苗绣,苗族是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刺绣便成为民族历史和传说的一个载体;二是实用性,那是他们的日常生活、节日庆典、宗教等仪式中不可缺少的东西。

比如,她们少女时代就得学刺绣,为自己绣一嫁衣。有着地方民族特色的“黔绣”,才有了黔东南苗绣与国际品牌爱马仕联手共同打造限量版的手包的佳话,而这些都是因为“闭门造车”取得的成绩。

03 “闭门造车”的工匠精神,有利于培育“扎根品质”。

“闭门造车”就是不受外界干扰,静心从容地专注于眼前的事,并坚持下去,从而扎根下来,等待收获。

还记得朋友圈里广为流传的“竹子定律”,竹子用4年时间生长,竹芽只能长3厘米,有多少人,熬不过那三厘米。还有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说到:“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一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闭门造车最好的方法(闭门造车不好吗)(3)

而这一万小时的坚持,就需要“闭门造车”的工匠精神的支撑。

陈氏太极拳掌门人陈小旺当年苦练太极拳,每天都要打20遍,一遍拳大概要8分钟的话,也得3个小时,这样下来,十年在练拳上花的时间至少就要有1万个小时了。还有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人家也是“临池学书、池水尽黑”。这些都需要他们关起门来,静下心来,潜心苦学,这就是“闭门造车”的工匠精神。

没有“闭门造车”的工匠精神,就不会有扎实的基本功,更上一层楼都很难了,遑论登峰造极了。

04“闭门造车”的工匠精神,有利于形成“规矩意识”。

“闭门造车”是指按一定的理论规矩来进行社会生活和工作,只有关起门来,不受外界的诱惑,才能守住规矩本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孟子有云:“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社会是一个无规则图形,它有棱也有角。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生存,但是我们也不可能在社会之中为所欲为,这些棱角既是底线也是规矩,要感谢这些规矩,正是它们才使得我们可以安全地生存下来。

如果我们从小没有养成遵守规矩的习惯和意识,随着年龄的成长,欲望的增加,你会发现更多的棱角将开始显现,到那时我们就会举步维艰,似乎满路都是绊脚石。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规矩,有规划就不会出现先射击后画靶子的情况,打到哪儿就算哪儿。唐代长安城的建设影响及于日本、朝鲜等国的都城建设;宋开封城在中国都城建设史上的重要性在于它是按照五代周世宗柴荣颁发的诏书,有规划地进行扩建的要例;清代因在北京城远近郊区大力经营园林和离宫别馆,使北京成为中国封建时代都城规划和建设的最辉煌实例。

闭门造车最好的方法(闭门造车不好吗)(4)

往小的方面说,一个人的发展也要确立规划目标,有近期目标,有远期目标,有小的目标,有大的目标,通过“闭门造车”的工匠精神一步一步实现。

“闭门造车”的工匠精神就是要“戴着脚镣跳舞”,遵从一定的理论规矩来进行社会生活和工作,遵循自己的内心,不被物欲蒙蔽了双眼,从而走上正途,收获美好的明天。

当然“闭门造车”不是说一味地脱离实际,胡诌乱编,务必要用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的标准。有些大学生在写毕业论文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实地调查,结果引用的是前十几年的数据,不免让人贻笑大方;如若涉及房屋设计,道路规划,不考虑当地的水文情况,以及风土人情,一味地按照教科书上来摆弄,我姑且称之为“僵尸设计”,凡此种种,必定会养成不负责任的心态,对自己,对社会都是种危害。

信息大爆炸和互联网高度发达的当今,作为一个社会人,无论你是学生,还是工人,无论你从事哪个行业,你逃不开网络的信息轰炸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当你感到心浮气躁,感到迷茫的时候,想想该不该“闭门造车”了。只有学会“闭门”,才知道差距和不同在哪里,对自己才会有更清晰的辨识度。

所以我们应该学会“闭门造车”的工匠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