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名誉动人而取文士,且也跻潘岳于陆机,拟延年于谢客【案:颜延之(384~456年),字延年,南朝宋文学家。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曾祖含,右光禄大夫。祖约,零陵太守。父显,护军司马。少孤贫,居陋室,好读书,无所不览,文章之美,冠绝当时,与谢灵运并称"颜谢"。嗜酒,不护细行,年三十犹未婚娶。谢灵运(385年-433年),原名公义,字灵运,以字行于世,小名客儿,世称谢客。南北朝时期杰出的诗人、文学家、旅行家、道家。】,非大利大害之司也【案,文化上谁第一第二无伤大雅。】,而轩轾失衡【案:轩轾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xuān zhì,意思是车前高后低为"轩",车前低后高为"轾",喻指高低轻重。出自《诗·小雅·六月》:戎车既安,如轩如轾。】,公论犹绌焉,况以名誉动人而取将帅乎!【案,取将帅不可以凭舆论。】将者,民之死生、国之存亡所系者也【案,将之重要。】。流俗何知而为之流涕,士大夫何知而为之扼腕。浸授以国家存亡安危之任,而万人之扬诩,不能救一朝之丧败【案:舆论之与将帅分明是各有分工。】。故以李广之不得专征与单于相当为憾者,流俗之簧鼓,士大夫之臭味,安危不系其心,而漫有云者也【案:李广不得为将帅。】。

王夫之对岳飞的评价(王夫之论李广和岳飞的共同点是什么)(1)

广出塞而未有功,则曰“数奇”,无可如何而姑为之辞尔【案,说他是牵强之论。】。其死,而知与不知皆为垂涕,广之好名市惠以动人,于此见矣【案:平等待士兵的做法就是一个方面。】。三军之事,进退之机,操之一心,事成而谋不泄,悠悠者恶足以知之?【案,军事属于机密性行动。】广之得此誉也,家无余财也,与士大夫相与而善为慷慨之谈也。呜呼!以笑貌相得,以惠相感,士大夫流俗之褒讥仅此耳【案,俗人的做法。家无余财和可为大将是两个概念。】。可与试于一生一死之际,与天争存亡,与人争胜败乎?卫青之令出东道避单于之锋,非青之私也,阴受武帝之戒而虑其败也。方其出塞,武帝欲无用,而固请以行,士大夫之口啧啧焉,武帝亦聊以谢之而姑勿任之,其知广深矣。不然,有良将而不用,赵黜廉颇而亡,燕疑乐毅而偾,而武帝何以收绝幕之功?忌偏裨而掣之,陈余以违李左车而丧赵,武侯以沮魏延而无功,而卫青何以奏寘颜之捷,则置广于不用之地,姑以掣匈奴,将将之善术,非士大夫流俗之所测,固矣【案:李广非同前面列举诸命将。武帝之其不可而不任用。】。东出而迷道,广之为将,概可知矣【案:成绩毕竟是最重要的。】。广死之日,宁使天下为广流涕,而弗使天下为汉之社稷、百万之生灵痛哭焉,不已愈乎【案:武帝的思想。】!广之为将,弟子壮往之气也。“舆尸”【案,亦作" 舆尸 "。 以车运尸。《易·师》:"师或舆尸,大无功也。" 汉 扬雄 《法言·渊骞》:"鼓之以道德,征之以仁义,舆尸血刃,皆所不为也。" 唐 陈子昂 《国殇文》:"顿金鼓之雄威,沦舆尸之败业。" 清 陈廷敬 《平滇雅·湘东》:"彼寇舆尸,昼匿宵奔。"】之凶,武帝戒之久矣。

王夫之对岳飞的评价(王夫之论李广和岳飞的共同点是什么)(2)

岳飞之能取中原与否,非所敢知也;其获誉于士大夫之口,感动于流俗之心,正恐其不能胜任之在此也【案:受知于流俗,正是其不可为将帅者。这里其实是该较真的,就是岳飞是如何获得赞誉的,是因为打胜仗吗?还是因为去搞公关活动收买人心了。二者肯定不同。另外,获得社会赞扬也不等于就理解军机要务。也不等于自己的军机秘密就必须让外人知道。这是两个概念。军队往往是以军纪和作战的成果来获得百姓的认可的。如果不作战专门去搞公关活动,拉拢人心,自然该斩立决。而如果就是以军纪优良,战无不胜,那就不好办了。很明显,李广之受知于天下,与其平等待士兵是有关系的。至于如何获得士大夫之赞扬则不得而知。当然,兵家,阴事也。搞得军事将领成了网红,确实不很好。】。受命秉钺,以躯命与劲敌争死生,枢机之制,岂谈笑慰藉、苞苴牍竿【案:苞苴竿牍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bāo jū gān dú,意思是指携着礼物带着书信,去探访人。】之小智,以得悠悠之欢慕者所可任哉【案:大战之时无暇取悦人心,确实是切实而深刻的看法。】!

王夫之对岳飞的评价(王夫之论李广和岳飞的共同点是什么)(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