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的整理和表示教学建议(曹伟华张琦)(1)

■ 摘要:Checkout time板块是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起点)教材的重要板块之一,承载着单元复习、拓展及检测等多项功能。本文结合具体课例剖析了目前Checkout time板块教学中存在的重“局部设计”轻“整体设计”、重“语言操练”轻“语言实践”、重“单维学习”轻“综合学习”等问题,并提出了主题探究、文本再构、要素整合三种对应的问题解决策略,以期更好地彰显Checkout time板块整体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等特质,为该板块的英语教学赋能。

■ 关键词:Checkout time板块;问题诊断;改进策略;小学英语

数据的整理和表示教学建议(曹伟华张琦)(2)

引用:

曹伟华, 张琦. 2022. Checkout time板块教学问题诊断及改进策略[J]. 英语学习, (7): 29—34

Checkout time板块

教学问题诊断

1 初始教学实录

笔者所在区域的某教师在进行这部分的教学时所设计的主要流程如下:

Step 1 Ask and answer

教师呈现 Checkout time第一部分的图片并向学生提问,如图1所示。

数据的整理和表示教学建议(曹伟华张琦)(3)

图1.

T: The children are helping in the kitchen. Look at them. What are they doing?

S1: Is Liu Lao sweeping the floor?

S2: Are Su Hai and Su Yang washing dishes?

S3: Is their mother cooking?

S4: …

学生看图进行“明知故问”式的提问,旨在操练现在进行时的一般疑问句。

Step 2 Work in pairs

教师引导学生开展两人操练,其中一人询问,一人看图回答。

S1: Is…?

S2: Yes, he / she is. No, he / she isn’t.

S1: Are…?

S2: Yes, they are. / No, they aren’t.

Step 3 Look and guess

教师呈现Checkout time第二部分的内容并提问,如图2所示,学生根据图片信息给出回答。

数据的整理和表示教学建议(曹伟华张琦)(4)

图2.

T: What’s in the fridge?

S1:There is… in the fridge.

S2:There are… in the fridge.

S3:…

Step 4 Look and write

教师要求学生打开书本,完成教材中的填空练习。

2 教学诊断

本单元的Checkout time板块包含Ask and answer和Look and write两部分的内容。Ask and answer旨在检测学生对现在进行时一般疑问句的运用能力。Look and say旨在检测学生对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的掌握情况。上述教学流程包含了四项活动,但这四项活动设计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1)重“局部设计” 轻“整体设计”

上述教学活动设计中,Ask and answer和Work in pairs指向第一部分的教学,Look and guess和Look and write则指向第二部分的教学。这两部分在语言目标指向上是完全不同的。表面上看,上述教学过程显示教学任务已经完成,实际上这四项活动设计仅是“就事论事”地对这两部分内容进行“浮光掠影”的简单操练,活动与活动之间割裂,缺乏有效关联。

因此,这种设计关注的是教材文本的“局部设计”,而忽略了基于单元整体视域下的板块“整体设计”,是一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碎片化学习设计,学生只能获得散状的、无序的、断裂的知识点,而不能形成网状的、有序的、相互关联的、结构化的知识体系。

(2)重“语言操练” 轻“语言实践”

Checkout time板块是单元中的最后一个部分,属于语言实践活动板块。因此,该板块的活动设计不应局限于机械操练活动的简单叠加,而应关注在语境中的真实迁移运用,重点体现对学生“用英语做事”的真实语用能力的培养。在上述针对第一部分的两项活动设计中,教师引导学生采用“看图对话”的方式进行了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两种形式的语言练习。“看图对话”是一种基于图片事实性信息的直白交流,是一种“假交际”。这种没有语言信息沟的练习活动,与现在进行时一般疑问句需要创设“交际信息沟”的真实语用交际理念是不适配的。第二部分的活动设计亦是如此,它也仅是对语言知识点的简单再现和练习,而非在真实语境中的语言实践和交流。因此活动设计在目标上仅体现了对现在进行时一般疑问句的“语言操练”,而非“语言实践”。

(3)重“单维学习”轻“综合学习”

Checkout time板块是单元的复习检测板块,其最鲜明的特征之一是综合性。综合性首先是指学习目标的综合,即教师要从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发展学生课程核心素养的角度去综合定位目标。

其次,综合性还体现在教学方式上,即教师要以板块内容为基本载体,通过再构、扩容等方式优化、丰富学习内容,并以听、说、读、看、写等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引导学生综合运用语言,实现语言、思维、文化等方面的整体、协同发展。

反观上述活动设计,教师的教学目标定位仅停留在“语言知识操练”这一单维目标上;在活动形式上较为单一,采用的方式偏重于“说”;在学习内容上也较为单薄,局限于教材板块给定内容,未能从综合性的视角对学习内容进行整合、再构和扩充。因此该教师的设计维度比较单一,未能充分体现Checkout time板块综合性的特征。

Checkout time板块

教学设计改进策略

1 改进教学实录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对执教教师提出了相关改进建议。英语学习活动观旨在让学生在主题意义引领下,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体现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基于已有的知识,依托不同类型的语篇,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文化内涵理解、多元思维发展、价值取向判断和学习策略运用(教育部,2018)。修改后的主要教学流程如下:

(1)学习理解类活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学习理解类活动的目的是感知语言表达的意义和文本所承载的文化价值,形成新的认识(教育部,2018)。这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同样适用,可以作为教师进行活动设计的重要参照。学习理解类活动主要包括感知与注意、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等。

Step 1 Enjoy and say

教师播放一个男孩在家中过生日的视频,引导学生在观看视频后回答:What’s the video about?由此引出主题——birthday。

Step 2 Look and say

教师创设语言情境,呈现Miss Li和她学生在她家的场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引出“今天是Miss Li的生日,她的学生在她家准备为她做生日晚餐”的语境,并以此主题情境串联板块内容和教学环节,将零散的知识点转化为知识链。

Step 3 Think and say

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主题词dinner开展头脑风暴活动,从fruit、vegetables、meat、drink四个方面对相关词汇进行回顾、概括与整理。

Step 4 Brainstorming

教师呈现Miss Li家厨房场景图,突出冰箱门关闭的图片,引导学生运用Is there / Are there… in the fridge?句型,猜测冰箱中的食材和物品,同时补充教学carrot、beef、pork等词汇。

(2)应用实践类活动

应用实践类活动的目的是实现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内化,促进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教师应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和所形成的新的知识结构开展描述、阐释、分析、判断等交流活动,逐步实现对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内化,巩固新的知识结构,促进语言运用的自动化(教育部,2018)。

Step 5 Look, write and say

教师呈现冰箱门打开的图片,引导学生看图完成Checkout time板块第二部分的练习,并用 There is / There are…句型对图片信息进行语段式描述。

Step 6 Find and summarise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练习题,总结概括There be句型的用法规则。

(3)迁移创新类活动

迁移创新类活动的目的在于开展深度学习,促进能力向素养转化。这类活动一般是通过推理与论证、批判与评价、想象与创造等活动引导学生在新的情境下运用获得的语言知识,增强文化意识,提升思维品质,提高学习能力(教育部,2018)。

Step 7 Make a menu

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要求学生根据冰箱内的食材推理、设计菜单,并用 They can cook… / They can cook…with… / They can make…等句型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对菜单制订的合理性进行论证。

Step 8 Guessing game

教师呈现该板块第一部分场景图,但在教材原图上遮盖了图中人物动作信息(见图3),旨在创设语言交际信息沟,引导学生通过Think and guess、Look and guess、Listen and guess等多种方式运用该板块核心句型Is…? Yes,he/she is. No, he/she isn’t. Are…?Yes, they are. No, they aren’t.开展真实交际活动。

数据的整理和表示教学建议(曹伟华张琦)(5)

图3.

如,教师播放炖汤的声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Nancy正在做的事情进行合理推理:Is Nancy cooking egg and tomato / mushroom soup?等,再呈现蘑菇汤的图片,让学生对自己的推理进行验证(见图4)。

数据的整理和表示教学建议(曹伟华张琦)(6)

图4.

Step 9 Think and talk

教师呈现孩子们在Miss Li家客厅的场景图,引导学生借助所给图片提示,用给定的语言框架进行想象式说话,提升学生运用现在进行时进行语段描述的能力(见图5)。

数据的整理和表示教学建议(曹伟华张琦)(7)

图5.

Step 10 Read and complete

创设Miss Li在朋友圈发布信息的语境,让学生以Miss Li的身份编写文本,描述场景图(见图6),感受师生间浓浓的情谊。在提高学生语用能力的同时,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数据的整理和表示教学建议(曹伟华张琦)(8)

图6.

2 改进策略

上述教学活动设计是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理论进行的改进设计,对改善前文所述Checkout time板块教学的存在问题,凸显该板块综合性、实践性、发展性等特征,更好达成该板块的多元目标起到了积极的支撑作用,其采用的策略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点。

(1)主题探究:从“局部设计”转向“整体设计”

主题探究主要指对主题意义的探究,是在主题意义引领下的语言学习,即通过一系列语言学习和思维活动,挖掘主题所承载的语言内涵和意义,建构新概念,丰富人生阅历,发展思维能力,形成高级的、正确的社会情感,促进语言、文化、思维、情感以及价值观全面发展的过程(沈国锋,2021)。

教师在上述活动设计中,采用了主题探究策略对该单元Checkout time板块第一、二部分的内容进行巧妙勾连。执教教师先通过Enjoy and say、Look and say两项活动引出“Miss Li过生日,她的学生为她做生日餐”这一主题语境,然后以这一语境为统领,设计了:

  • 了解冰箱内的食材(Think and say;Brainstorming;Look, write and say;Find and summarise)

  • 根据食材制作菜单(Make a menu)

  • 猜测学生正在厨房做何事(Guessing game)

  • 描述学生正在客厅做何事(Think and talk)

  • 描述生日场景图并帮Miss Li完成发布朋友圈”

这一系列聚焦主题(为Miss Li庆祝生日)、彼此关联(生日前的确认食材、确定菜单、做饭,生日后在朋友圈发布相关生日信息)、螺旋上升(学习理解类活动—实践应用类活动—迁移创新类活动)的活动,实现了教材板块内容的有机关联和整合。

各个环节的学习活动之间的任务设置“具有内在相关性、统一性,共同构成一个任务链,统一于主题语境之下”(章策文,2019)。

在“为Miss Li庆祝生日”这一语境下,该单元Checkout time板块两部分的学习内容作为同一语境下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巧妙嵌入其中,前后连贯,浑然一体,从“局部设计”转向了“整体设计”,产生了1 1>2的效能,同时这一系列学习活动的展开过程也是引导学生逐步探究单元主题意义的过程,最终学生获得了“尊师爱师,学会感恩”的主题意义感悟。

(2)文本再构:从“语言操练”转向“语言实践”

发展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是英语语言学习最重要的目的之一。Checkout time板块作为单元的巩固、检测板块,更应引导学生通过语境真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充分打开语言实践过程。在改进后的活动设计中,执教教师通过文本再构策略引导学生从“语言操练”转向“语言实践”。

文本再构,是指对教材现有的语境、文字、插图等方面进行调整、再创等。它是对教材资源的一种创造性运用。该单元Checkout time板块第一部分旨在引导学生操练、运用现在进行时一般疑问句。

初始设计中,教师采用的是看图问答方式,这个活动是语言操练活动,但不是指向真实语用的语言实践活动。修改后的活动设计中,执教教师对第一部分的图片进行了再构,对图中人物正在做的事情进行了遮挡,然后用Guessing game的活动形式创设语言交际信息沟,鼓励学生运用板块核心目标语展开真实语言交际活动。

而紧跟Guessing game之后的Think and talk和Read and complete两项活动更是充分体现了对文字、语境的再构。教材中的第一部分语境为“在厨房做某事”;而Think and talk活动则将对话形式再构为语篇叙述方式,即让学生用现在进行时的陈述句想象并描述学生在Miss Li家客厅正在做某事的场景,语境为“在客厅做某事”;Read and complete活动在语言形式上也是将对话形式再构为叙述形式,语境为Miss Li发布一条自己过生日的朋友圈。

借助文本再构,将知识的学习镶嵌在具有真实意义的情境任务中进行,有利于学生从传统的“语言操练”走向“语言实践”,彰显了“用英语做事”的英语学习核心理念。

(3)要素整合:从“单维学习”转向“综合学习”

在Checkout time板块教学中,学生需基于单元话题和学习内容,在一定情境中开展听、说、读、看、写等语言实践活动。教师需强调知识训练的层次性、递进性和综合性,即从简单情境到复杂情境,从单一技能到综合技能,从语言操练到语言运用(杨素霞,2020)。因此,“综合性”是Checkout time板块的又一显著特征。

上述改进后的设计,执教教师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理念,以“要素整合”的策略力图彰显 Check out time板块教学“综合性”特征。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六个要素的课程内容整合在上述活动中得到了充分彰显,在各类活动中有机融合,构成整体。在学习方式上,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活动设计也体现了对听、说、读、写、看五项技能的全面兼顾。

由此可见,执教教师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活动设计以“要素整合”为抓手,将课程内容六要素及语言技能有机整合,从而引导学生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从“单维学习”转向“综合学习”,实现了语言、思维、文化等多维度的协同发展。

本文对Checkout time板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并从主题探究、文本再构和要素整合三个方面提出了问题解决的相应策略。当然,Checkout time板块教学的问题并不局限于以上三点,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一步深入解读板块,明确板块功能和设计意图,并据此优化活动设计,从而为教学赋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

曹伟华,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英语研训员,高级教师。

张琦,江苏省无锡市山北中心小学教导主任,高级教师。

*本文为2021年度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立项课题“英语学习活动观引领小学英语教学变革的区域研究”(项目编号:D/2021/02/7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以上内容节选自《英语学习》2022年第7期“教学前沿”栏目,页码29—34。文章版权归《英语学习》所有,欢迎分享本文到朋友圈,如需转载请回复“转载”。

参考文献

  • 教育部. 2018.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 沈国锋. 2021. 主题意义探究理念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江苏教育(小学教学版), (4): 7—11, 15
  • 杨素霞. 2020. 复习板块教学中实现教、学、评一致性的实践探索[J]. 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 (11): 35—40
  • 章策文. 2019. 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内涵、特点与价值 [J].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7): 47—50
  • 郑敏. 2017. 例谈译林版小学《英语》Story time板块中的文本再构[J]. 阅读(教学研究版), (8):28—31

数据的整理和表示教学建议(曹伟华张琦)(9)

2022年7月刊

冀小婷 | 关于面向英语教师的学术讲座设计的思考

王志强 | 学术讲座点亮教师专业发展之路

管玲等 | 基于单元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绘本教学初探

孙晓慧等 | 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实践探究

《英语学习》杂志订阅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