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典

浑水摸鱼,又称混水摸鱼,语出自《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浑水摸鱼原意指在浑浊的水中,趁着鱼晕头转向,乘机下手摸鱼,可以得到意外的收获。后来演变为利用对手混乱迷惘、弱无主见之机,从中渔利的谋略。

三十六计中,此计原文为“乘其阴乱,利其弱而无主。随,以向晦入宴息”。即乘着对方内部发生混乱之机,利用其力量虚弱、没有主见的弱点,使它顺从。引申到军事上,是指趁敌方混乱无主时借机行事,使敌人顺我之意,是一种乱中取利、乱中获胜的计谋。

古代战例

前秦王苻坚统一北方后,欲乘势南下灭东晋。公元前383年,苻坚调集90万大军兵分四路南下,东晋将领谢石指挥8万晋军与前秦军隔淝水对峙。

考虑到苻坚骄横狂妄的特点,谢石修书一封与苻坚,要求前秦军稍作后退以便晋军渡河与之决战。苻坚不知是计,反而暗自窃喜谢石犯了兵家大忌,打算趁晋军半渡之时派骑兵冲杀,于是欣然答应谢石要求,立即下令命前秦军后退。

然而,前秦军士兵并不知后退原因,兼之士卒大多数是强征入伍,后撤命令正合他们心意,顿时军心动摇、阵势混乱。混在前秦军中的东晋间谍一看时机成熟,顺势在队伍中高喊:“晋军杀过来了!秦军败啦!快跑啊!”前秦军顿时乱作一团,晋军乘机抢渡淝水,发起攻击,前秦军全线溃败,苻坚仓皇败走。

现代战例

历时近4年的波黑战争,是一场同室操戈的大混战。波黑的三大民族,塞尔维亚族、穆斯林族、克罗地亚族,因对波黑前途看法不同而陷入混战之中,但它们最终没有一个赢家,只不过输得大小不同罢了。有资料统计,在这场战争中,共有24万人直接参战,波黑430万人中有27.8万人死于战乱,200多万人沦为难民。全国2/3的基础设施遭到破坏,直接经济损失达450亿美元。而这场战争的真正赢家却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它们把波黑作为其“新干涉主义”的试验场,不仅借此打击了塞族及其背后的俄罗斯,分化、削弱了塞族以及其背后俄罗斯在巴尔干地区的力量,还加强了其对欧洲的控制,进一步巩固了其世界第一强国地位,以及其在北约和欧洲事务中的领导地位。

计谋分析

以上两个战例都运用了“浑水摸鱼”之计,但表现形式却有不同。美国插手波黑内战属于“用”浑水,即“鱼”所处环境本身就浑,只需抓住机会趁势“摸”之即可,这种情形下的“摸鱼”相对轻松。谢石淝水大败秦军则属于“搅”浑水,即“鱼”本身所处环境较好,为了迷惑扰乱“鱼”的方向视线,通过主观努力,想方设法把水“搅”浑,然后趁机取利,这种“摸鱼”则需付出更多努力。

“浑水摸鱼”的谋略在不同情况下的表现形式虽各具特色,但归根结底都带有“浑”的底色。想要运用好该计,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正确把握“浑水摸鱼”与其他计策的关系。想要轻易将水“搅”浑并用较小代价成功“摸鱼”,往往需要和其他计策配合使用。比如用“声东击西”扰乱敌方心智或“借刀杀人”设法引起争端,待局势混乱再乘虚而入,从弱小或被削弱的一方中寻得利益。秦朝吞并六国可谓一个典型的系统地运用“浑水摸鱼”的案例,为使六国互相提防,无法形成合力,秦国结合使用了“隔岸观火”“借刀杀人”“离间计”“美人计”等,在六国各自为战、局势混乱时各个击破之,最终一统天下。

“浑水摸鱼”与“趁火打劫”有一定相似之处,需注意“趁火打劫”强调取利的强势性与进攻性,因敌对势力通常较为强大,需要趁着“火”势“打劫”制胜;而“浑水摸鱼”偏重隐蔽性和随机性,因敌方不一定很强大,只要确保“水”足够浑,即可趁势“摸”之。

抓住主要矛盾,想方设法确保“水浑”。当水足够清澈,“浑水”是运用此计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无论是客观形势已成“浑水”,“乱而取之”,还是事先把水“搅浑”,再去“摸鱼”,此计突出的是一个“浑”字,这就要求指挥员能正确分析形势,千方百计确保“水浑”,从而迷惑敌判断,牢牢掌握主动权。反之,若费尽心思都无法将水“搅浑”,很可能影响整个战局。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萨达姆下令对以色列进行导弹袭击,意图利用中东复杂的民族和宗教矛盾,把以色列拖入战争,从而争取阿拉伯国家加入自己阵营,改变己方孤立的状态。然而,以色列在美国的安抚和压制下,保持克制,使得萨达姆瓦解反伊联盟的企图彻底破产。

找准发力点,清醒认识要“摸”之“鱼”。想要“浑水摸鱼”者,必须洞察“水”的情况,要对所“摸”之“鱼”有清醒的认识,如此,才能在合适的时机出手,“摸”到“大鱼”。通常而言,此计中的“鱼”泛指可制服的敌人、可捞取的好处和可利用的时机。古代兵书《六韬》中提到,“三军数惊,士卒不齐,相恐以敌强,相语以不利,耳目相属,妖言不止,众口相惑,不畏法令,不重其将”,当敌方出现这些迹象时,说明“水”已浑浊,必须立即抓住战机。

还要看到的是,有时我们面对的“鱼”,也可能是中间力量,面对这样的“鱼”,就应当采取适当措施,把这些“鱼”争取过来,从而不断增强自身力量。

36计第二十计(第二十计浑水摸鱼)(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