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是餐桌上的常见食物,并且做法多种多样,符合大多数人的口味。我是非常爱吃鱼的,除了不吃糖醋鱼外,其他味型都可以。
我国的主要食用鱼类为“四大家鱼”,青鱼、鲢鱼、鳙鱼、草鱼,这几种鱼类早就被驯化养殖,特别是鲢鱼和鳙鱼,堪称喝水就长肉,一次产卵可达百万枚,那么为何没能成为人类的主要肉类?
喝水就长肉
“四大家鱼”中青鱼和草鱼对于饵料的需求比较大,在野外环境下,如果食物少的话生长速度很慢(山体水库之类的水面),但是鲢鱼和鳙鱼受到的影响则比较小。
如果水域内的食物比较少,鲢鳙只是生长速度比较慢,影响并不大,而这种水域内的鲢鳙肉质比较好,价格相对于普通水域内的鲢鳙,或者养殖水域内的鲢鳙要高很多,比如:千岛湖内的鲢鳙,查干湖鲢鳙等。
只要解决食物来源,那么它们的生长就不受限制,而鲢鱼和鳙鱼为滤食性鱼类,滤食性鱼类指的是用鳃耙(鱼鳃)过滤水中微小的浮游生物、细菌、有机碎屑等鱼类。
它们的滤食器官由鳃耙、鳃耙管(鳃上器官)、腭褶、鳃弧骨组成。在进食的时候张开大嘴,让浮游生物和水一并进入口中,然后把水从鳃孔排出,再把水中的浮游生物经过密集的鳃耙滤取出来作为食物吞下。
所以堪称是“喝水就长肉”的鱼类,只是水质的肥瘦程度影响它们的生长,如果水质比较好,它们的生长速度也就比较慢,肉质也就比较好;如果水质比较肥,生长速度也就比较快,相应的肉质比较差。
鲢鱼和鳙鱼在我国分布比较广,从南到北均有分布,栖息于江河、水库的上层,属于上层鱼类,其中鲢鱼主要以浮游植物为食,兼食浮游动物、腐屑和细菌聚合体等,鳙鱼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鲢鱼主要以浮游植物为食。
它们对于水质要求不高,能够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号称“净水鱼”。能够净化水质,让水质变好,在水库或者河流内投放鲢鳙,能够起到科学放养的效果。
研究表明:一条鲢鱼每生长一公斤,可以消耗40斤的蓝绿藻,能控制水体中的藻类种群,在水体当中投放鲢鱼和鳙鱼,能够有效的避免水体富含营养化。
喝水就长肉,能够净化水质,鲢鳙对于水质的优劣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它的产卵量极大,一次产卵可达百万枚。
一次产卵百万枚雌性鳙鱼和雄性鳙鱼的成熟年龄不一样,雄鱼3龄成熟,雌鱼需要4-5龄。研究表明:雌性鳙鱼的成熟后平均个体为8.5-11.4公斤,寿命超过20年,体重能超过50公斤;雄性成熟比较早,体重大约4-8公斤。
繁殖期在4-7月,当水温达到18°的时候,在流水的河道产卵,10公斤重的雌性鳙鱼,平均怀卵量为129.5万枚,一次产卵可以达到百万枚。
这只是刚成熟的鳙鱼,如果捕捞量比较小,鳙鱼的个体能够达到20甚至30公斤,那么它的产卵量会大大增加,达到惊人的300万枚左右。
鳙鱼的产卵需要流水的环境,如果河内有岔口水流急速,它们会选择此处当做产卵场。产卵后鱼卵膨胀变大并且随着水流飘动,防止鱼卵沉入水底后被小鱼吞食,而激流能使鱼卵更容易获得氧气,当水温达到20°左右的时候,鱼卵经过40小时左右就能孵化。
鲢鱼的个体相对于鳙鱼来说比较小,雌性鲢鱼的成熟年龄为3龄,雄性成熟比较早,需要2-3年。根据记录,鲢鱼也能成为50公斤以上的巨型个体。
成熟后的鲢鱼,一般每公斤的怀卵量为4-5万枚,绝对怀卵量为每公斤6-7万枚。如果一条鲢鱼为20公斤,产卵量也可以达到百万枚以上,但是20公斤鲢鱼太少了,10公斤左右的比较常见。
影响鲢鳙繁殖的还有一个问题,在北方由于温度的影响,它们一年产卵一次,但是在南方就不一样了,由于南方的温度比较高,它们一年可以多次产卵,自然条件下甚至能产卵2-3次,繁殖速度非常快。
鲢鱼的产卵也是要流水的环境,成熟后的鲢鱼在水流的刺激下才能完全成熟,特别是暴雨后河水暴涨,鲢鱼也就迎来的产卵期,产卵期的鲢鱼成大群活动,受精卵在24-36小时内就能孵化。
通过了解鲢鱼和鳙鱼的产卵量,不难发现它们的产卵量真的是太大了,如果个体能达到10公斤以上,那么它们的产卵量都能超过百万枚。
鱼类为何没能成为人类的主要肉食?你喜欢吃什么肉类?喜欢吃鱼吗?从2012年到2019年我国各肉类产量占比不难看出,我国的主要肉食还是猪肉,占比达到50%以上。
那么为什么喝水就能长肉,产卵量达到百万枚,为什么鱼类没能成为人类的主要肉食?原因有3点。
1、在古代逮鱼摸虾被视为不务正业、有句老话讲:“逮鱼摸虾饿死全家”,意思是指望逮鱼摸虾是不能养活家人的。这句话在现在来说估计很多人无法理解,因为现在的渔民号称“金网银网,黄金万两”。
主要是野生鱼类的价格比较贵,再加上捕鱼工具的升级,以及大量绝户网,各种灭绝性捕捞等等,让很多渔民富得流油。但是在古时候并非如此,当时鱼类品种丰富,密度也比较大所以卖不上价钱,并且饭都吃不起,真正靠捕鱼卖鱼的并不多。
2、养殖不易、鱼类的养殖虽然比较简单,小规模养殖的话,几乎不需要投喂太多的饲料,鱼儿生病的几率也比较小,但是也没有太多人养殖,主要是没有地方!
养鱼需要一个小池塘,在南方的话由于雨水比较多,水资源丰富,养殖起来比较简单,但是在北方的话是很困难的,因为缺水,吃的水都没有怎么养鱼?而猪、牛、羊或者鸡鸭则不同,这些家禽也不需要经常打理,也不需要鱼塘,随便找个地方即可。
3、保存不易、 古代的保鲜设施比较差,民间除了冰窖外,几乎不能给鱼类保鲜,夏季或者温度高的情况下,捕捞上来的鱼类短时间就死亡腐败了,很难保存!
其实钓鱼人都知道,夏季鱼类死亡后腐烂的程度很快,甚至几个小时后就不能再食用,在这种情况下,捕鱼或者养鱼的人真不多。
虽然鱼类生长速度快,并且产量大,但是逮鱼摸虾被视为不务正业,鱼类的养殖以及保存不易,3个原因造成鱼类没能成为人们的主食。另外鱼类的鱼刺比较多,有些人并不喜欢吃鱼,或者被鱼刺卡喉咙后不再吃鱼,也是造成鱼类不能成为主要肉食的原因,您觉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