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家”这个词的含义及来历

在汉语中“冤家”这个词的含义有两种:一种是指仇人,“冤家”指的都是有深仇大恨的人,如《警世通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此去倘然冤家狭路相逢,教他双双受死。”所谓“生冤家死对头”言二者誓不两立.人;另一种是指伴侣或恋爱关系的男女,因爱生恨以“冤家”代指爱人,比如“小冤家”,则是娇嗔深爱之意。

第二种意思始于何时不可考,应当是从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中,“冤家”一词常用来称呼那些被一个人似恨而实爱、给自己带来苦恼而又舍不得的人。于是民间就有了“不是冤家不聚头,冤家聚头何时休”的俗话,大有好事奈何多磨之叹.

小冤家说说 说说冤家一词爱极是它(1)

《西厢记》剧照

《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望得人眼欲穿,想得人心越窄,多管是冤家不自在。”

唐代无名氏的《醉公子》诗:“门外狗儿吠,知是俏郎至,划袜下香阶,冤家今夜醉。”这里的“冤家”一词中满含的是恋人之间的甜蜜之爱。(李煜约会小周后的《菩萨蛮》“铲袜步香阶,手提金镂鞋”的俗语版。)

黄庭坚的《昼夜乐》词写道:“其奈冤家无定据,约云朝又还雨暮。”王之道在《惜奴娇》一词中写道:“从前事不堪回顾,怎奈冤家,抵死牵肠割肚。”这些词中的“冤家”指的都是心中思念的心爱的人,“冤家”之称情深意切,微妙动人。

小冤家说说 说说冤家一词爱极是它(2)

贾宝玉和林黛玉

明朝的《玉谷调簧》中这样写道:“吃交杯红了脸,俏冤家抱去。”冯梦龙《挂枝儿·眼里火》:“眼觑着俏冤家,不由人欣羡。“冤家”前面加一个“俏”字或小字,可见是一个美称。文学作品中“冤家”一词,也就慢慢演变成了成了相互爱慕的男女彼此间的昵称。

贾母气说宝黛为小冤家,闹得不可开交的二人听了好似参禅的一般。

《红楼梦》开篇就讲“冤家”——“这一干风流冤家,尚未投胎入世。”宝玉和林妹妹这对欢喜“冤家”,定情之前总是放不下相爱相怨,欲说还休剪不断理还乱的相思无数,这真的是“不是冤家不聚头”了.

在第二十九回「享福人福深还祷福 痴情女情重愈斟情」中,话说贾宝玉为和林黛玉为探清彼此之情,几番言语不合,黛玉任性绞了宝玉饰玉上她打的穗子,宝玉一气之下又摔了回玉,闹得不可不交。

那贾母和王夫人知道进来后,见宝玉无言,黛玉也无话,问起来又没为什么事,因此移祸到袭人紫鹃两个人身上,连骂带说教训了一顿。最后贾母带出宝玉去了才了事.

小冤家说说 说说冤家一词爱极是它(3)

林黛玉

过了一天是薛蟠生日,摆酒唱戏来请贾府诸人。宝玉因得罪了林黛玉,二人总未见面,心中正自后悔无精打采的,推病不去。林黛玉自然也无心看啥戏。

贾母见他两个都生了气,原想趁着看戏俩个见了面,就如从前似的完了气,就好了,谁知二人不想又都不去。老太太急的抱怨说:

“我这老冤家是那世里的孽障,偏生遇见了这么两个不省事的小冤家,没有一天不叫我操心。真是俗语说的,‘不是冤家不聚头’。几时我闭了这眼,断了这口气,凭着这两个冤家闹上天去,我眼不见心不烦,也就罢了。偏又不口厌这口气。”自己抱怨着也哭了。

老祖宗自称老冤家,骂他俩小冤家,虽为情急之语,心里头却流露出深爱来。她让二玉朝夕相处培养感情,而今年龄大了婚事渐近,却闹得收不了场,好不令人着.急贾母年长又爱看戏,自然懂得这句含意,此说当有恨铁不成钢之怒,怨二人不解自己的一番苦心。


小冤家说说 说说冤家一词爱极是它(4)

贾母

这话传入宝黛二人耳朵里,书上说:

原来他二人竟是从未听见过“不是冤家不聚头”的这句俗语,如今忽然得了这句话,好似参禅的一般,都低头细嚼此话的滋味,都不觉潸然泣下。

虽不曾会面,然一个在潇湘馆临风洒泪,一个在怡红院对月长吁,人居两地,却情发一心!

"假作真时真亦假",曹雪芹此讲宝黛从未听过"不是冤家不聚头”这话,其实为假,否则怎有后来"好似参禅一般"一句?

黛玉即便没听说此俗话,但二人花下读过西厢,《西厢记》中,张生称崔莺莺是“稔色人儿,可意冤家”。“冤家”再加上“可意”二字,就更显得情思缠绵了。林妹妹冰雪聪明之人,怎不解其特别之意?

小冤家说说 说说冤家一词爱极是它(5)

宝黛共读西厢

宝玉又看了茗烟搜罗来的诸多言情杂书,他二人前世木石情缘,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才有"冤家”如袭人被晴雯拿住的"我们"一样,所指"一对人儿"之说,参悟了老太太的话,觉得自己闹过了。

贾宝玉和林黛玉,好一对因爱生愁的一对欢喜冤家,难怪贾母气说宝黛为小冤家,正闹得不可开交的二人得悟,心里却解开了结。曹公写青年男女的恋爱可谓生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细腻幽微的情愫跃然纸上了。

蒋津细说六种冤家,令人感叹。

宋朝宋代蒋津他在笔记体小说《苇航纪谈》中说历来作者名流多用冤家为事,始时不知何等语,亦不知所云。

他后来读到《烟花记》一书上列有六种冤家:其一,彼此深情,宁死不变其心。其二,长亭别泪依依难舍,黯然销魂,如《西厢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都是离人泪!”其三,天各一方,寝食俱废为相思憔悴者。其四,异地恋音讯渺无,望眼欲穿者。其五,一人怜新弃旧,一人怨恨刻骨。其六,生死角易,或抱恨成疾同归于尽者。

小冤家说说 说说冤家一词爱极是它(6)

《西厢记》

此语虽鄙俚,亦余之乐闻耳”他详细诠释了“冤家”的六种含义,“冤家”所指男女之间的情感令人感叹正向的,说的都是相互爱慕的男女之间又爱又恨,既缠绵悱恻思念又免不了怨恨,暗自嗟叹的复杂之男女情感。

《红楼梦》黛玉之死,正是其六种冤家如此,宝玉出家乃情重冤家,不亚于身死的心死了。

虽然汉字多岐意并不罕见,但"冤家"这个词,一个是恨到刻骨难释怀,一个是爱到深处情不禁,将两种原本意思截然相反的称谓集于一身,看起来实在罕见,也很是有趣,由此可见汉语之包容性之广泛,真是博大精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