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历史大剧 品百味人生 大家好 我是史君

今天我们来看看剧中非常耐人寻味的一幕 海瑞和赵贞吉的第一次吵架

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去分析

首先 我们看看海瑞是如何吵赢赵贞吉的

然后呢 我们试着站在赵贞吉的角度看看 他是如何看待和应对海瑞的

最后呢 我们在试着站在海瑞的角度看看 他为什么这样做 他图的是什么

大明王朝的海瑞让赵贞吉免审(海瑞和赵贞吉过招)(1)

赵贞吉背对着门休息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两个人是怎么吵得

海瑞打算去大堂提审 一听人都被转移了 气不打一处来

直接就怒气冲冲的去找赵贞吉 结果呢 一去正看见赵贞吉背对着门休息

想发作又不好直接叫醒他 只好默默的站在那里等

很快赵贞吉就看到了海瑞 呵斥书办海大人来了为何不立刻通禀

海瑞心里有事 顾不上这些弯弯绕 直接上来就给赵贞吉来了个三连问

“请问中丞 郑泌昌何茂才被转到哪里去了?”

“圣旨到浙江已经第七天了 中丞 今天还不提审犯人吗?”

“可有些案情不及时提审 钦犯就可能串供 晚了就查不出真相!”

赵贞吉装糊涂问哪些案情 海瑞直接摆出了三个大案

毁堤淹田 私通倭寇 抄没家产

赵贞吉虚晃一枪 开始转移话题 说抗倭大捷 齐大柱立功 要给海瑞请功

那海瑞的话题可不是你能随便转移的

“卑职无尺寸之功 中丞大人 抗倭是军国大事 可这是胡部堂和前方将士的事 我们应该做的是抓紧办案!”

大明王朝的海瑞让赵贞吉免审(海瑞和赵贞吉过招)(2)

赵贞吉故作淡定

赵贞吉开始打哈哈 说前方军国大事 后方需要粮草供给啊

我们把沈一石家产卖给徽商 他们出钱了啊 所以他们也有功

海:“中丞大人 照此推论 把那些徽商请来的郑泌昌何茂才是不是也有功?”

海:“沈一石的家产抄归国库朝廷也就有了钱粮 徽商贱价收买了应该充归国库的那么多财产 拿出这么点钱来 他们有什么功?”

赵“沈一石封存的家产现银不足两万 丝绸只有百匹 前方军情如火 三千架织机能够送给胡部堂去打仗吗!”

海:“沈一石有二十五座作坊 一百余家商铺 六万多亩桑田 就是作价卖给任何商人 也能给国库收回上千万的库银 一年的军需也都够!”

大明王朝的海瑞让赵贞吉免审(海瑞和赵贞吉过招)(3)

赵贞吉鬼魅狂狷的笑容

赵贞吉看算账算不过 说也说不过 只好转变策略 开始压海瑞

赵:“海知县 官场有句大家都明白的话 你难道从来没听过?不在其位 不谋其政 你也该收敛收敛了”

海:“但不知中丞叫属下如何收敛?”

赵:“该管的管 不该管的不要管。”

海:“上谕叫我来审办钦案 我管的都是圣旨叫我管的事 不知中丞所说不该管的是哪些事?”

赵贞吉显然是有些逼急了 一面抱怨着对海瑞的不满 甚至把海瑞没中过进士的事都搬出来说

属于打人打脸 骂人揭短了 你要这么玩 海瑞可绝不饶你

海:“中丞这样的话属下听不明白 难道中过进士进过翰林院的人反而连圣旨也看不懂吗?身为奉旨陪审 规劝中丞依旨办案 正是属下职所当为!”

赵贞吉也不是一般人啊 海瑞的反应引起了他的争辩心

赵“你知道倭寇在我浙闽沿海一带杀了多少百姓 !毁了多少城池!

你的家人好好地待在淳安 你想没想过被倭寇杀戮淫掠的百姓!

似你这等站在岸上看翻船 以博直名 海知县 你不觉得自己大忠似伪吗?”

可以说赵贞吉是辩论说红眼了 言语中带着人身攻击 殊不知这正撞到了海瑞的枪口上

海瑞怎能不知呢 海瑞四岁父亲就死于倭寇之乱 这一桩桩一件件对海瑞来说历历在目

海“杀父之痛 锥心难忘! 中丞刚才说我的家人好好地待在淳安 因而不知沿海百姓受倭患之苦 请大人将此言收回!”

大明王朝的海瑞让赵贞吉免审(海瑞和赵贞吉过招)(4)

海瑞说到死去的爹眼眶湿润

赵贞吉哑口无言了 但他自然不会认错 于是命令海瑞压粮送给胡宗宪 海瑞还想拽着审案不放

赵贞吉也终于松了口:“杨公公疯了你应该知道吧 沈一石的家产和织造局究竟有何牵连 除了杨公公你向谁去查证? 案子现在必须停下 今早我已经用八百里急递上奏朝廷 下面该如何办 只有等朝廷新的旨意下来”

虽然场面上赵贞吉是维持住了 但是这场吵架 赵贞吉输的是彻头彻尾

看到这我们很容易给海瑞贴上一个“正直为民”的标签

或者呢直接给赵贞吉贴上一个“大奸似忠”的标签

这样当然方便我们看剧的时候情感投注 但是却少了几分趣味

因为人性是复杂的 不应该用简单的好坏去评判 或许在每个人物身上都有他们行为的方式和准则

如果把我们自己代入到这些角色的情景中 似乎也很难做出更好的选择 我们不妨一起来做个游戏

一起钻进赵贞吉和海瑞的身体里 设想一下 他们会如何看待这场论战

大明王朝的海瑞让赵贞吉免审(海瑞和赵贞吉过招)(5)

赵贞吉第一人称模式开启

赵贞吉视角:

首先 我把郑泌昌何茂才连夜送走 以我对海瑞为人的了解 他必然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所以 必然会来找我

他来找我的时候必然是怒气冲冲 如果我头对着们睡着的话 他自然不至于直接把我这个领导喊醒

让他在哪里站一会 多多少少也能冷静一些

其实啊 我们通常都不会头对着门睡觉的 你可以自己亲身尝试下 头对着门总会有一种不够安全的感觉

我们习惯的睡眠姿势通常都是可以看到门的 这样会感觉更安全

同样我让海瑞冷静下来的这个策略 你们未来的人也会用到 就是你去超市购物的时候 进超市都需要走很久 这个部分也叫作缓冲区 让你从焦急的工作或者紧张的气氛中 慢慢的放慢脚步 平静下来 做好购物的准备

大明王朝的海瑞让赵贞吉免审(海瑞和赵贞吉过招)(6)

他来了他来了 他带着愤怒走来了

我算好时间 不能把海瑞晾的太久 我睁开惺忪睡眼 叫来书办 这个不长眼的居然说拦不住海瑞

我故意把他斥责了一顿 其实是卖海瑞个人情 让他知道 我是欢迎他的

如果是王用汲这小子 肯定多少也会领我点情 但是海瑞这家伙还真是够直啊

大明王朝的海瑞让赵贞吉免审(海瑞和赵贞吉过招)(7)

海瑞三连问

我这边装糊涂也装不过去 不如这样吧 给他贴点金 或许他就会知道适可而止吧

果然不行 我再暗示暗示他 海瑞啊 海瑞 看来你是敬酒不吃吃罚酒啊

沈一石家产卖给徽商 这时宫里的意思啊 这是要倒严啊 这是胡宗宪站边严党的后果啊 这事情我能给你明说吗?

赵:“不在其位 不谋其政 你也该收敛收敛了”

这个海瑞也太没大没小了 扣帽子谁不会 来来来 老夫也给你扣一顶 看你怎么说

赵:“似你这等站在岸上看翻船 以博直名 海知县 你不觉得自己大忠似伪吗?”

哎呦 咋哪儿哪儿都有你啊 还给我动真情了 哎 说你吧 你也是好心 提点你吧 你比谁都有理

真是个搅屎棍子 得了 赶紧把你打发走吧 去搅和胡宗宪去吧 眼不见心不烦

好了 我们跳出来

你会看到赵贞吉的策略 是从安抚为主的转移话题、贴金

到打压为主的警告 扣帽子

再到最后无奈的 避而远之

像什么?像极了大人对付要压碎钱的孩子

小孩:妈 把我的压岁钱给我

大人:哎呀 你最乖啦 老师都表扬你了(转移话题 贴金)

小孩:对 把我压岁钱给我

大人:好好 妈妈给你存着呢

小孩:不行 我要看到钱 你万一给我花了呢

大人:你看 你这个孩子不要不懂事啊(警告)

大人:你的压岁钱 那是妈妈给你换来的啊 我是不是还得给你表弟表妹压岁钱 (讲道理)

小孩:我不管 你给的是你给的 给我的是给我的

大人:你今天作业做完了没 没事干了是吧(打发他干其他事)

抛开是非对错来说 两个人互动的情绪是非常像大人哄小孩的

其实赵贞吉知道他改变不了海瑞 海瑞也知道他无法改变赵贞吉 那么他为什么还要挺着来吵一架呢?

他不是已经知道要他命的人是赵贞吉了吗?

这个啊 或许我们需要站到海瑞的角度才能看的更清楚

在进入海瑞的视角之前 我们还有一点补充 就是赵贞吉为什么会攻击海瑞以博直名

大明王朝的海瑞让赵贞吉免审(海瑞和赵贞吉过招)(8)

赵贞吉说海瑞以博直名

“似你这等站在岸上看翻船 以博直名 海知县 你不觉得自己大忠似伪吗?”

这两句啥意思 说成白话就是 海瑞你少给我装

你不就是为了沽名钓誉 为了自己的正直人设么?

你不觉得你这人设 一点毛病都没有 太假了吗?

我们都知道 海瑞楞是楞了点 但是一言一行都是发自肺腑的 没有那么多弯弯绕

赵贞吉这时被逼急的情况下的乱咬人 这就到关键了 他为什么说海瑞以博直名

我们不妨假设一下啊 如果何茂才被逼急了 他会说海瑞什么 他可能会说海瑞装穷 但是绝不会说他沽名钓誉 因为他压根就想不到这儿去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做投射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把自己心理的想法安到别人身上 最经典的案例就是苏东坡和佛印的故事

大明王朝的海瑞让赵贞吉免审(海瑞和赵贞吉过招)(9)

苏东坡和佛印的佳话

苏东坡去拜访佛印 对佛印开玩笑说 “我看见你是一堆狗屎”

而佛印则微笑着说 “我看你是一尊金佛”

苏东坡觉得自己占了便宜 很是得意 回家以后 苏小妹告诉他

“哥哥你错了 佛印是心中有佛 看啥都是佛

你是心中有狗屎 看啥都是狗屎”

好了 赵贞吉就是心中有狗屎 因为他自己就是一个沽名钓誉之人 海瑞就说 他不过是贪名

后面的表现也恰恰证明了这一点 所以啊 他骂人家海瑞 其实恰巧暴露了自己

不过啊有个问题也很奇怪 就是海瑞早早就和王用汲说了 这个赵贞吉是个贪名之人

甚至对自己的威胁比织造局还要大 而且他明知道不可能改变赵贞吉 为什么非要跑去和他吵架呢?

大明王朝的海瑞让赵贞吉免审(海瑞和赵贞吉过招)(10)

海瑞告诉王用汲赵贞吉比织造局更危险

如何理解海瑞:

在我看来啊 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是海瑞这人不吃糊涂亏

但凡他经手的事情 他前前后后都要问的明明白白的

一方面是因为他行得正走得端 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他拥有招黑体质 太善于得罪人 所以肯定经常有人想报复他 只有把所有问题都搞得清楚明白 才能在出现问题的时候明白回话 才能保证自己不会轻易背锅

所以啊 他找赵贞吉就是为了搞清楚情况

郑泌昌何茂才人去哪了?

案子还审不审了 你到底在搞什么?

赵贞吉越不告诉他 他越要搞明白

另外一个就是海瑞的性格特点 他真的是人如其名 海刚锋 对谁都是这一套

有话直说 黑白分明

但是啊 这个黑白分明真不见得是夸他 因为黑白分明 意味着他的世界是二元对立的

在他的眼里 你要么是个好人 贤臣 要么就是坏人 奸佞

你如果做不到我对一个明君的期望 你就是一个昏君 不是合格的君父

大明王朝的海瑞让赵贞吉免审(海瑞和赵贞吉过招)(11)

海瑞狂怼嘉靖

所以他的眼中是容不下黑白之间的灰度的 而恰恰相反 真实的世界总是有灰度的

而只有理解灰度 才能保证事情的正常运转

就像胡宗宪 他更在意的是我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做事

但是海瑞不一样 他想要改天换地 他就像对着风车舞剑的唐吉坷德 他太想要打破现有的不公正

但是 他想要的那个世界 我们去不了

人人都和他一样 连棉布都不用 皇上一天只操心国事 大臣没有任何私欲 这是反人性的

而这一切的根源是跟海瑞的家庭有关的

海瑞四岁丧父 这个年龄段正是一个孩子学着去处理二元关系的时候

对于更小的孩子来说 在他们眼中父母是没有性别的区分的 而到了三四岁年龄的时候

他们开始性别意识了以后 会发现爸爸和妈妈是不一样的 男孩会开始亲近妈妈 一面排斥爸爸 一面顾忌爸爸 是又有亲密的属性 又有排斥的属性 就从好坏的二元对立慢慢变得更加复杂和成熟

慢慢通过和爸爸妈妈的互动学会人际交往的界限 这其实就是心理学上讲的俄狄浦斯期和三角关系

就像胡宗宪需要照顾嘉靖 需要维护严党 还要顾着一方百姓 他需要在各种关系中间去寻找微妙平衡

但是可惜的是 海瑞没有这样的机会 四岁丧父 他便和海母住在一起 这一住就是三十年

大明王朝的海瑞让赵贞吉免审(海瑞和赵贞吉过招)(12)

极度强势的海母

而且母亲恰巧又是极度强势 强势到海瑞在母亲面前连个屁都不敢放

所以海瑞眼中 海母是好的 好就是严苛 甚至到严苛到不近人情

欲望是坏的 吃穿用度能省则省 功名利禄皆是浮云 甚至连看自己的妻子 似乎也有些难为情

而父亲是理想化的 是没有任何欲望 为了孩子和家庭可以不顾一切的

所以和他接触的所有男性 几乎都不足以配得上父亲的名号 都枉为父母官

所以海瑞能一刚到底 和他跟母亲探讨孝经有关 更本质的是他对世界的看法

大明王朝1566中的海瑞 看起来好像一直在忙活两件事

一件是用自己理想的标准来给老百姓当爹

一件是用自己理想的标准来要求嘉靖老爹

后面海瑞找胡宗宪也还是这套嗑

不过胡宗宪显然比赵贞吉高明多了

喜欢的朋友欢迎关注转发

我们下期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