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儿个要谝一对词

“下话”和“上话”

“下”字在新疆焉耆方言语境中

大多数时候都读为【ha】

如“下去”、“下数”、“下头”

“下面”(指方位、方向)等

但在“下话”、“下茶”(送聘礼)

“下面”(指做饭)等词中都读为【xiā】

什么是平时话(下话和上话)(1)

下话,焉耆方言音读为【xiā huā】

指“说好话求情、道歉”

“下”既指“传递、投送、投入精力口舌”

也指“退让、居人之下、低三下四的姿态”

“话”指“道歉、劝说”

什么是平时话(下话和上话)(2)

如:“我先搭上我这张老脸去给他下话,

你后头再进来赔个礼,

这事情估计就能过去哩。”

“不管我怎么陪上笑脸下话,人家

都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死活都不答应。”

“我把话也下咋哩,人家就是不饶人么!”

什么是平时话(下话和上话)(3)

下话,正音读为【xià huà】,指“传话”

崔八娃《一把酒壶》:

“郑大头给别人下话说:

谁借给粮,他对不起谁。”

什么是平时话(下话和上话)(4)

“下话”在中原官话、兰银官话

西南官话中都是常用词

都指“说好话求情、道歉”

焉耆方言中的“下话”

源自中原官话中的关中方言

什么是平时话(下话和上话)(5)

上话,焉耆方言音读为【shāng huā】

也称“上螺丝”,指“拿语言敲打

冷言冷语讽刺、话中有话、警告”等义

“上”有“指教、拧紧、敲打”等义

“话”指“话术、话语”

如:“你少给我上话,当是我听不懂吗”

“自己头上的苍蝇看不见

人家还给我上话的呢”

“你把话给他上给

看他是装糊涂还是真糊涂”

“你给他把螺丝上紧,不然就闯祸呢”

什么是平时话(下话和上话)(6)

焉耆方言中的“上话”源自兰银官话

晋语中也有“上话”之说

指“与对方说话”,如:

“那家伙人品不好,我不待要愿意和他上话”

什么是平时话(下话和上话)(7)

我们平常还说“话下”或者“不在话下”

话下,指“眼前的话题之内

或所说的故事范围”

引申指所谈论或考虑的范围

峻青《海啸》:

“‘再大的水,也不在它的话下。’

老金头自豪地说。”

什么是平时话(下话和上话)(8)

“不在话下”指

“当然如此;用不着说它;或者按下不表”

原本多在旧小说、剧本中出现

表示某故事告一段落或转入别的情节

现形容事情轻微或者没什么了不起

不值得一提,也指事属当然,用不着说

施耐庵《水浒传》第一回:“

仁宗准奏,赏赐洪信,

复还旧职,亦不在话下。”

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七回:

“那金钏儿含羞忍辱的出去,不在话下。”

什么是平时话(下话和上话)(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