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交通综合体建设(鲁力前行)(1)

2022年初,山东省就已经在谋篇布局“山东的路”。新黄河记者从山东省交通运输厅了解到,2022年,山东将构建综合立体交通网“三网两群一体系”,即铁路网、公路网、水运网,港口群、机场群,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同时,全社会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完成投资2700亿元以上,立体化交通网“蓝图”已绘就。

山东交通综合体建设(鲁力前行)(2)

加快打造“轨道上的山东”

高速铁路是综合立体网的关键和骨干,2021年,山东省加快推进济郑、潍烟、莱荣等7个在建高铁项目,其中鲁南(日兰)高铁曲阜至菏泽段、菏泽至庄寨段建成通车,新增高铁里程209公里,结束了菏泽不通高铁历史,全省高速铁路里程达到2319公里,居全国第3位。

山东交通综合体建设(鲁力前行)(3)

2022年,山东省将全面加快济郑高铁、潍坊至烟台高铁、莱西至荣成高铁、济南至莱芜高铁、黄台联络线等5个在建项目建设,建成黄台联络线、济莱高铁2个项目,高速铁路里程超过2400公里。

其中,黄台联络线是济青高铁与济南站的快捷通道,建成后将大大提升济南枢纽三个主要铁路车站的联通效率;济莱高铁是济南“米”字形高铁枢纽的重要组成,年底前建成开通,对于提升省会城市功能位,强化主城区对莱芜区、钢城区辐射带动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山东将开工建设京沪高铁辅助通道天津至潍坊段、雄商高铁、济滨高铁3个项目,其中雄商高铁和京沪高铁辅助通道天津至潍坊段2个项目均是国家干线铁路项目,对于提升山东省对外交流水平,带动和保障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持续擦亮“山东的路”品牌

“山东的路、广东的桥”。近年来,山东省持续加大高速公路建设力度,“十三五”期间,山东省建成通车了37条新建、改扩建高速公路,高速公路里程数保持全国第一方阵。

山东交通综合体建设(鲁力前行)(4)

2021年,山东省加快推进13个、1259公里在建高速公路项目建设,京台高速德州至齐河(鲁冀界)段改扩建工程、日兰高速巨野西至菏泽段改扩建、京台高速泰安至枣庄改扩建、董家口至沈海高速段等4个项目、333公里建成通车,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477公里,居全国第6位,六车道以上占比提升到30%。

京台高速泰安至枣庄段在全国率先打造“全天候通行、全路段感知、全过程管控”的智慧高速示范项目。明村至董家口高速、京台高速济南至泰安段改扩建工程、日照港岚山疏港高速、济南绕城高速二环线北环段4个、265公里项目开工建设。

2022年,山东省将继续推动高速公路加密、扩容、增通道,持续擦亮“山东的路”品牌。首先,加大扩容改造力度。加快推进京台高速济南至泰安段、齐河至济南段,济广高速济南至巨野段,东营至青州高速,济南绕城小许家至遥墙机场,小许家至港沟,青兰高速青岛双埠至河套段等7条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建设,改扩建里程达到363.67公里。其中,京台高速齐河至济南段将改造为双向12车道,其余6个项目将改造为双向8车道。

山东交通综合体建设(鲁力前行)(5)

其次,稳步增加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建成通车新泰至台儿庄公路台儿庄马兰屯至鲁苏界段、济南至微山公路济宁新机场至枣菏高速段、沾化至临淄公路等5个、338公里高速公路项目,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7800公里。

同时,加快智慧高速公路建设。在京台高速泰安至枣庄(鲁苏界)段智慧高速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济青中线高速建设实际,创新融合5G、大数据、物联网、北斗定位等前沿技术,继续完善、提升智慧高速建设方案,为全国智慧交通发展贡献“山东经验”,提供“山东方案”。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

港口是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和重要支撑。按照山东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山东省沿海港口规划建设以青岛港为龙头,日照港、烟台港为两翼,潍坊港、威海港、东营港、滨州港为补充的山东半岛世界级港口群。到2025年,山东沿海港口泊位达到627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达到360个;吞吐量达到18亿吨,其中集装箱4000万标箱。

山东交通综合体建设(鲁力前行)(6)

2021年,山东省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建设全面启航。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推动物流港、枢纽港、金融港、贸易港互补推进、一体发展,枢纽港作用显著提升。

2022年,山东省继续加快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建设,继续提升集装箱、液体散货等大型深水泊位供给能力,重点建设青岛港前湾港区泛亚集装箱码头工程、烟台港西港区30万吨原油码头二期工程等项目,争取建成日照港岚山港区原油码头三期工程(第4个30万吨级油码头)和青岛港董家口港区大唐码头二期工程(5万吨级和10万吨级通用泊位各1个)。

同时,山东继续推进集装箱自动化码头系统升级、传统码头智能化改造等重点项目建设,提升全省港口生产作业智能化水平,及时总结智慧港口建设成果并推广应用。加快推进港口转型升级,不断巩固全省沿海港口一体化改革成果,支持山东港口不断增加外贸航线,培育涉海高端服务业,加快建设以青岛港为中心的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推动从装卸港向枢纽港、贸易港和金融港升级。

山东交通综合体建设(鲁力前行)(7)

在内河水运方面,今年,山东省将深入研究京杭运河与小清河连通工程。提速京杭运河山东段三级升二级改造工程,年内完成小清河复航主体工程。

8个地铁新项目今年开工,打造“轨道上的山东”

3月4日,新黄河记者从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得知,2022年,围绕打造“轨道上的山东”,山东省将全面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推动济南轨道交通7号线一期、8号线一期、9号线一期,青岛地铁6号线二期(南段)、8号线支线、9号线一期、15号线一期,新建济南东至济阳区有轨电车工程等8个新项目开工。

同时,加快济南轨道交通3号线二期、4号线一期、6号线,青岛地铁2号线一期调整段、2号线二期(东段)、4号线、5号线、6号线一期、7号线二期(北段和南段)、8号线等10个在建项目建设。

到年底,青岛地铁4号线全线建成通车,济青城市轨道交通网进一步完善,全省城市轨道交通通车里程突破400公里。

山东交通综合体建设(鲁力前行)(8)

打造山东半岛现代化机场群,擦亮济南国际机场新名片

民航强国是交通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支撑,是国家重要战略产业,根据山东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十四五”期间,全省运输机场将坚持新建迁建与扩容增效并重,加快形成层次明晰、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现代化运输机场群,到2025年,全省运输机场总数达到12个。

山东交通综合体建设(鲁力前行)(9)

2021年,全省机场建设发展“面上有提升、线上有增长、点上有突破”,实现了起好步、开新局目标,全省运输机场达到10个,运输机场数量居华东地区首位。

2021年,菏泽牡丹机场建成通航,创造了全国同期规划建设的民用运输机场建设新速度,实现了菏泽人民期盼已久的航空梦,补齐了鲁南地区民航发展短板;青岛胶东国际机场成功实现“整体迁建、一夜转场,为青岛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提供了通达的航线网络支撑;烟台机场二期、临沂机场航站楼改扩建、济宁机场迁建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济南机场二期改扩建、新建枣庄民用运输机场项目前期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山东交通综合体建设(鲁力前行)(10)

下一步,山东省将坚持新建迁建与扩容增效并重,全面提升青岛、济南国际枢纽机场功能,打造烟台和临沂区域枢纽机场,加快通用机场规划建设,形成山东半岛现代化运输机场群。今年,山东省将加快推进烟台机场二期工程、临沂机场改扩建工程,开工建设济南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枣庄机场、德州庆云通用机场,迁建完成济宁机场、蓬莱通用机场。

济南遥墙国际机场是山东对外开放的门户,是展现山东人文精神的重要窗口,济南机场二期改扩建是推动济南机场与时俱进,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航空强省的迫切需要。

该工程以2035年为规划目标年,飞行区和航站区土建部分按照年旅客吞吐量5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2万吨、飞机起降40.9万架次设计,设备系统和其他工程按照年旅客吞吐量4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40万吨、飞机起降34.6万架次设计。济南遥墙国际机场二期改扩建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加快济南对外开放,提升省会城市首位度和国际竞争力,增强济南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山东交通综合体建设(鲁力前行)(11)

新黄河记者:柴颖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