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一帆

来自:微信公众号“一帆之花颜草语”

蓼属皆美人。

不是我说的,好多人都这么说,自古以来,蓼就非等闲之辈,多次出现在诗词歌赋中,比如《郑风·山有扶苏》写到:

山有扶苏,隰(xí)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山有乔松,隰(xí)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文中的“游龙”指的就是蓼属的红蓼。

蓼属的种类很多,约230种,广布于全世界,主要分布于北温带。它们大多生长在水边,我们熟悉的萹蓄、水蓼、红蓼、扛板归、火炭母、愉悦蓼等都是它家成员,它们不但颜值担当,而且内在美,都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近些年,为了不辜负它们的美貌,越来越多园艺大师们把它们从小沟边拉出来,登堂入室,抛头露面,用于园林绿化中。其中,它们家的头花蓼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头花蓼生长的土壤,头花蓼Polygonumcapitatum(1)

头花蓼,蓼科、蓼属多年生匍匐草本。它的名字简单易懂,就是说是头状花序,它也称草石椒、 岩养麦、 水绣球、 石莽草。

它的英文名叫Pink Bubbles、Pink Knotweed,充分表达了它的意境。

头花蓼的拉丁名是Polygonum capitatum,其属名Polygonum由Polys(多的) gonu(膝)组成,指茎具膨大的节, 这也是蓼属的共同特征,种加词capitatum是“头状的”,指的是它的头状花序。

头花蓼产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广东、广西、云南及西藏。生山坡、山谷湿地,常成片生长,海拔600-3500米。印度北部、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及越南也有。目前我国很多地区广泛栽培。

头花蓼生长的土壤,头花蓼Polygonumcapitatum(2)

最早认识头花蓼是在一个朋友的基地里,那时我还惊讶于蓼属植物居然还能应用于园林绿化中。让我颠覆对它的认知是因为相思瀑布。

这个春天哪儿也没去,好友@季候风发自相思瀑布的照片又撩起我的“野”心。相思瀑布是她为横琴打造的一个小园林,她把它当成自己的宝贝女儿,每天为它梳妆打扮,不时更换的新品种总能让我心驰神往。

我撂下艳丽的月季,可爱的鼠尾草,温情的野迎春,唯独喜欢那几丛头花蓼,也就几株而已,可@季侯风把它们安置得恰到好处,让它们与大自然浑然一体。

你看那一丛,从湖边的石头缝钻出来,开着粉红色的头状花序,好像从地面冒出一个个粉红色气泡,与石头、湖水,还有游弋在水中的鲤鱼自成一景,回归大自然的它,是多么的和谐。

还有,那几丛置于陶罐边缘的头花蓼,简直就是绝配,它就是一幅流动的画作,一个精美的工艺品……

头花蓼生长的土壤,头花蓼Polygonumcapitatum(3)

单丛的头花蓼都能那么美,要是开成花海会是一个怎样壮观的场景呀,给你图片自己感受下。

头花蓼生长的土壤,头花蓼Polygonumcapitatum(4)

(图片由@珊瑚提供)

头花蓼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喜马拉雅山,其茎匍匐于地面生长,呈红褐色。丛生,基部木质化,节部生根,节间比叶片短,多分枝,疏生腺毛或近无毛,一年生枝近直立,具纵棱,疏生腺毛。

头花蓼生长的土壤,头花蓼Polygonumcapitatum(5)

(图片由@珊瑚提供)

头花蓼的叶片跟火炭母类似,叶卵形或椭圆形,有些叶片也呈红色至红褐色,叶片表面还有大片黑褐色V形斑点。叶的基部有时具叶耳;托叶鞘筒状,膜质。

头花蓼生长的土壤,头花蓼Polygonumcapitatum(6)

顾名思义,头花蓼就是头状花序,单生或成对,顶生;花被5深裂,淡红色。

▼ 我们看到的大都是它羞涩的样子。形成球状的花苞,像个微型的绣球,因此也有人称之水绣球。

头花蓼生长的土壤,头花蓼Polygonumcapitatum(7)

▼ 花开之时,你看到的就是蓼属特有的小清新了,它们抽出粉色泡泡般的小花球,俏皮可爱。盛花时花量更是惊人,可以将地面直接铺成粉色花毯,让世界瞬间粉嫩起来。

头花蓼生长的土壤,头花蓼Polygonumcapitatum(8)

(图片由@lily333提供)

头花蓼虽然被拉去“招摇过市”,可是它的本质并没改变,它依旧是一枚不错的中草药。头花蓼收载于《贵州省中药材质量标准》中,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止痛、和血散瘀、利尿通淋之功效,主要用于肾盂肾炎、尿路结石、膀胱炎、痢疾、风湿痛、跌打损伤、尿道感染、疮疡湿疹等症的治疗。目前,苗药头花蓼已经成为贵州省“六大苗药”和贵州“十五”期间重点培育发展的“七大中药产业链”的品种之一。以头花蓼为主要原料的热淋清胶囊、热淋清颗粒等多个产品,因疗效确切而被原卫生部药品标准收载,2000年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头花蓼生长的土壤,头花蓼Polygonumcapitatum(9)

作为一种野花,生长极为强健,病虫害极少,耐热,夏天可耐35℃高温,容易度夏,耐寒,-15℃以上可露天过冬,冬天地上部分会枯萎,来年春天重新萌芽生长。

花期漫长,可以从早春一直开到初秋,富有野趣,花园栽培效果十分理想。

头花蓼生长的土壤,头花蓼Polygonumcapitatum(10)

以下文字来自植物志,仅供备查。

多年生草本。茎匍匐,丛生,基部木质化,节部生根,节间比叶片短,多分枝,疏生腺毛或近无毛,一年生枝近直立,具纵棱,疏生腺毛。

叶卵形或椭圆形,长1.5-3厘米,宽1-2.5厘米,顶端尖,基部楔形,全缘,边缘具腺毛,两面疏生腺毛,上面有时具黑褐色新月形斑点;叶柄长2-3毫米,基部有时具叶耳;托叶鞘筒状,膜质,长5-8毫米,松散,具腺毛,顶端截形,有缘毛。

花序头状,直径6-10毫米,单生或成对,顶生;花序梗具腺毛;苞片长卵形,膜质;花梗极短;花被5深裂,淡红色,花被片椭圆形,长2-3毫米;雄蕊8, 比花被短;花柱3, 中下部合生,与花被近等长;柱头头状。

瘦果长卵形,具3棱,长1.5-2毫米,黑褐色,密生小点,微有光泽,包于宿存花被内。花期6-9月,果期8-10月。

头花蓼生长的土壤,头花蓼Polygonumcapitatum(11)

中文正名 头花蓼

拉丁学名 Polygonum capitatum Buch.-Ham. ex D. Don

别名 草石椒, 岩养麦, 水绣球, 石莽草

界 植物界

门 蕨类植物门

纲 蕨纲

亚 纲 石竹亚纲(Caryophyllidae)

目 真蕨目

亚 目 蓼目

科 蓼科

亚 科 蓼亚科

属 蓼属

种 头花蓼

头花蓼生长的土壤,头花蓼Polygonumcapitatum(12)

头花蓼生长的土壤,头花蓼Polygonumcapitatum(13)

头花蓼生长的土壤,头花蓼Polygonumcapitatum(14)

头花蓼生长的土壤,头花蓼Polygonumcapitatum(15)

头花蓼生长的土壤,头花蓼Polygonumcapitatum(16)

头花蓼生长的土壤,头花蓼Polygonumcapitatum(17)

头花蓼生长的土壤,头花蓼Polygonumcapitatum(18)

头花蓼生长的土壤,头花蓼Polygonumcapitatum(19)

(本文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为原创,拍摄于珠海横琴相思瀑布,部分文字资料来自互联网。)

头花蓼生长的土壤,头花蓼Polygonumcapitatum(20)

编号:H5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