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内心是一座城堡

想象一下,你的心是一座雄伟壮丽的城堡,里面有宽敞的走廊和数以千计的房间,每个房间都是完美的,里面藏有一件独一无二的珍宝。每个房间都代表了你内心中的一种特质,整座城堡就是所有这些特质的统一体。

小时候,你可以无所顾忌地进入每一个房间,无论房间里有些什么东西,你都会大胆踏进去。每个房间都与别的房间截然不同。你的整个城堡沐浴在爱的光芒之中。然后有一天,大人们进入了你的城堡,告诉你有几个房间并不完美,不应该作为城堡的一部分。他们说,要想让城堡变得完美,你必须把这些房间的门锁起来。你听信了他们的话,照他们所说的做了。随着你的年龄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造访你的城堡,城堡里不再是一片光明,而是出现了越来越多阴暗的角落。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你锁上的门越来越多。当你觉得房间里的东西达不到你的要求时,当你对房间里的东西感到恐惧或羞耻时,就会锁上房间的门。你也会访问别人的城堡,如果发现你所拥有的某个房间别人都没有,你就会把这个房间锁起来。当你所信服的人告诉你某扇门应该锁上时,你就会照他们说的去做。

不知不觉间,你的城堡变得面目全非。你再也不能像小时候那样自由出入于每一个房间。有的房间过去曾让你感到自豪,而现在,你巴不得让它们消失。但你无法否认它们的存在,因为它们是城堡本身的一部分。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上锁的房门会被灰尘和蛛网湮没,你全然忘记这些房间的存在。你甚至都没有意识到这一切的发生,因为别人总是给你提出各种各样的意见,告诉你一座完美的城堡应该是什么样的。

城堡中的每个房间,都对应了你内心中的一种特质,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爱与恨、美与丑、勇敢与怯懦、优雅与粗俗、无私与贪欲、健康与病弱,都存在于不同的房间之中。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如何证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1)

投射机制

“投射”是一种很有趣的心理现象,可惜绝大多数人都不了解其原理。

我们会不自觉地用潜意识去影响周围的人,让他们表现出为我们所压抑的特质和情感,或是把容易表现出这些特质和情感的人吸引到我们身边,这就是投射的机制。

投射是潜意识的一种防御机制,因为某些特质和情感受到了压抑,无法在我们自己身上自由地表现出来,所以就只能诉诸他人和外物。例如,怀有强烈自卑感的人,往往会觉得周围的人都很自卑。当然,我们之所以会把消极的特质投影到某些特定的人身上,也是因为这些人本来就比较容易表现出这样的特质。这样的人最容易触发我们的潜意识,让我们把自己压抑的东西投影到他们身上。

我们在别人身上注意到的特质,都是我们自己所具有的。

假设你的胸前有一块面板,上面布满了成千上万个电极接口,每个接口都代表了你的一种特质。那些你所承认、所接纳的特质对应的接口,会被盖板保护起来,所以很安全,不会轻易漏电。但是那些你所压抑、所拒绝的特质对应的接口,则没有盖板的保护,当容易表现出这些特质的人接近我们时,他们身上的电极就会自动插进我们的接口。如果我们刻意压抑自己心中的愤怒,就会把暴躁易怒的人吸引到我们身边。我们会一边压抑自己的愤怒,一边鄙视那些暴跳如雷的人。

对于我们投影到别人身上的消极特质,我们会感到本能的嫌恶。如果你觉得别人傲慢得令人讨厌,就说明你在刻意压抑自己心中的傲气——或许你在生活中经常会不自觉地表现出傲气,或许你拒绝承认自己在某些情况下会变得傲慢。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如何证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2)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如果我们刻意压抑某种特质的话,就会不自觉地把最容易表现出这种特质的人吸引到我们身边。

很多时候,我们把这样的特质埋藏得太深,以至于彻底忘记了它们仍然存在于我们身上。当周围人表现出这些特质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觉得他们十分讨厌,殊不知,正是因为我们对这些特质的压抑,才吸引了这些人进入我们的生活。

之前遇到一位朋友,跟我抱怨说女朋友总喜欢迟到、数落女朋友的不是,说她总是浪费他的时间。他的态度非常激动,这说明迟到问题必然与他的内心阴影有很密切的关系。当时为了安抚他的情绪,只是简单地告诉他:“越是你不能忍受的东西,越是会找上门来。”当问他自己有没有过迟到的经历时,他却一口咬定“从来没有过”。

可是在后来的相处过程中,在与他的朋友了解时发现,不论是在学校上课、还是与朋友出去聚会,他总是会迟到几分钟。当与其面质的时候,他却克固执地认为,他每次只不过是迟到“几分钟而已”。

其实他跟他女朋友所做的并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是在为自己的迟到行为寻找借口而已。我们往往不愿承认某些特质存在于自己身上,这是人的防御本能。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如何证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