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体的脑室系统、脊髓中央管和蛛网膜下隙内,充满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医学上称为脑脊液。正常健康人的脑脊液始终处在不断地产生、循行和回流的平衡状态。如果这种平衡遭到破坏,脑脊液在脑室的储量增加,超过人体生理限度,就会引起脑室系统进行性扩张或蛛网膜下腔扩张,导致颅内压增高,表现为头痛、呕吐、视力模糊,视神经乳头水肿,偶伴复视,眩晕及癫痫发作等症状,称为脑积水。有先天性脑发育不良引起的脑积水,也有后天疾病引起的脑积水;有的表现为高颅压,也有的表现为正常颅压。

  脑积水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常见的有脑外伤、颅内炎症、脑血管畸形、各种内源性或外源性神经毒素、缺氧、水和电解质紊乱、酸中毒、肝肾功能衰竭等都可通过不同机制造成液体在脑组织内积聚而成。临床上,脑脊液吸收障碍、脑脊液循环受阻、脑脊液分泌过多三种类型较常见,其中脑脊液循环通路梗阻较多见。

孩子脑积水怎么保守治疗(小儿脑积水3岁前治疗有康复可能)(1)

  小儿脑积水治疗宜早不宜迟

  婴幼儿脑积水发病率为3‰-5‰,多数于出生后6个月出现,6个月至7岁的小儿较常见。病因为先天性畸形、新生物、炎症、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脑脊液积聚脑室系统和蛛网膜下腔,导致脑室或蛛网膜下腔扩大,形成头颅扩大、颅内压增高、脑功能障碍。婴儿因颅缝尚未闭合,头颅常迅速增大。常伴有外展神经麻痹、颅内压过高,出现烦躁不安、嗜睡。晚期智能迟钝、视力障碍等。未经治疗的脑积水,也可因脑室进行性扩大继发脑组织萎缩变性,虽有约20%可以停止发展,但是,约半数患儿一年半内死亡。

  因此,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内镜微创神经外科主任肖庆博士提醒:早期发现小儿脑积水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医检查,确诊后积极治疗。3岁以前是脑发育较快的时期,也是小儿脑积水治疗的黄金时期,及时有效治疗有康复可能。晚期治疗预后差,可能能孩子的脑发育。

  枕大池蛛网膜囊肿可以手术治疗吗?

  2019年5月10日,湖北武汉的一位脑积水患者的家人网上问诊。 据描述,患者为小儿,8个月,无过敏史,无既往病史。坐立不稳,肢体不协调,不能主动拿东西。当地医院神经外科就医检查,影像显示枕大池蛛网膜囊肿,Dandy_Walker畸形。目前采用药物保守治疗,效果不佳。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治疗好,网上求助专家。熟人推荐,网上找到肖庆主任。问:脑积水及囊肿采用什么方法治好?2、如果手术把囊肿切除了,小脑还会自然生长吗? 术后小脑畸形是否有改善?

  肖庆主任阅读患者的病历及检查影像资料,认为,从所传片子看,脑积水表现为幕上脑室扩张,第四脑室不大,为典型的导水管狭窄,建议手术治疗首选内镜下导水管成形术或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术后脑积水会缓解,先天畸形不会有变化。枕大池囊肿建议先观察一段时间。

  片子显示脑积水和小脑发育二者无关。脑积水是导水管狭窄所致,枕大池囊肿没有压迫导水管,是小脑发育不良导致的结果。孩子的小脑很小,小脑主要影响身体的平衡功能。小孩不会主动去拿东西、肢体不协调、坐立不稳等是平衡功能差的表现。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手术本身不会留下后遗症。术后能恢复到什么程度,每个人不一样。3岁以前是脑发育较快的时期,脑发育的黄金时期,应抓紧时间治疗,受损的脑组织有康复的可能。每个病人的恢复情况不一样,治疗效果因人而异。即便较普通的感冒,不同的病人也可能有完全不同的结果。

  额颞部蛛网膜囊肿出现幻听,如何治疗?

  2019年5月8日,一位北京的蛛网膜囊肿患者的家人网上问诊。据描述,患者***,女,16岁,北京人。无过敏史,无既往病史。9岁时在北京***医院检查,偶然发现蛛网膜囊肿7cmx9cm,当时医生建议观察,先药物保守治疗,连续服药4年。16岁时出现幻听、恍惚等精神症状,近几个月比较严重,这两天精神症状很严重。因为很多医生都建议保守观察,家人很纠结,网上求助专家。问:1、囊肿与幻听二者是否存在关联?2、可以手术治疗吗?

  肖庆主任看了患者家人提供的病历及检查资料认为,从所传片子看,囊肿邻近的脑组织有受压表现,可以考虑手术,但囊肿和幻听等精神症状之间的关系不确切,可能是脑神经受压后引起的功能异常,需要进一步检查。保守观察的前提是囊肿没有占位效应,对周围脑组织没有压迫,一旦病灶出现压迫征象,就应该尽早手术干预治疗,防止进一步压迫脑组织导致脑神经损害。

  较小的蛛网膜囊肿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只要定期复查观察囊肿的变化情况;如果囊肿有增大趋势或对周围脑组织构成压迫,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时,就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可选择囊肿-腹腔分流术,但容易出现分流管梗阻、感染、终身带管等并发症。也可在内镜下微创手术行囊肿-脑池造瘘,后者损伤小,恢复快,费用低,且无需终身带管。神经内镜治疗已被越来越多的神经外科医师及患者所接受。

  新生儿脑出血引发脑积水,能手术吗?

  2019年5月10日,一位内蒙呼和浩特的脑积水患者的家人网上问诊。据描述,患者为一新生儿,刚出生16天,当地医院就医检查发现脑出血并发脑积水,急性发作期。问:1、小儿能做手术吗?2、做完手术会变成正常孩子吗?

  肖庆主任看了患儿家人提供的病情介绍及影像片,认为刚出生16天的小儿脑积水能做手术,但风险相对要大。是否手术,需检查孩子身体状况后综合评估,建议携带资料来门诊检查。任何手术都有风险,刚出生小儿的风险更大些。脑积水的治疗效果因个体差异较大,与疾病严重程度、治疗时机、术后并发症以及自身恢复状况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新生儿颅内出血在34孕周内、出生体重低于1500克的未成熟儿高达40%~50%。常见于颅脑外伤、新生儿产伤、缺氧常致颅内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白血病、脑肿瘤、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等,也常致颅内出血。脑出血可致偏瘫、失语、惊厥发作、偏盲、感觉障碍,意识障碍、反复窒息发作等,严重者可伴发脑疝死亡。并伴发消化道出血、心肺功能异常、水和电解质紊乱、脑积水等,

  重症脑出血可以导致脑积水的发生,常有脑脊液梗阻或吸收不良的情况,治疗要根据脑积水的多少,是否有中脑导水管堵塞的情况存在。脑积水患者神经功能障碍跟脑积水严重程度正相关。如果量较大,可以使患者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昏迷的情况,应尽早手术。如大脑皮层小于1cm,即使脑积水得到控制,也会有神经功能障碍和智力低下。梗阻性的脑积水,只要脑脊液循环通路通畅,脑积水就会好转,但是脑室的大小恢复,直接与其形成时间成正比,也就是说,脑室变大时间越短,脑脊液通畅后脑室恢复的越快。因此,患者早期治疗恢复快,晚期治疗效果欠佳。

  国际上,通常对于1岁内的婴儿不建议行造瘘手术,效果比较差。是为了防止造瘘后大量脑脊液瞬间进入蛛网膜下腔和脑池,造成脑皮层塌陷,出现大量硬膜下出血或积液。另外婴幼儿脑脊液吸收机制不成熟,吸收功能差,术后篓口易闭合或形成新生膜封闭篓口。这种情况可采用放液减压、体外分流等技术手段避免。而1岁以上的儿童梗阻性脑积水及成人分流与造瘘的效果目前没有明显差别,而且内镜下三脑室底部造瘘创伤小,安全性高,可减少手术损伤脑组织。在一些脑积水无法缓解的情况下,可再次行脑室腹腔分流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