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父子的风流往事

在《三国》大马金刀的铁血故事中,能让人摸出活色生香滋味的,唯有曹家父子。

曹操和儿子们的故事(曹操父子的风流往事)(1)

曹操好色,有史料为证:他先后有正妻2人,姬妾13人;至于一夜情的女子,无法统计了。曹操不仅性趣盎然,并且生殖能力强大:一共育有儿子25人、女儿6人,此外还有养子若干。

曹操对于女色的偏好属于重口味:喜欢熟女,特别是别人的老婆。

下邳城围困吕布时,关羽多次请求曹操,在破城之日把吕布手下秦宜禄的漂亮老婆赐给他。城破之日,充满好奇的曹操特意先叫来秦夫人看看;结果不看不知道,一看忘不掉,自己留着了。

降将秦宜禄不得不戴了曹操给的这顶绿帽子。张飞曾以夺妻之恨怂恿秦宜禄叛逃,不料走到半道老秦后悔了,直接被张飞给宰了。而曹操对秦宜禄的儿子秦朗还挺好,常常在宴会上对宾客夸耀:“世有人爱假子如孤者乎(现在有人像我这样宠爱养子的吗)?”因为母亲与曹操这层粉红色的曖昧关系,秦朗后来官运亨通。

当然,偷情偷不好也有遇上狠角色的。

曹操征宛城,军阀张绣率众投降。张绣寡居的婶子是个美女,曹操习惯性地把她收了。张绣可不是秦宜禄那样的脓包,很不爽。曹操得知后便密谋杀掉张绣。不料消息败露,张绣提前动手,偷袭曹营。曹操猝不及防,损失惨重: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遇难,并且曹军头号猛将、曹操的警卫营营长典韦也死于乱军。

唐朝诗人杜牧有两句著名的咏史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把赤壁之战的起因,归结为曹操垂涎江东大乔、小乔的美色,未免太富于联想了。曹操喜欢美女不假,但是关于战争,他可不是用下半身思考的。所以,赤壁之战不是特洛伊。

铜雀台倒是真有,并非为二乔所建,而是曹操消灭袁绍的三个儿子后所建,彰显自己平定四海之功。这里没等来美人,却吸引了当时最著名的文人墨客在此歌以咏志,成就了建安文学。

曹操临终前,专门嘱咐几个儿子,丧事一切从简,不藏金玉珠宝,对伺候过他的婢妾和歌舞艺人,都安排住到铜雀台。考虑到她们将来的生活来源,让她们学习制作鞋子和丝带,然后拿出去售卖以补贴家用。

东汉末年有钱人家流行熏香,但是崇尚节俭的曹操禁止在家中焚香,即便去世了,也不要子孙在祭祀时焚香,而是把家中的熏香分给诸位夫人。

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曹操临终前婆婆妈妈地分香卖履、流连妾妇,展现的是政治人物身上少见的烟火气息。一生风流好色,终了却能念及姬妾,妥善安排后事,足见曹操是有情有义的真爷们儿。

曹操的遗传基因极好,三个嫡子,有文有武,堪称三国最牛二代。

曹操和儿子们的故事(曹操父子的风流往事)(2)

曹丕,文武全才,剑术极高,8岁即提笔为文。他创作的《燕歌行》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首完整七言诗。他还著有《典论》,其中的《论文》还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论作品。他与父亲曹操、弟弟曹植在文学史上并称“三曹”。他也是继承曹操衣钵最完整的儿子,有文才,擅权谋,喜美色,最终替他爹的篡汉计划踢进了临门一脚。

提到风流,还是曹丕最像老爹。曹丕先后有后妃15人,生育儿子10人,女儿1人。他做了7年皇帝,去世时只有40岁。

曹操和儿子们的故事(曹操父子的风流往事)(3)

曹彰,绝对的武将胚子,善骑射,膂力过人。传说他的箭法不只是百步穿杨,而是百步之外射断头发或者胡须(如果真是这样,他的视力得是6.0)。年轻时,曹彰徒手斗过老虎、伏过大象,背过万斤重的大钟(玩手游的同学都知道,这武力值绝对在200以上)。

虽然是猛男,但曹彰的征服欲在战场,而不在女色。所以,他只娶了一个老婆,还是东吴孙权的侄女,属政治婚姻;婚后育有一子一女。

曹操和儿子们的故事(曹操父子的风流往事)(4)

曹植的名气太大,后世大才子谢灵运一句评语“天下才十斗,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占一斗,余者天下共分之”足够让他独步千年文坛。那个家喻户晓的“七步成诗”的典故虽系杜撰,但是道尽兄弟相残的冷酷现实,更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曹植如电的思路、如泉的才华。清初著名文学家王士祯曾评价说:汉魏以来两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曹植虽然文采斐然,却不是浪荡儿。他的原配是名士崔琰的侄女,因为爱穿高档名牌服装,冒犯了曹操的衣着简朴禁令,被赐死;之后又娶谢氏。曹植曾育二男二女。遗憾的是,除次子外,其他三个孩子均没有活过1周岁,以至于我们都不知道他们的名字。

曹植不放荡,不代表他不多情。他的爱情可能跟皇嫂甄氏有关。

魏文帝曹丕的第一任皇后甄氏并非原配。关于这个美女,有几段说不清道不明的爱情。

先说句题外话。影视剧的导演编剧总喜欢擅自给历史人物起名字。比如,《芈月传》中非要给秦宣太后芈八子起个很现代的名字:芈月。《军师联盟》里,甄氏也被起名:甄宓。看来这回编剧翻看了《洛神赋》,但是那里面的神女宓妃,是代指传说中的洛水女神,而并未指明就叫甄宓。同时,这个“宓”字在这里是通假字,同“伏”。既然秦宣太后和甄皇后的名字在史籍中都没有明确记载,那么我还是叫甄皇后作甄氏。

甄氏最初嫁给了袁绍的小儿子袁熙。曹军平定四州破邺城时,不知道是不是早就听说过甄氏的美色,反正曹丕第一个冲进袁熙的府邸。

厅堂上,甄氏把头埋在袁绍老婆的膝盖间,瑟瑟发抖。

挎剑悬刀的曹丕命令甄氏抬头。小媳妇仰头嫣然一瞥,曹丕“见其颜色非凡,称叹之”。估计小曹当时眼睛就直了,于是学着他爹的样子,直接把小甄给收了。

曹丕当时很喜欢小甄,小甄也很给力,替他生了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儿子便是后来的魏明帝曹睿。

但是花无百日红。曹丕代汉称帝时,甄氏仍旧被留在邺城。一年后,甄氏被皇帝曹丕赐死。

关于美女的传闻总是很多。有好事者甚至考证,曹睿可能是袁熙的遗腹子,并非曹丕和甄氏所生。求证这种桃色传闻实在无聊,但也不乏后人恶心曹家、替袁家鸣不平的可能。对此,我没有太多兴趣。

不过,甄氏和小叔子曹植极有可能发生过些许爱情纠葛。

唐朝李商隐的名句“宓妃留枕魏王才”说的便是:甄氏去世后,曹植去洛阳觐见哥哥曹丕。聊到甄氏,曹丕拿出了甄氏用过的金缕玉带枕,曹植竟然忍不住大哭。晚上甄氏的儿子曹睿请三叔吃饭,曹植又是哭得吃不下饭。曹丕看老三这样伤感,便把那个枕头送给了曹植。曹植回封地途经洛水时,枕着这个枕头睡了一觉,梦见仙子,于是有了名篇《感甄赋》。后来曹睿继位,以避母亲名讳为由将这篇赋改名《洛神赋》

当然,这个凄婉的故事有太多经不起推敲的地方(比如:曹植当着大哥的面哭嫂嫂,曹丕拿亡妻的遗物送给三弟,实在与常理不合),不足为信。不过我们能在《洛神赋》中看到,曹植对仙子的痴迷之情。

曹操和儿子们的故事(曹操父子的风流往事)(5)

尽管甄氏比曹植大10岁,但从各类史料中我们依然能够发现二人朦胧“姐弟恋”的点滴记录。只可惜正史太冰冷,不屑记录儿女情长,我们也就无缘深究甄氏与曹植的缠绵悱恻了。

色而不淫,有情有义;浪而不亵,朝云暮雨。有道是“蓬莱文章建安骨”,建安“三曹”于诗文之外还独享一段风流,这便是真名士、真性情。

(辑自朱首彦《写在历史边上》)

,